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仲潘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诺贝尔
  • 3篇科学家
  • 3篇化学奖
  • 2篇生理
  • 2篇数学
  • 2篇诺贝尔化学奖
  • 2篇诺贝尔生理学...
  • 2篇理学
  • 2篇理学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须眉
  • 1篇学术传承
  • 1篇学位
  • 1篇引理
  • 1篇婴儿
  • 1篇应用数学
  • 1篇有机物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机构

  • 1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邱仲潘
  • 1篇张朋丽
  • 1篇周丹丹
  • 1篇张毅
  • 1篇王鹏举
  • 1篇王琼
  • 1篇陈文
  • 1篇宋智军
  • 1篇杨志鹏
  • 1篇蔡国荣
  • 1篇王帅

传媒

  • 10篇自然与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钯催化”和它的开创者们
2011年
2010年1O月6日,已逾古稀之年的三位科学家——理查德·赫克(RichardHeck)、根岸英一(EliChiNegiShi)和铃木章(AkiraSUZUki),因“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这一研究成果荣膺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邱仲潘周丹丹
关键词:钯催化诺贝尔化学奖交叉偶联科学家有机物
通往朗兰兹纲领之路
2012年
吴宝珠,一位来自越南的数学家,在2010年8月19日印度海德拉巴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他通过引入新的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在过去的30年中,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确并且终将有一天会得到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吴宝珠的工作对于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邱仲潘
关键词:菲尔兹奖自守形式几何学引理
摘数学桂冠,巾帼不让须眉
2011年
第五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最高奖项一一晨兴数学金奖迎来首位女性得主,密歇根大学教授邬似珏获此殊荣。
邱仲潘王琼
关键词:应用数学
计算机世界里的一朵奇葩
2010年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崇拜各种明星。这些明星中,有的是流星,一闪而过;有的是恒星,千年万载在夜空中照耀着人类。今天要推荐一名值得崇拜的女科学家,她叫芭芭拉·利斯科夫(Barbara Liskov),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
邱仲潘
关键词:计算机女科学家博士学位年轻人明星
饱受争议的试管婴儿之父
2010年
今年85岁高龄的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在试管受精科学领域中所获得的重大成就,于今年10月4日摘下了此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
邱仲潘
关键词:试管婴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理学家
一种基于阈值优化的视觉主骨架提取方法
2013年
该文根据骨架定义及优秀骨架的性质,提出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该方法对图像的物体像素点进行检测,评测每个像素点成为骨架点的可能性大小,然后以一个阈值对像素点进行分类,以便确定后续进行骨架提取的像素点,并通过选取适当的阈值,来获取视觉主骨架。实验表明:该方法与传统骨架提取方法相结合,所获取骨架较好地保存了目标的主要拓扑结构,在骨架的拐角更加圆滑、自然,能够有效减少骨架毛刺,并且处理所需时间有效减少。
王帅邱仲潘宋智军
关键词:图像处理毛刺拓扑结构
解密免疫系统的两道防线
2012年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日下午,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因在免疫系统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邱仲潘
关键词:免疫系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防线
提升科技期刊服务能力,促进科技论文本土发表——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探讨中国科技论文本土发表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支持作用,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提升服务本土能力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从历史视角出发,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与科技论文本土发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唯SCI论历史演化及其危害,分析中国科技界积极发表SCI论文、转向本土发表2种不同的历史语境,探讨论文本土发表的必要性。运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整理、分析《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唯SCI论兴起前后发表论文情况差异的实例,探讨高校科技期刊服务本土的方式。【结果】科技自主、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足量科技论文本土发表,知识产权、问题框架在我,则是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强调发表SCI论文和本土发表论文是中国科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策略。SCI论文至上的潮流影响着《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造成本校科技论文流失等问题。【结论】通过本土发表实现的科技论文权益本土化,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环节。中国科技期刊亟需树立自信,提升服务本土能力,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传承和创新载体的作用。
邱仲潘王鹏举崔智超
关键词:科技期刊中国式现代化学术传承
一种基于潜在因素的知识图谱推荐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潜在因素的知识图谱推荐方法,通过补充知识图谱中尾实体的潜在关系聚合体和潜在头实体聚合体,能够使得实际上存在但是并未包括在知识图谱中的数据得到综合性表示;补全信息后,知识图谱中的每个节点都能充分利用完整...
杨志鹏邱仲潘
揭开DNA信息制造蛋白质之谜
2010年
“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一种关键生命过程的研究,即核糖体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质,进而制造生命。这项研究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研究成果可以立即被采用,这为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实质性的创新,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邱仲潘张毅
关键词:蛋白质诺贝尔化学奖生命过程核糖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