于安民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阳春砂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筛选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用于阳春砂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和种子团中基因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的校正。【方法】以阳春砂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分为果皮和种子团)为材料,根据高通量测序得到的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选择5个表达稳定的常用内参基因β-actin、EF-1α、GAPDH、PGK和TUA作为候选基因,并利用qPCR技术检测它们在不同样品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对基因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5个内参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皮和种子团中的表达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GeNorm分析得到的内参基因的稳定顺序为:EF-1α=TUA>PGK>GAPDH>β-actin,NormFinder的分析结果中稳定性最好的是EF-1α,其次为TUA,其他3个内参基因稳定性的排列顺序与GeNorm软件的结果一致。【结论】可选用EF-1α和TUA作为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的双内参基因。
- 于安民王焕何雪莹邓可詹若挺杨锦芬
- 关键词:阳春砂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基因表达果实
- 基于RNA-seq的阳春砂果实可溶性糖及萜类代谢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药用植物产量取决于初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而质量取决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高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并积累葡萄糖、蔗糖等,蔗糖降解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再经一系列转化,进一步合成萜类等次生物质.蔗糖代谢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果实的发育...
- 于安民杨锦芬
- 关键词:阳春砂果实发育RNA-SEQ表达谱萜类化合物
- 基于RNA--Seq的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萜类代谢的研究
-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是中药砂仁的主要来源植物,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能。砂仁作为我国传统常用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栽培面积小、产量低,严重地制约了药...
- 于安民
- 关键词:阳春砂果实转录组RNA-SEQ糖代谢
- 文献传递
- 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及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为研究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代谢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为提高阳春砂的产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阳春砂幼果期、成熟中期和成熟末期的新鲜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可溶性糖含量和酶活性进行测定,并结合3个发育时期果实的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糖代谢中3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趋势。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阳春砂果实中的主要糖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的己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种子团中己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果皮和种子团中蔗糖含量和蔗糖合成酶净活性(合成方向减去分解方向活性)均逐渐升高。结论:基于RNA-seq的糖代谢中的关键酶基因表达趋势分析表明,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以先上升后不变为主,转化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以逐渐上升为主。蔗糖合成酶是催化阳春砂果实中蔗糖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果实成熟末期是蔗糖合成酶活性和蔗糖含量最高的时期。
- 于安民张敏杨锦芬林文华严萍梁锦培詹若挺
- 关键词:阳春砂果实发育可溶性糖
- 小立碗藓Hsp70超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进化分析
- Hsp70作为高度保守的分子伴侣,在很多细胞过程,如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小立碗藓作为第一批由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进化的典型代表,能够忍耐严重脱水。为了研究小立碗藓Hsp70与耐脱水胁迫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小立...
- 于安民刘莉
- 关键词:小立碗藓HSP70基因家族脱水进化
- 贮存条件对阳春砂花粉活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以种植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阳春砂为试材,将收集的花粉贮存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分别在贮存0、3、6、9、12、24、48h后,用离体花粉萌发法和噻唑蓝(MTT)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以期探讨不同贮存条件对阳春砂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高温和高湿度条件能延长阳春砂花粉的贮存寿命。离体花粉萌发法比MTT染色法能更真实的反映阳春砂花粉活力;27℃+高湿度的条件最适合阳春砂离体花粉的短期(≤9h)贮存,这与阳春砂喜高温高湿的生长习性相符。
- 于安民杨锦芬詹若挺陈蔚文
- 关键词:阳春砂花粉活力
- 水杨酸及其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在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阳春砂发育过程中内源水杨酸含量及转导途径中的关键基因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方法】以6月、8月采集的阳春砂新鲜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液相质谱联用(LC-MS/MS)的方法测定阳春砂种子团及果皮中水杨酸的含量并结合幼果期、成熟中期、成熟末期的阳春砂果实的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3个发育时期中水杨酸信号转导通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阳春砂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团及果皮内水杨酸的含量变化一致,且与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内源水杨酸与其信号转导基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推测为种子团内合成水杨酸后运输至果皮。
- 何雪莹杨锦芬张敏玲钟志敏于安民徐晖詹若挺陈蔚文
- 关键词:阳春砂果实发育水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