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江波

作品数:81 被引量:37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冶金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稀土
  • 24篇地球化
  • 24篇地球化学
  • 23篇深海
  • 23篇结壳
  • 21篇钴结壳
  • 21篇富钴结壳
  • 18篇稀土元素
  • 16篇地球化学特征
  • 16篇化学特征
  • 15篇西太平洋
  • 13篇深海沉积
  • 12篇深海沉积物
  • 10篇多金属结核
  • 9篇成矿
  • 8篇沉积物
  • 7篇地质
  • 7篇海泥
  • 7篇斑岩
  • 5篇稀土资源

机构

  • 46篇广州海洋地质...
  • 36篇国土资源部
  • 1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南方海洋科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新疆地质矿产...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81篇任江波
  • 33篇何高文
  • 33篇邓希光
  • 21篇姚会强
  • 17篇朱克超
  • 16篇杨永
  • 16篇刘永刚
  • 13篇王海峰
  • 12篇王海峰
  • 10篇杨胜雄
  • 10篇韦振权
  • 10篇邓义楠
  • 7篇许继峰
  • 7篇陈建林
  • 5篇傅飘儿
  • 4篇张伙带
  • 4篇黄肖潇
  • 4篇刘晨晖
  • 3篇刘纪勇
  • 3篇王汾连

传媒

  • 7篇岩石学报
  • 6篇矿床地质
  • 4篇地质论评
  • 4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地学前缘
  • 3篇海洋地质前沿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地球科学
  • 2篇2015年“...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大自然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成因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33
2014年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内,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的消减带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w(SiO2)〉61%,w(Al2O3)为11.28%~19.12%,w(MgO)为1.98%~4.04%,Na2O/K2O比值介于0.3~2.4(平均0.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3a)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具有较高的St/Y(27-63)和La/Yb(14-31)比值,较明显的负Eu异常,在Y—Sr/Y和Yb—La/Yb图解中,部分样品落入埃达克岩范围内,另一些样品则落入正常弧钙碱性岩石范围。普朗含矿斑岩部分样品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属性可能与以下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有关: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时发生脱挥发分作用导致上覆地幔楔遭受流体交代,被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随后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正常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岩浆,这种钙碱性岩浆在岩浆房中或侵位过程中发生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埃达克质石英闪长岩或石英二长岩。普朗含矿斑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斑晶的广泛发育表明原始岩浆是富水的,这种富水环境促进角闪石的大量结晶而抑制部分斜长石的结晶,导致残余岩浆的Sr/Y比值增加,从而使部分岩石样品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这种富水的原始岩浆有利于后期岩浆热液体系的形成及铜等金属元素向流体相中分配转移,并最终形成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
曹康许继峰陈建林黄肖潇任江波
关键词:地球化学斑岩铜矿部分熔融埃达克岩
富稀土磷酸盐及其在深海成矿作用中的贡献被引量:17
2017年
中国最近几年对中北太平洋海域开展了系统调查,在中太平洋海盆新发现了稀土含量高达2000×10^(-6)的富稀土泥。深海泥样品稀土与各主要氧化物相关图解中,∑REY与P_2O_5含量始终保持良好的相关性。在太平洋各沉积物柱状样中,∑REY随着P2O5变化非常敏感。如果将P_2O_5含量高于0.25%的样品剔除,深海泥的∑REY不高于400×10^(-6),指示了磷对稀土元素的控制。海洋磷酸盐能够继承海水的负Ce异常及高Y/Ho比值特征,深海泥样品具有相似特征,且表现为稀土含量越高,其稀土配分模式越接近磷酸盐。酸淋滤实验显示,滤液中萃取出大部分的P及∑REY,且∑REY与P含量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无论∑REY高低,滤液稀土配分均呈现出显著的负Ce异常;而难溶残留物的∑REY普遍较低,且无负Ce异常特征。根据12组滤液中PO_4^(3-)与∑REY,估算出深海泥中的磷酸盐具有的∑REY含量范围为9495×10^(-6)~28287×10^(-6),这与深海泥中生物磷灰石的稀土含量和稀土模式均吻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深海泥中的磷酸盐主要以富稀土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其稀土含量远高于深海泥中的铁锰氧化物和铝硅酸,因此磷含量的变化对于深海泥的稀土含量和模式影响至关重要。相较于碳酸盐沉积环境下容易形成贫稀土的磷块岩,深海环境下的化学沉积以及有机P的成岩作用容易形成富稀土磷酸盐。
任江波何高文朱克超邓希光刘纪勇傅飘儿姚会强杨胜雄孙卫东
关键词:淋滤实验
云南中甸地区翁水晚三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三江"构造带中甸弧北部的印支期岩浆活动目前尚无正式的研究报道。本文的岩石学及年代学的研究表明,中甸弧北部的翁水地区存在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岩在211.1±1.5Ma喷发,与该地区的印支期火山岩与斑岩矿床的成矿斑岩的形成时代一致。翁水安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以中性的安山岩为主,具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的典型岛弧岩浆成分特征。与同一构造单元内中甸弧南部的烂泥塘-浪都安山岩进行主、微量元素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均具有正常岛弧火山岩的成分组成特征。结合其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初步认为中甸弧北部的翁水和南部的烂泥塘-浪都安山岩以及该区域的成矿斑岩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事件,都是甘孜-理塘洋晚三叠世俯冲作用的岩浆产物。
陈玲许继峰陈建林任江波黄肖潇
关键词:地球化学火山岩
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被引量:5
2021年
东太结核主要为半埋藏和埋藏型,发育于以黏土和硅质组分为主的沉积环境。东太结核的锰相矿物主要有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u、Ni含量和Mn/Fe比值,显示遭受间隙水的影响,落入水成成因和成岩成因两个区间范围。西太结核主体暴露在海水中,周围沉积物主要由深海黏土组成。西太结核的锰相矿物几乎只有水羟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o含量和低Mn/Fe比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型。两个区域的多金属结核的稀土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均显示Ce正异常、Y负异常和无或弱Eu异常,与海水稀土特征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是多金属结核对海水稀土选择性富集的结果。西太结核相对东太结核具有更高的Ce含量和δCe,Co、Ti与Ce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海水中溶解氧并不一定是控制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关键因素,Co、Ti等元素及其相关组分能够引起Ce与其他稀土元素的强烈分馏,也可能是影响多金属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控制因素。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表层样的ε_(Nd)范围为-6.6~-2.5,是全球最富放射性成因Nd的海洋铁锰壳层。结合稀土模式以及Eu异常特征,本研究认为多金属结核的稀土主要来自ε_(Nd)相对较高的周围陆壳,可以通过河流或者大气沉降等方式输送到大洋,而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海山玄武岩释放的放射性成因Nd同位素对海水的影响微弱。
任江波邓义楠邓义楠何高文王汾连何高文邓希光刘永刚
关键词: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稀土元素CC区
西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意义
富钴结壳是一种产出在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上的潜在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成分为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富含铜、钴、镍、稀土(REE)等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含量高以及显著的Ce正异常是富钴结壳的重要特征,本文收集整理了太平洋富钴...
任江波姚会强朱克超邓希光刘永刚
关键词:富钴结壳稀土元素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水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通过对西太平洋34件海水样品的稀土元素(REY:REE+Y)测试及其与研究区富钴结壳稀土耦合特征分析,揭示了海水稀土特征及其成因.海水的稀土含量随水深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ΣREY范围为14.0×10^-12~65.5×10^-12,平均值为31.9×10^-12,其中Y的绝对值(均值为6.0×10^-12~24.1×10^-12)和相对值((Y/Ho)N均值为1.98)均较高,La含量次之(均值为1.8×10^-12~11.6×10^-12),Ce含量相对较低(均值为2.4×10^-12~8.8×10^-12),δCe范围为0.33~1.03(均值为0.66),(La/Yb)N平均值为0.71.海水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显示左倾模式,具有显著的Ce负异常、Y正异常和无明显的Eu异常特征.研究区普遍发育水成成因的富钴结壳,即其稀土元素和其他组分均源自海水.富钴结壳的稀土含量相对海水富集6~7个数量级,其Ce正异常和Y负异常的稀土模式与海水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指示富钴结壳类组分对海水稀土清扫具有选择性,是造成海水稀土模式的重要因素.海山上发育的磷块岩以及周围盆地深海泥中的磷酸盐组分,它们具有较高的稀土含量和类似于海水的稀土模式,指示海洋磷酸盐消耗稀土时并未分馏而是继承海水模式.海水独特的稀土模式特征是补给与消耗平衡作用的结果,铁锰氧化物和海洋磷酸盐是两种典型的海洋自生组分,它们对海水稀土特征的形成至关重要.
任江波邓希光邓义楠何高文王汾连姚会强
关键词:稀土元素富钴结壳地球化学
东太平洋CC区WPC1101柱样沉积环境及埋藏多金属结核成因被引量:2
2016年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取自东太平洋CC区西部,其顶部见有水成多金属结核,3.4-3.5m发育埋藏多金属结核层。对该柱样的沉积物成分、磁性地层、黏土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柱样的沉积环境变迁;对埋藏多金属结核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该柱样成分以硅质黏土为主;蒙/伊比表明晚渐新世时期研究区海底火山、热液活动较强,自生黏土组分较高;而上新世以后则相对减弱。柱样自下而上生物成因SiO2含量逐渐增多,代表陆源碎屑物质的Al2O3含量相对稳定,P2O5、CaO、Cu、Co、Ni则由于生物SiO2含量的增加而稀释,含量降低。埋藏多金属结核发育于生物生产力旺盛、沉积间断发育期,其内稀土元素(Ce元素除外)由于受后期成岩作用发生清扫作用,转移至沉积物中,而Ce元素不参与后期成岩过程,持续在多金属结核内富集。
王海峰王汾连朱克超邓希光任江波邓义楠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沉积环境CC区
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富钴结壳的稀土元素特征
2014年
富钴结壳是一种产于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上的潜在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成分为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富含铜、钴、镍、稀土元素(REE)等经济价值较高的金属元素。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富钻结壳分布区之一(王嘹亮等,2001),全球仅有的4个富钴结壳合同区当中就有2个是位于该海山区(俄罗斯和中国的矿区)。本文收集整理了麦哲伦海山区富钴结壳的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试图探讨富钴结壳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富集规律。
韦振权任江波姚会强朱克超邓希光刘永刚
关键词:富钴结壳地球化学分析化探分析稀土元素西太平洋
深海盆地底层水-沉积物系统的REE元素迁移规律
大洋盆地中发现的大量富稀土沉积物已经成为国际战略资源而被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底层海水和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旨在探讨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和富稀土沉积物的来源,研究表明深水区域孔隙流体并未给海水提供大量的稀土元素,使...
邓义楠任江波曹珺于哲王海峰刘晨晖
关键词:深海盆地稀土元素西太平洋
文献传递
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群基岩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对西太平洋采薇海山群基岩的类型、分布及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海山群玄武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薇海山群的基岩类型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灰岩、玄武岩和磷块岩;海山群的基岩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灰岩和玄武岩,磷块岩相对不发育。镜下鉴定结果显示,火山碎屑岩以玄武质火山角砾岩为主,灰岩主要为泥晶生屑灰岩或亮晶生屑灰岩,磷块岩多由生物碎屑灰岩或火山碎屑岩发生磷酸盐化而形成。采薇海山群玄武岩主量元素特征与夏威夷岛碱性玄武岩类似,属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洋岛和碱性玄武岩特征,反映其形成于碱性洋岛构造环境。
韦振权邓希光朱克超姚会强杨永任江波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玄武岩西太平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