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志勇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多孔硅
  • 2篇弹塑性
  • 2篇电传感器
  • 2篇压电传感
  • 2篇压电传感器
  • 2篇压痕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应变
  • 2篇应力应变关系
  • 2篇折射率
  • 2篇熔炼
  • 2篇熔炼铸造
  • 2篇卧式
  • 2篇立柱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压痕
  • 2篇晶体

机构

  • 10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赵志勇
  • 4篇骆俊廷
  • 3篇张春祥
  • 3篇朱奇光
  • 3篇陈颖
  • 3篇田亚宁
  • 3篇罗佩
  • 2篇李建勇
  • 2篇刘日平
  • 2篇刘晓飞
  • 1篇王长伟
  • 1篇顾勇飞
  • 1篇黄倩影

传媒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啁啾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滤波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啁啾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滤波器,其结构主要由光学基底材料和光子晶体多层膜构成,其中光子晶体多层膜由两种不同多孔率的多孔硅A、B通过其中一种多孔硅层的物理厚度变化而形成啁啾结构基础单元并重复N个周期来构...
陈颖田亚宁朱奇光赵志勇罗佩
文献传递
筒形件颗粒软凹模拉深成形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分析了颗粒软凹模成形的工艺特点,设计了筒形件颗粒软凹模拉深成形试验模具,对筒形件颗粒软凹模拉深成形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形出了质量良好的圆筒零件。颗粒软凹模拉深成形零件各部分的厚度均减小,而且随着拉深高度的增加,减薄量增大。与刚性模具拉深工艺相比,该工艺可有效提高板材的拉深成形极限。颗粒软凹模拉深成形和刚性模具拉深筒形件各部位表面微观形貌的对比分析表明:颗粒软凹模成形可抑制凸模圆角区域微裂纹的产生。
骆俊廷赵志勇黄倩影王长伟张春祥
关键词:筒形件拉深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控制研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具有转向跟随性好、操纵方便、灵活、回正性好、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模块化、低温工作性能好、节能环保等一系列...
赵志勇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PID台架试验
文献传递
一种对向挤压卧式放电烧结熔炼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向挤压卧式放电烧结熔炼机,包括机架、炉体、模具装置,其中:机架是由左固定横梁、右固定横梁下立柱、上立柱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炉体包括左炉体部分和右炉体部分,左炉体部分和右炉体部分能够闭合在一起,闭...
骆俊廷张春祥刘日平赵志勇李建勇
文献传递
含吸收介质石墨烯的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折射率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吸收介质石墨烯的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表面缺陷腔(1)、周期性光子晶体(2)和耦合棱镜(3)组成。其中,周期性光子晶体由高折射率材料(A)和低折射率材料(B)周期交替排列而成。表面缺陷...
陈颖赵志勇朱奇光罗佩田亚宁刘晓飞
文献传递
一种对向挤压卧式放电烧结熔炼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向挤压卧式放电烧结熔炼机,包括机架、炉体、模具装置,其中:机架是由左固定横梁、右固定横梁下立柱、上立柱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炉体包括左炉体部分和右炉体部分,左炉体部分和右炉体部分能够闭合在一起,闭...
骆俊廷张春祥刘日平赵志勇李建勇
一种基于倏逝波谐振的多孔硅‑硅‑多孔硅气体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倏逝波谐振的多孔硅‑硅‑多孔硅气体传感器,包括由多孔硅‑硅‑多孔硅组成的结构,以及在该结构两端进行耦合的硅棱镜,所述多孔硅‑硅‑多孔硅组成的结构通过脉冲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其中硅的折射率n<Sub>Si...
陈颖罗佩朱奇光田亚宁赵志勇刘晓飞
文献传递
基于纳米压痕测试的超细晶Si_2N_2O-Si_3N_4陶瓷常温弹塑性仿真被引量:1
2014年
对分别在1 600℃、1 650℃、1 700℃条件下热压烧结制备的Si2N2O-Si3N4超细晶陶瓷进行纳米压痕试验测试,获得了材料的硬度值、弹性模量值和载荷-深度曲线。考虑试验中波士压针的磨损缺陷,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压针的尖端球面半径RBerk=500nm。以纳米压痕试验数据为依据,利用MSC.Marc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纳米压痕试验压针压入材料表面的过程,反推出所测试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其屈服应力随弹性模量的减小而降低,分别为47GPa、43GPa、35GPa。通过比较分析压痕区域的应变场和应力场,分析纳米压痕试验中材料的变形特征。
赵志勇申江龙顾勇飞骆俊廷
关键词:纳米压痕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含多孔硅层的表面覆膜波导光栅传感特性研究
随着波导光栅理论研究的逐渐成熟,波导光栅因其独特的波导光栅共振特性和结构多样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器的研究,波导光栅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实时监测等优点,更适用于对生物成分含量较低的待测溶液进行测量。本文以光栅...
赵志勇
关键词:波导光栅衍射折射率多孔硅
文献传递
Si2N2O-Si3N4超细晶脆性陶瓷材料常温弹塑性性能研究
陶瓷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和重视,由于其固有脆性和高硬度,因此,很难用传统实验方法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纳米压痕技术操作方便,样品制备简单,测试精度高,已经成为测试高硬度、难切削加工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
赵志勇
关键词:纳米压痕应力应变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