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承勇

作品数:75 被引量:23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文学
  • 9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1篇文学
  • 13篇西方文学
  • 12篇人文
  • 9篇文化
  • 9篇教育
  • 8篇现实主义
  • 7篇小说
  • 6篇学史
  • 6篇文学史
  • 5篇思潮
  • 5篇自我
  • 5篇浪漫
  • 5篇浪漫主义
  • 4篇人性
  • 4篇外国文学
  • 4篇文学思潮
  • 4篇希伯来
  • 4篇基督
  • 4篇基督教
  • 4篇古希腊

机构

  • 36篇浙江工商大学
  • 23篇台州学院
  • 12篇台州师范专科...
  • 9篇浙江省社会科...
  • 7篇四川大学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浙江省社科联

作者

  • 74篇蒋承勇
  • 2篇马翔
  • 2篇灵剑
  • 1篇武跃速
  • 1篇杨希
  • 1篇钱奇佳
  • 1篇曾繁亭
  • 1篇黄巍
  • 1篇张叉
  • 1篇李安斌

传媒

  • 16篇浙江社会科学
  • 4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文艺研究
  • 4篇外国文学研究
  • 4篇外国文学评论
  • 3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台州学院学报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3篇东吴学术
  • 2篇浙江学刊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四川外语学院...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坚持教育创新开创台州学院新局面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是蒋承勇校长在学校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学院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所作的动员报告,是在高教大众化,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高教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对我校发展所作的思考。既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产物,也是我校今后工作的导向性思路。为把“学院大发展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推向深入,刊登此文,以供参考。
蒋承勇
关键词:高教大众化办学者就业指导体系高校扩招
对我校办学定位的再思考被引量:9
2006年
台州学院升格为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以后,确定了“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的十二字办学定位,经过近五年来的实践,学校取得了健康快速发展。而全面有效落实办学定位,加快学校全面战略转型,要服务地方而不能自我封闭;重视应用,新扩五大专业而不同化于高职院校;综合全面发展,学科宽覆盖,专业设置要综合;高校在内涵提升上要强调大学精神与学术文化。“四性”有机结合,不可偏废,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为建设台州大学奠定基础。
蒋承勇
关键词:办学定位
“神—原欲—人”的三位一体——论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人”的观念被引量:5
2001年
古希腊—罗马文化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实现 ,崇尚人的智慧 ,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学蕴含着一种世俗人本意识 ,激荡着人的原始欲望 ,其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 ,属于原欲型文化范畴。由此 ,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文化属性上表现出了不同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异质互补特征。
蒋承勇
关键词:古罗马文化人性文化属性希伯来文学
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又一块里程碑--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评析被引量:3
2018年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杨周翰的《欧洲文学史》、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之后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又一块里程碑。其主要特色有:在外国文学史发展的他律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上,突出政治—经济—文化之综合而又多角度的视角,尤其重视文化因素的分析。对不同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作品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剖析,形成多角度变换的评价格局。注重作品的审美分析,加强文学史编写的理论深度。重视结构框架和编排体例的创新。该文学史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蒋承勇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
五四以降外来文化接受之俄苏“情结”——以现实主义之中国传播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洗礼。百余年来,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我国被广泛接受。从文学跨文化传播角度看,由于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势的原因,五四开始我国文坛和学界就偏重于接受具有强烈民主主义精神和社会变革意识的俄国现实主义,而非西欧的现实主义;三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继承了俄国现实主义审美文化因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又成了外来文学本土传播之主流,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我国的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俄苏文化对中国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与政治亲和力,本土文化之集体无意识中深深的俄苏“情结”,是导致俄苏不同“变体”之现实主义在我国长期以不同方式被接受与传播的根本缘由,其间有成功收获,也有经验教训。
蒋承勇
关键词: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跨文化传播变体
“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人文主义文学新论被引量:8
2005年
本文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在汲取“两希”文学的人文养料后,孕育出了西方文学现代形态里“人”的母题。这一母题的文化包容性反映出作为文艺复兴指导思想的人文主义之内涵的丰富性和文化互补性。人文主义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它对人智与原欲的解放上,还表现在它对人的精神与理性的提升上。以世俗人本传统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价值观推动着西方社会的发展,但也有明显的弊端。
蒋承勇李安斌
关键词:人文主义文学价值观
复杂而多义的“颓废”——19世纪西方文学中“颓废”内涵辨析被引量:3
2017年
西方作家与评论家对19世纪文学中"颓废"现象的诸种界定,以及对世纪末颓废派文学价值等问题的讨论,与当时主流话语体系对"颓废"内涵的粗浅解读与伦理化攻击形成鲜明对照,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西方学者对颓废派文学核心话题的理解与建构。本文基于对诸多关于"颓废"内涵之评析的梳理与辨析,对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颓废"概念作出两点界定:首先,"颓废"指一种独特的美学选择,或者说是古老文明即将从成熟走向衰败之时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模式;其次,关涉"退化"观念之"颓废"的美学选择,最终在文学创作层面带来了文学风格与文学主题的革新。
杨希蒋承勇
关键词:西方文学
在尘世点燃天国之圣火——论卢梭小说的基督教情结被引量:4
2003年
卢梭是一位启蒙哲人 ,但又有理不清、割不断的教士情怀与基督教情结。他把人自己当作神 ,坚信人类可以在现世社会中建立天国般的彼岸世界。他笔下的“新人”形象蕴含教士的秉性 :赎罪与忏悔意识、禁欲意识和博爱意识。卢梭的精神机体中流淌着基督教的文化血液这一事实 ,说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有其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性 ,而且 ,这种人文性正是通过卢梭这样的作家在近现代西方文学与文化中得以延续。
蒋承勇
关键词:基督教情结忏悔意识
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的“毁坏”意识被引量:2
2011年
在20世纪西方战争文学中,大多没有了传统的英雄叙事品格,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争结束的和平生活中,无论是死难者还是幸存者,到处显露的是生命与灵魂的被毁坏,"毁坏"意识已然代替了英雄主义题旨。现代作家站在战争之上审视战争本身,在毁灭性经验中反思人类理性和文明的本质,质问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20世纪的西方战争文学实质上成为地道的"反战文学"。这是20世纪有关人类争端的新认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鲜明的纪念。可以说,"反战文学"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学史上沉重的伤痕之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方传统文化信念和现代人的裂解痛苦。
武跃速蒋承勇
“上帝”的失落与回归──论20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被引量:3
2000年
20世纪的西方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蕴含的是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它是对传统的理性人本意识的反拨。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是20世纪 50年代后,西方文学明显表现出对新的“理性”与“上帝”的追求,显示了对更高意义上传统人本意识的回归。
蒋承勇
关键词:西方文学非理性人本意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