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小立

作品数:59 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8篇胚胎
  • 7篇大麦
  • 6篇胚胎干细胞
  • 6篇花叶
  • 6篇花叶病
  • 6篇花叶病毒
  • 6篇黄花叶病
  • 6篇黄花叶病毒
  • 6篇分化
  • 6篇大麦黄花叶病
  • 6篇大麦黄花叶病...
  • 5篇毛细胞
  • 5篇发酵
  • 4篇胁迫
  • 4篇基因
  • 4篇IPS
  • 4篇草鱼
  • 3篇低温胁迫

机构

  • 33篇浙江大学
  • 27篇杭州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湖州市中心医...
  • 2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浙江大学舟山...

作者

  • 59篇赵小立
  • 13篇张铭
  • 10篇李永泉
  • 9篇贺筱蓉
  • 9篇翁醒华
  • 8篇周红军
  • 5篇徐阿炳
  • 5篇毛树坚
  • 4篇张铭
  • 4篇管敏鑫
  • 4篇黄纯农
  • 3篇朱睦元
  • 3篇马俊虎
  • 3篇黄培忠
  • 3篇姚行
  • 3篇徐超
  • 3篇赵章杏
  • 3篇王首锋
  • 2篇吴蓉
  • 2篇朱旭芬

传媒

  • 4篇细胞生物学杂...
  • 4篇杭州大学学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遗传
  • 3篇大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真菌学报
  • 2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7篇1995
  • 3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提纯和生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布的一类麦类病毒病。是上海市效区及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麦产区的重要病害。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在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国内分离株的生化性质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以上海郊区的BaYMV为研究材料,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分离提纯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和核酸性质,并和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今后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大麦黄花叶病毒打下了基础。
赵小立吴建华黄纯农翁醒华龚祖埙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提纯
复合水解酶黑曲霉HD-1固体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黑曲霉HD-1是一株分泌高单位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等多种水解酶的生产菌,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搜索和正交试验对其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中心组合设计进行扩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酶活可达:酸性蛋白酶1.1万U左右,果胶酶9千u以上,纤维素C_X酶1.1万U左右,纤维素C_L酶4千U以上,糖化酶7千U左右。同时说明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优化结果准确。
李永泉赵小立贺筱蓉周红军翁醒华
关键词:固体发酵发酵工艺
低温胁迫中两种鱼类细胞内Ca2+稳定平衡的区别
细胞内的Ca不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与低温信号的传递有关,作者以广温性的草鱼ZC7901细胞系和不耐寒的淡水白鲳CBS细胞系为材料,用Indo-1AM荧光法,测定了二种细胞内Ca(2+)水平的变化,发现二种鱼类细...
赵小立徐德主张铭
文献传递
人类携带线粒体12SrRNA突变基因的iPS建系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索研究线粒体12SrRNAA1555G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相互作用及与线粒体功能的关系,采集携带线粒体12SrRNAA1555G突变并耳聋发病患者、携带线粒体12SrRNAA1555G突变但未耳聋者及无此突...
孟飞龙李福山管敏鑫赵小立
关键词:耳聋线粒体突变基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7
2006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因工程方法与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成为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作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重要的实验课之一的基因工程实验,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上课的学生也多.为了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形象生动地将主要的内容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理论与实验技巧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我们在校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在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课程从2002年开设以来,进行了为期4轮20个班近800人的实验技能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2004年9月在浙江大学召开的“全国生物技术实验师资培训班”上,与全国各院校的50多名同行进行了交流,大大推动了该课程的建设.下面我们就实验讲义的编写、实验与教学体系的建立、实验内容的确认、教学多媒体的制作以及实验的设计、组织、安排到实验考核等方面谈谈体会.
朱旭芬赵小立张铭
关键词:实验课程基因工程教学改革项目实验技能训练生命科学师资培训班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大麦黄花叶病毒被引量:1
1997年
作者应用已建立的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4F_(10)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小白鼠腹水生产单克隆抗体,用过碘酸钠法制备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酶标单克隆抗体。并由此建立了检测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标准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其检测提纯病毒的灵敏度为3.0μg/ml左右,感病大麦叶片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2560,病茎稀释度为1:160。对采自我国7个主要BaYMV发病区感病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绝大多数均显示强阳性,只有宝山样品例外。本项试验为BaYMV诊断的标准试剂盒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马红赵小立翁醒华陈丹徐阿炳黄纯农
关键词:大麦黄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不同条件下的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对电击导入外源荧光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以钙黄素为荧光标记物,使用电击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如浸种液、苗龄、培养基、酶解时间等和电击参数对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得率及电击导入外源荧光物质的影响。通过电击成功地将荧光标记物钙黄素导入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内。上述条件和电击参数对获得有活力的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的数量及电击导入钙黄素的频率均有明显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为进一步进行电击导入GUS等外源基因于大麦叶肉原生质体内、并实现瞬间表达的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钟华鑫黄孝俊赵小立张铭王首锋周菊华梁海曼
关键词:大麦叶肉原生质体电击法
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研究被引量:10
1995年
采用正交试验和中心组合设计相结合的数理统计方法,在2L发酵罐中对紫云英汁液培养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培养基为:初糖2.3%,酵母粉0.16%,KH_2PO_40.2%,MgSO_40.05%。酵母浓度最高达10.46g/L,基质生长得率为0.55g菌体/g基质,基质转化率为83%。研究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设计实验,工作量小,效率高,结果准确。
李永泉贺筱蓉赵小立翁醒华周红军
关键词:正交试验单细胞蛋白发酵培养基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自2006年Takahashi和Yamanaka报道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以来,多能干细胞领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状态,在疾病建模、药物发现以及细胞疗法等各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等学科的发展。目前,iPSCs技术已成为研究病理机制的重要工具,利用iPSCs技术筛选的新药物正在研发中,使用iPSCs衍生细胞的临床试验数量也在逐渐增长。iPSCs与基因编辑技术以及3D类器官相结合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了iPSCs在疾病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重编程方法的革新,分析了整合病毒载体系统、整合非病毒载体系统、非整合病毒载体系统以及非整合非病毒载体系统四种重编程方法的利弊;同时综述了iPSCs在疾病建模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iPSCs各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蔡晨依孟飞龙饶琳刘云玥赵小立
关键词:IPSCS重编程细胞疗法
一株种间融合的三倍体杂种酵母减数分裂产物的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二倍体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var.ellopsiodeus)与单倍体糖化酵母(Saccharomycesdiastaticus)构建成遗传上稳定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杂种象有性杂种一样能诱导产孢;对其完整和非完整四分子的遗传分析,证明了通过遗传标记互补选择法获得的种间三倍体融合杂种HU-KDF-240在产孢过程中,标记基因发生了分离和交换,出现了亲二型和重组类型;四分子对可溶性淀粉的发酵和不发酵分离比为1∶2,而原养型与营养缺陷型的分离比是1∶1。
李桃生赵小立杜英职慧军陈士怡
关键词: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减数分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