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宏玉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玉米
  • 7篇抗性
  • 6篇种质
  • 5篇燕麦
  • 5篇穗腐病
  • 4篇玉米穗
  • 4篇玉米穗腐病
  • 4篇种质资源
  • 4篇抗性鉴定
  • 4篇黑穗病
  • 3篇玉米种
  • 3篇玉米种质
  • 3篇玉米种质资源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丝黑穗病
  • 2篇裸燕麦
  • 2篇抗性评价
  • 2篇黑粉菌
  • 2篇病菌

机构

  • 15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作物基因资...
  • 1篇云南热带作物...

作者

  • 15篇郭满库
  • 15篇魏宏玉
  • 13篇郭成
  • 9篇郭建国
  • 7篇金社林
  • 7篇何苏琴
  • 5篇赵桂琴
  • 4篇刘永刚
  • 3篇王晓鸣
  • 1篇丁文姣
  • 1篇荆卓琼
  • 1篇李青青
  • 1篇徐生军
  • 1篇赵峰
  • 1篇郭斌
  • 1篇曹世勤
  • 1篇张海英
  • 1篇陈红梅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燕麦抗蚜性和抗BYDV病毒病鉴定及利用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明确燕麦品种对蚜虫和BYDV的抗性水平,筛选和推广一批广谱抗性的品种以确保燕麦生产安全。【方法】用等行距开畦条播方式种植鉴定圃。于灌浆期分别用模糊识别法和目测法调查圃内自然感染蚜虫和人工接种饲毒蚜虫的数量和病叶级数,计算蚜害比值和平均严重度后进行抗蚜性和抗BYDV性评价。【结果】72份燕麦材料中,无免疫蚜虫和BYDV材料。抗蚜性评价结果表明,14份材料抗蚜、58份材料感蚜;抗BYDV性评价结果表明,自然接种后,9份材料抗病,63份材料感病,而人工接种后,6份材料抗病,66份材料感病。【结论】燕麦抗蚜和抗BYDV材料较少,抗蚜性与抗BYDV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人工接种BYDV较自然感染BYDV易增加病害严重度。QO245-7和白燕2号对蚜虫分别表现中感,对BYDV一致表现抗病,是优质的抗蚜和抗BYDV材料,在今后大面积推广中可优先考虑。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刘永刚何苏琴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抗蚜性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黄色镰孢的分离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明确甘肃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于2009年9月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05株经形态学鉴定为黄色镰孢,占分离镰孢菌的38.7%。分析发现黄色镰孢种群数量随采样区而异,陇东和陇南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频率分别为52.0%,55.4%,本研究充分证明了黄色镰孢是甘肃省陇东和陇南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对沈单16和金穗96832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黄色镰孢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随机选取3株黄色镰孢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3-1-1与GenBank中登记的黄色镰孢菌株K1004和K216、6-4-1和21-2-1与黄色镰孢菌株CBS122.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菌株3-1-1与K1004和K216、菌株6-4-1和21-2-1与CBS122.73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一致。
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郭建国王晓鸣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RDNA-ITS
玉米穗腐病样品中木贼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8
2014年
为明确甘肃玉米(Zea mays L.)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在甘肃4大生态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Fusarium)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为基础,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271株镰孢菌菌株中有14株经形态学鉴定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占分离镰孢菌的5.17%。按照柯赫氏法则用混合菌株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木贼镰孢菌对玉米果穗的致病性。选取3株木贼镰孢菌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菌株GSJC5-2-1和GSZY16-1-1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记的木贼镰孢菌GQ505694和GQ505743;菌株GSZN7-2-2与FJ459981,HQ248199,HQ380774,AB425996和FJ459975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利用DNAStar软件绘制其系统发育树状图,菌株GSJC5-2-1,GSZY16-1-1和GSZN7-2-2分别与以上亲缘关系最近的木贼镰孢菌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聚为一类,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相一致。木贼镰孢菌GSJC5-2-1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25℃;菌落在pH值为4~10的培养基上能够迅速扩展,最适pH为6~7;碳源和氮源对木贼镰孢菌菌丝生长影响相对稳定;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扩展最快;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0℃下10 min。
金社林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生物学特性
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2007~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341份玉米农家种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中未发现高抗材料;3份材料康南大麻子、花糯包谷和品综2号表现抗病;9份材料小粒红、黄金塔、岚峰小粒红、前川黄马牙、Czerwony Taplanszen Thereszt、糯玉米、甜玉米、86122-1-1、B681表现中抗;其余329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0、0.88%、2.64%和96.48%。
郭成郭满库徐生军魏宏玉金社林赵峰
关键词:玉米农家种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玉米种质资源抗螟性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螟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螟法,于2010-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478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16份农家种资源、216份自交系和46份杂交种中共筛选出高抗材料86份、抗螟材料85份、中抗材料167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8.0%、17.8%和34.9%;其余140份为感螟和高感材料,占29.3%。
李青青郭成郭满库魏宏玉郭建国
关键词:玉米螟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燕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鉴定及利用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田间自然感病的方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128份燕麦品种进行了由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引起的燕麦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该地区属于白粉菌病害常发区。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燕麦白粉病,无免疫材料,2份材料‘MF9715’、‘4607’表现高抗;8份材料‘QO245-7’、‘白燕2号’、‘VAO-1’、‘709’、‘4663’、‘4641’、‘4628’和‘青永久307’表现中抗;其余118份材料表现中感、高感和极度感病。说明抗燕麦白粉病的材料严重匮乏,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相对更少。筛选出的高抗和中抗材料对燕麦白粉病有较好抗性,是今后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
郭斌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郭建国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白粉病菌抗性鉴定
玉米种质资源对丝轴团散黑粉菌的抗性筛选被引量:10
2016年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不断壮大和发展,轮作倒茬日益困难,加之感丝黑穗病品种或制种亲本的大面积种植,致使玉米丝黑穗病呈加重趋势(李莉等,2012)。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手段,而鉴定和评价育种亲本的抗病性则是选育抗病品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筛选出一批高抗自交系,如KH23(高卫东等,
郭成郭满库魏宏玉金社林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玉米丝黑穗病黑粉菌对丝
玉米种质资源抗穗腐病鉴定被引量:7
2015年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穗腐病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522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共筛选出高抗材料74份、抗病材料55份、中抗材料275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4.18%、10.54%和52.68%;其余118份均为感病和高感材料,占22.60%。因此,应加大力度搜集,鉴定与评价玉米种质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郭成郭满库魏宏玉郭建国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种质资源抗性
燕麦坚黑穗病抗性鉴定两种接种方法比较及种质抗性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为明确燕麦坚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与接种技术,采用菌土覆盖和菌粉混种后的分期播种法分析其适宜发病因子与接种方法,并评价162个品种的抗病性。出苗10 d以上,大气温度15℃和5cm土层温度18℃以下时适宜发病。两种接种方式下96个皮燕麦和21个裸燕麦的抗病性一致,28个皮燕麦和17个裸燕麦菌粉拌种的抗病性低于菌土覆盖。研究表明,适期早播是确保发病和提高鉴定准确性的有效途径,适期晚播是预防发病的有效途径,且稃壳有阻隔病菌侵染作用,免疫与抗病种质是品种选育的重要抗源。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金社林赵桂琴
关键词:接种方法抗性评价
2009年甘肃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被引量:29
2011年
2009年对甘肃省9个市的21个县、区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集病害标样,进行病原分离。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在全省各玉米种植区均普遍严重发生,病田率100%,病穗率和病株率平均为63.57%和34.47%。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全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轮枝镰孢菌,但在地区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郭满库王晓鸣何苏琴刘永刚金社林曹世勤魏宏玉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