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肝炎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慢性
  • 8篇肝硬化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病毒
  • 4篇静脉
  • 3篇食管
  • 3篇食管静脉曲张
  • 3篇曲张
  • 3篇胃镜
  • 3篇细胞
  • 3篇慢性肝
  • 3篇静脉曲张
  • 3篇抗病毒
  • 3篇儿童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机构

  • 11篇南京市第二医...
  • 8篇东南大学
  • 8篇东南大学医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蔡莉静
  • 7篇孟桂霞
  • 6篇王立蓉
  • 6篇殷国庆
  • 5篇丁巧云
  • 5篇殷艳天
  • 4篇赵巍
  • 4篇王立蓉
  • 4篇张斌
  • 4篇余姣
  • 4篇曹兴国
  • 3篇俞海英
  • 3篇李丽
  • 3篇左凌云
  • 3篇曹兴国
  • 3篇殷艳天
  • 3篇曹兴国
  • 3篇俞海英
  • 2篇冯艳红
  • 2篇李丽

传媒

  • 4篇肝脏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第二十二届全...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HE)发病的相关性,探讨根除HP对血氨水平和HE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HP感染率、血氨水平。结果发生HE的肝硬化患者中...
孟桂霞王立蓉蔡莉静赵巍张斌殷艳天余姣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肝硬化肝性脑病血氨
文献传递
病毒性肝炎相关性骨髓抑制3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丁巧云殷国庆俞海英蔡莉静
关键词:肝炎相关性骨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慢性肝损害锁骨中线
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骨骼肌病变的超微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Duchenne/Becker肌营养不良(D/BMD)患儿肌细胞损伤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7月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第二医院收治的6例D/BMD进行临床分析和肌肉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进行ATP(pH9.4)、NADH-TR酶组织化学染色、抗肌萎缩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对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此6例均明确诊断为D/BMD。超微结构检查:同一标本中可见肌纤维病变轻重不一,损伤肌纤维均有肌浆膜破坏,细胞外基质、基底膜破坏,肌细胞边缘有成束的细丝。严重病变细胞内肌丝、肌节、线粒体、核均有破坏。结论D/BMD患儿骨骼肌细胞普遍存在肌浆膜和基底膜损伤。
蔡莉静李丽曹兴国朱海青殷国庆
关键词:肌损害超微结构
肝损害为主的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及超微结构特点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超微结构特点用作临床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对15例以肝 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与 X 线能谱分析。结果 在同 一标本中可以见肝细胞不同阶段的病变,分别为:早期的脂肪变性、线粒体病变、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 中期的细胞核损伤、细胞内浆网损伤、溶酶体和残余小体出现;晚期的细胞完全破坏、高电子密度的残余 体、胶原纤维增生;炎症细胞极少。X 线能谱分析表现为铜离子沉积。结论 细胞内大块高电子密度的残 余体、胶原纤维增生和炎症细胞极少是该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具有诊断意义;X 线能谱分析显示铜 离子含量增多具有确诊意义。
蔡莉静李丽曾兴国殷国庆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疾病
以肝损害为首要表现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五例被引量:1
2007年
蔡莉静曹兴国殷国庆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损害肝功能异常下肢瘫痪慢性肝炎蜘蛛痣
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HBV抑制作用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俞海英冯艳红蔡莉静丁巧云曹兴国
关键词:拉米夫定耐药阿德福韦酯HBV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
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初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8例CHB患者分别采用ETV(ETV组,60例)和LdT(LdT组,58例)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36、48、72和96周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和HBeAg转换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第12、24和36周时,ETV组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1.7%、83.3%和86.7%,高于LdT组的53.4%、58.6%和62.1%(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ALT复常率相仿(P>0.05)。治疗第24、36和48周时,ETV组的HBeAg转换率分别为6.3%、12.5%和18.8%,低于LdT组28.6%、39.3%和50.0%(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TV治疗CHB患者较LdT能更快、更强抑制HBV复制。LdT治疗具有更高的血清学转换率。
王立玮王立蓉蔡莉静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
7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止血治疗。结果 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0例,占52.6%(40/76);PHG出血21例,占27.6%...
孟桂霞王立蓉蔡莉静赵巍张斌殷艳天余姣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
文献传递
抗凝血酶Ⅲ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肝各50例患者血清抗凝血酶因子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含量。了解ATⅢ含量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肝预后的关系,探讨ATⅢ在慢乙肝的临床价值。三组ATⅢ值(%)分别为:70.93±16.50,29.30±13.68,17.34±7.65。三组患者ATⅢ值与PT、APTT值负相关,与PTA、FB、PLT值正相关,慢乙肝组ATⅢ值与TT值正相关,肝硬化组和慢重肝组ATⅢ值与TT值负相关。ATⅢ降低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测定ATⅢ水平可对慢重肝肝细胞功能受损及预后做出早期诊断。
俞海英武军冯艳红蔡莉静丁巧云曹兴国
关键词:慢乙肝预后
儿童肝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蔡莉静曹兴国李丽
关键词:儿童肝硬化病因预后肝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