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亚宁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传感
  • 4篇感器
  • 4篇传感器
  • 3篇多孔硅
  • 3篇晶体
  • 3篇光子
  • 3篇光子晶体
  • 2篇折射率
  • 2篇吸收介质
  • 2篇介质
  • 2篇光学
  • 2篇波导
  • 1篇多孔
  • 1篇折射率传感
  • 1篇折射率传感器
  • 1篇三维光子晶体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通信
  • 1篇通信系统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作者

  • 7篇田亚宁
  • 5篇朱奇光
  • 5篇刘晓飞
  • 5篇罗佩
  • 3篇赵志勇
  • 3篇陈颖
  • 3篇陈颖
  • 3篇赵志勇
  • 1篇韩帅涛

传媒

  • 2篇光学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含吸收介质的光子晶体法布里-珀罗异质结构的传感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结合光子晶体的缺陷模式和表面模式特性,提出了一种含吸收介质的光子晶体法布里-珀罗异质结构。该结构由周期性光子晶体、待测样本和外部空气层共同组成,将待测样本直接作为表面缺陷腔。基于光学谐振原理和表面波理论,分析了所提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机理。讨论了不同吸收介质对所提结构光谱特性的影响。将石墨烯作为吸收介质时,传感结构的品质因子(Q值)明显高于将硫化锌、氧化铝和金属银作为吸收介质的情况;将样本层作为表面缺陷腔,通过光学Tamm态谐振,可实现多次全反射衰荡,使谐振光信号和待测样本充分作用,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传感灵敏度。所提结构的Q值为2097.18,灵敏度为1017.98nm/RIU。研究结果对实现待测物的高Q值和高灵敏度检测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陈颖曹会莹韩帅涛邸远见赵志勇罗佩田亚宁刘晓飞
关键词:光学器件光子晶体
含吸收介质石墨烯的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折射率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吸收介质石墨烯的表面缺陷腔光子晶体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表面缺陷腔(1)、周期性光子晶体(2)和耦合棱镜(3)组成。其中,周期性光子晶体由高折射率材料(A)和低折射率材料(B)周期交替排列而成。表面缺陷...
陈颖赵志勇朱奇光罗佩田亚宁刘晓飞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倏逝波谐振的多孔硅‑硅‑多孔硅气体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倏逝波谐振的多孔硅‑硅‑多孔硅气体传感器,包括由多孔硅‑硅‑多孔硅组成的结构,以及在该结构两端进行耦合的硅棱镜,所述多孔硅‑硅‑多孔硅组成的结构通过脉冲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其中硅的折射率n<Sub>Si...
陈颖罗佩朱奇光田亚宁赵志勇刘晓飞
文献传递
基于啁啾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滤波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啁啾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多通道滤波器,其结构主要由光学基底材料和光子晶体多层膜构成,其中光子晶体多层膜由两种不同多孔率的多孔硅A、B通过其中一种多孔硅层的物理厚度变化而形成啁啾结构基础单元并重复N个周期来构...
陈颖田亚宁朱奇光赵志勇罗佩
文献传递
周期性纳米光栅波导结构传感特性研究
光传感技术作为光学信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凭借着灵敏度高、检测迅速和可靠性高等优势,在工业生产、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光波导传感器具有制造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一直以来是光学传感领域的研究热...
田亚宁
关键词:传感器光栅平板波导
文献传递
含多孔硅层的波导耦合光栅纳米异质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机理
2017年
基于波导耦合光栅的共振原理和多孔硅的光学传感特性,提出一种含多孔硅层的波导耦合光栅纳米异质结构的折射率传感模型。根据古斯-汉欣(Goos-Hnchen)位移理论和波导耦合光栅共振的相位匹配条件,建立共振波长与待测样本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折射率传感结构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利用多孔硅高效的承载机制,将其作为待测样本承载单元,选用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作为待测样本,对该折射率传感结构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Q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折射率传感结构对乙二醇溶液的灵敏度为2.2nm/1%,Q值为226,证明了该传感结构的有效性,它可实现对低浓度待测样本的检测。
陈颖赵志勇田亚宁刘晓飞朱奇光翟应俭李少华
关键词:传感器折射率多孔硅
含金属双缝的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耦合环形腔Fano共振慢光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基于表面等离子亚波长结构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含金属双缝的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耦合环形腔结构。由金属双缝波导谐振腔形成的较宽的连续态波与由环形谐振腔形成的较窄的孤立态波耦合干涉相消,形成Fano共振。结合耦合波理论,分析了该结构形成Fano共振的传输及相位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该结构进行模拟仿真,定量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结构慢光特性的影响,实现结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群折射率可达205。该结构能为集成等离子慢光器件的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陈颖罗佩田亚宁刘晓飞赵志勇朱奇光
关键词:表面光学慢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