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ICU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重症
  • 2篇纤维支气管
  • 2篇纤维支气管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序贯式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腰背
  • 1篇腰背痛
  • 1篇液体管理
  • 1篇一次性乳胶手...

机构

  • 8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乐从医院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陆碧燕
  • 2篇莫韶妹
  • 2篇李杏崧
  • 2篇李绮慈
  • 2篇聂惠敏
  • 1篇吕春梅
  • 1篇王金明
  • 1篇罗瑞平
  • 1篇冼燕珊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医疗装备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强化护理策略在预防ICU患者谵妄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预防ICU患者谵妄的临床效果,为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5例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ICU谵妄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5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陆碧燕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监护病房谵妄
ICU护士腰背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症病房(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腰背痛流行病学问卷对本院128名ICU护士进行腰背痛调查。结果 128名护士中共有90名(70.31%)护士发生腰背痛,发生率在半年内≥3次20名(22.22%)。疼痛程度:可自行缓解70名(77.78%),需接受理疗缓解12名(13.33%),需接受药物治疗8名(8.89%)。经单因素分析,女性、年龄45岁~50岁、工作年限≥5年、每天工作时间≥7h、每天弯腰次数〉20次、搬动重物次数〉3次、工作空间狭小、过度焦虑、从不锻炼的护士其腰背痛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ICU护士是腰背痛发生的高危人群,其高危因素包括每天弯腰次数、搬动重物次数、空间狭小、过度焦虑、缺乏锻炼等因素。减轻护士工作强度及压力,提高护士锻炼的积极性,将有助于降低ICU护士腰背痛的发生率。
吴杏婵李杏崧陆碧燕
关键词:ICU护士腰背痛护理
1例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侧肺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病情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首例肺移植术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肺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结果患者顺利渡过休克关、感染关、排斥关,康复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严格液体管理、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护性隔离等措施是肺移植术后护理的关键。
聂惠敏冼燕珊李绮慈莫韶妹罗瑞平陆碧燕
关键词:肺移植护理
风险管理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应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就诊的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重症医学科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在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吴杏婵罗莲英陆碧燕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护理管理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总结了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观察和护理方法。认为支气管纤维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局部渗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陆碧燕吕春梅李绮慈莫韶妹聂惠敏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经皮气管切开术护理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并简述其护理方法.方法 95例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照组行常规吸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aO2下降至<90%)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aO2(92.30±4.03)mm Hg(1 mm Hg=0.133 kPa)、SaO2(98.39±1.50)%均高于对照组的(89.85±4.39)mm Hg、(94.33±2.00)%,PaCO2(43.39±4.10)mm Hg低于对照组的(46.20±4.25)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6.70±3.30)d短于对照组的(9.33±3.5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SaO2下降至<90%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5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SaO2下降至<90%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能有效清除肺内及气管内分泌物,通过有效的护理介入可改善患者症状.
陆碧燕
关键词:肺泡灌洗
ICU护理中巧用一次性乳胶手套
2008年
在ICU中,为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一次性医疗用具被广泛使用。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一次性乳胶手套,它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省时省力、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次性乳胶手套除了固有的作用外,在其他方面亦有其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陆碧燕王金明
关键词:ICU一次性乳胶手套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ICU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ICU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脱水降颅内压、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控制血压、促脑细胞代谢及预防并发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亚低温治疗。结果:30例颅脑损伤未出现死亡病例,1例患者出现语言功能丧失,4例患者重度残疾,7例中度残疾,8例轻度残疾,10例患者痊愈。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护理人员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时应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镇静镇痛护理,充分确保患者的安全。
陆碧燕
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PICCO监测在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入住ICU的重度脓毒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45.5±3.5)岁;研究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9.0±1.2)岁。对照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数值进行液体管理;研究组通过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结果治疗24 h、48 h、72 h,研究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分别为(688.59±143.22)ng/L、(433.36±109.75)ng/L、(409.68±127.35)ng/L,乳酸(LAC)水平分别为(3.53±1.07)mmol/L、(2.45±1.18)mmol/L、(1.36±1.08)mmol/L,均低于对照组[(976.36±178.32)ng/L、(863.15±187.38)ng/L、(789.37±224.26)ng/L及(4.38±1.25)mmol/L、(3.37±1.09)mmol/L、(2.08±1.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 h、72 h,研究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分别为(198.25±41.32)mmHg(1 mmHg=0.133 kPa)、(215.54±40.35)mmHg,均高于对照组[(145.32±40.35)mmHg、(163.28±44.5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分别为(183±54.59)h、(15.79±2.37)d,均短于对照组[(268±73.70)h、(23.38±3.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CVP监测相比,PICCO监测在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优,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更为有效的改善,缩短治疗时间。
陆碧燕李杏崧马杏婵
关键词:重度脓毒症液体管理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