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林

作品数:53 被引量:657H指数:1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地球化
  • 22篇地球化学
  • 13篇拉萨地块
  • 13篇火山岩
  • 11篇钾质
  • 10篇斑岩
  • 9篇山岩
  • 9篇火山
  • 9篇俯冲
  • 9篇达克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8篇化学特征
  • 8篇成矿
  • 7篇年代学
  • 6篇埃达克质岩
  • 5篇岩浆
  • 5篇锆石
  • 5篇白垩世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桂林理工大学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白银有色集团...
  • 1篇广东省物料实...
  • 1篇陕西地矿区研...

作者

  • 51篇陈建林
  • 37篇许继峰
  • 24篇王保弟
  • 17篇康志强
  • 7篇黄丰
  • 7篇任江波
  • 6篇董彦辉
  • 6篇曾云川
  • 5篇黄文龙
  • 4篇黄肖潇
  • 4篇赵文霞
  • 4篇郭倩
  • 4篇邬建斌
  • 3篇于丽芳
  • 3篇雷鸣
  • 2篇王金荣
  • 2篇王立全
  • 2篇秦秀峰
  • 2篇皮桥辉
  • 2篇梁华英

传媒

  • 20篇岩石学报
  • 10篇地球化学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07'全...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萨地块北部白垩纪多尼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形成的构造环境被引量:65
2009年
拉萨地块上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和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白垩纪多尼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达过和马跃乡地区的多尼组火山岩主体为酸性岩,包括少量的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中基性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表明多尼组中基性岩具有高的Cr(平均为184×10-6)和Ni(平均为43×10-6),富集强不相容性元素Rb、Th、U,而亏损Nb、Ta、Ti的特点,显示明显的弧火山岩成分特征,可能来源于具有较厚陆壳背境下的大陆边缘地幔楔的部分熔融;而酸性岩具有相对高的SiO2、K2O、K2O/Na2O以及低的Mg#(最大值为32.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以及Th、U、LREE等,具有很高的Rb/Sr(1.06~4.47,平均为2.73),并且与拉萨地块南部林子宗群酸性火山岩具有非常相似的蛛网图曲线,表明多尼组酸性岩与中基性岩可能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前者很可能来源于上覆地壳的部分熔融.通过对两个酸性岩样品中锆石的U-PbLA-ICPMS定年,分别获得了116±1Ma和115±1Ma的年龄值,显示多尼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该地区多尼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仍然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新特提斯班公湖-怒江洋岩石圈向南俯冲导致了该火山岩的产生;其二可能是早白垩世该地段的构造伸展作用导致加厚地壳的广泛部分熔融形成酸性火山岩,并伴随陆下地幔的熔融事件产生的少量中基性火山岩.
康志强许继峰王保弟董彦辉王树庆陈建林
关键词:拉萨地块早白垩世班公湖地球化学
拉萨地块西北部早白垩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高原南部早期地壳生长的指示被引量:2
2020年
青藏高原巨厚的地壳被认为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和幔源镁铁质物质底侵共同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南部不仅广泛发育新生代侵入岩,同时也发育大量的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特别是早白垩世时期岩浆作用最为发育。本次研究对拉萨地块西北部日松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及其细粒闪长质包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及其细粒闪长质包体具有相同的形成年龄(约106~105 Ma),它们可能为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拉萨地块西北部大量白垩纪中酸性岩浆岩的研究结果,运用简单的全岩微量元素比值(如(La/Yb)N)推算地壳厚度,显示拉萨地块西北部从白垩纪早期到晚期地壳厚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并且指示在早白垩世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明显增厚。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初步认为拉萨地块西北部在早白垩世时期地壳增厚方式以岩浆底侵为主,暗示青藏高原南部可能在早白垩世地壳已经开始生长,而晚白垩世地壳加厚则很可能是拉萨与羌塘地块陆-陆碰撞构造挤压的结果。
黄思华陈建林曾云川谈荣钰黄童童刘希军
关键词: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地壳厚度拉萨地块
甘肃黑石山早古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发现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被引量:32
2005年
笔者近期在甘肃黑石山地区早古生代火成岩的研究中发现了埃达克质岩,埃达克质岩的岩石类型为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癍岩,侵入于北祁连东段的白银陆缘弧火山岩中。岩石具高Sr低Y,Sr/Y>40;富钠贫钾(Na2O/K2O>2), 富SiO,但含量变化不大;富集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La/Yb>20,无Eu负异常或轻微正异常(δEu=1.0-1.19)。与典型的俯冲板块熔融的埃达克岩比较,黑石山埃达克质岩具有更高的SiO2含量和更低的MgO、Mg#(-46)、Cr(均11.6μg/g)、Ni(均 6.52μg/g),未显示出初始埃达克质熔体与地幔橄榄岩明显的交代过程,因而不大可能由俯冲板块直接熔融形成的;与中国东部燕山期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相比,具有较高的Na2O(Na2O>4.0%;Na2O/K2O=1.97-2.59),但类似Cordilera Blanca岩基的(非板片熔融成因的埃达克质岩),推测形成于加厚的陆缘弧中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黑石山埃达克质岩的发现表明, 在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东段经历了洋盆闭合、板块碰撞、陆缘弧地壳加厚、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及下地壳再造作用的构造演化过程。同时指出,在本区寻找与埃达克质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可能是一个新的有希望的找矿方向。
王金荣郭原生付善明陈建林秦秀峰张洪培杨永均
关键词:埃达克质岩构造动力学成矿作用早古生代
叶巴组与桑日群:新特提斯洋早侏罗世俯冲过程中的陆缘弧与洋内弧?
鉴于叶巴组和桑日群火山岩发育时代与分布区域的明显相似性,笔者提出,新特提斯洋俯冲早期可能产生了叶巴组和桑日群两类岩浆,二者均包括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端元,但是它们的岩石组成和产出形式却完全不同,深入对比这两套火山岩的岩...
黄丰许继峰陈建林康志强董彦辉
关键词:俯冲作用早侏罗世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南部谢通门侏罗纪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青藏高原南部谢通门地区出露一些中侏罗世的闪长岩,岩石具有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高的SiO2(>59%)、Sr(771~798μg/g)、低HREE和Y(<12μg/g)含量,高Sr/Y(>64)、La/Yb(4.4<(La/Yb)N<19.2)值,较高的MgO(3.02%~3.17%),具有一定Sr正异常和无明显Eu负异常。拉萨地块南部在中侏罗世时期不仅发育有基性和酸性的岩浆作用,而且还发育有斑岩型矿床——雄村斑岩Cu-Au矿床。另外,谢通门闪长岩具有与太平洋西北部Bowes Ridge地区中基性埃达克质岩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后者形成于中新世俯冲大洋板片断离的构造环境之中。因此研究区中侏罗世谢通门闪长岩很可能为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并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呼建雄陈建林张占武姚胜王贝杨文许继峰邬建斌黄丰曾云川
关键词:地球化学埃达克质岩中侏罗世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其成因被引量:21
2007年
通常认为青藏高原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形成多与地幔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最近对青藏高原的一些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研究显示一些钾质火山岩也可以起源于下地壳。青藏高原西南部查孜地区中新世火山岩是形成于13~11Ma左右的一套钾质-超钾质岩石,根据岩石化学组成将其分为中基性火山岩组、中性火山岩组和流纹质火山岩。其中中基性火山岩组可能源于一个富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中性火山岩组可能是富钾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流纹质火山岩可能是拉萨地块在中新世时期的伸展构造运动而导致中上地壳因减压而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查孜地区及其邻近火山岩的年龄、化学组成以及岩浆组合,初步认为查孜地区火山岩可能与高原在中新世发生伸展活动而产生的南北向地堑系统有关。
陈建林许继峰康志强王保弟
关键词:中新世青藏高原
月球物质的Re-Os同位素组成研究:对月球后期增生历史的指示被引量:1
2010年
Re-Os同位素体系是理解月球强亲铁元素的分布规律和示踪月球的后期增生历史的重要手段。目前人们对月球物质Re-Os同位素成分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已有的Re-Os同位素数据显示一些能代表月幔成分特征的月海玄武岩具有很低的Re和Os的浓度,以及类似于球粒陨石的187Os/188Os成分特征,而月球火山玻璃和月壤等表现出相对高的Re、Os丰度和相对富放射成因Re-Os同位素成分。一般认为月球月幔的Re、Os和其他强亲铁元素相对球粒陨石是非常亏损的,而地球地幔则具有相对较高的强亲铁元素丰度(0.008倍CI球粒陨石的丰度)。新的Re-Os同位素结果证明月幔确实是亏损的,但是月球和地球在太阳系演化的较晚时期都有外来的球粒陨石物质的大量加入,即后期增生(late accretion)过程,导致了月球和地球上部物质(如月球火山玻璃、月壤等)相对地富集Os同位素和强亲铁元素,这些外来物质的后期增生可能是长期和持续的,增生过程主要发生在3.9~4.4Ga。但目前仍不清楚后期增生的陨石物质是被逐渐加入的,还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大量加入的,因此尚需对更多的月球物质做进一步的Re-Os同位素和强亲铁元素成分的研究。
许继峰王桂琴李杰陈建林
关键词:月球RE-OS同位素陨石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新生代超钾质岩与南北向地堑成因关系被引量:13
2010年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新生代超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超钾质岩来源于与古俯冲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它们主要喷发于25~10Ma。同时在拉萨地块分布有多条南北向地堑(裂谷),且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到达下地壳的深部甚至岩石圈地幔,它们主要形成于23~8Ma。拉萨地块大多数超钾质岩沿着新生代的南北向地堑(裂谷)分布,并且它们在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耦合性,结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这些超钾质岩很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发生断离,以及由此而引起拉萨地块东西向伸展构造活动产生的南北向地堑(裂谷)系统有关。
陈建林许继峰王保弟康志强
关键词:新生代拉萨地块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西南部孔隆乡钾质火山岩的成因
钾质岩,因其含有很高的不相容元素或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且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而一直成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通常认为青藏高原新生代钾质、超钾质岩浆源于地幔(Turner et al.,1993,1996;Mille...
陈建林许继峰康志强王保弟
关键词:钾质火山岩岩石成因地质结构
文献传递
中甸岛弧红山地区两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44
2012年
青藏高原东部中甸岛弧红山地区发育有印支期和燕山晚期两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主要集中在~216Ma和~76Ma两个时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于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背景下,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印支期的红山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平均为938×10-6)、低Y(平均为18.6×10-6)、Yb(平均为1.7×10-6)含量,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平均为20.1),同时也有着较高的Mg#(平均为51)、Cr(平均为103×10-6)、Ni(平均为22×10-6)含量,指示印支期红山中酸性岩与普朗-雪鸡坪成矿岩体有着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可能有着相似的物质源区和成岩模式。而形成于燕山晚期的红山花岗斑岩具有低Sr含量(平均为149×10-6)和更低的Y(平均为10.8×10-6)、Yb(平均为0.9×10-6)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平均为56.0),明显区别于义敦岛弧弧后区的高贡-措莫隆A型花岗岩,前者很可能是红山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中甸岛弧发育于燕山晚期的斑岩型矿床,我们认为该地区发育于燕山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下。
黄肖潇许继峰陈建林任江波
关键词:斑岩矿床地球化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