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蕾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微卫星不稳
  • 5篇微卫星不稳定
  • 5篇微卫星不稳定...
  • 5篇结直肠
  • 4篇直肠腺瘤
  • 4篇腺瘤
  • 4篇结直肠腺瘤
  • 4篇基因
  • 4篇肠腺
  • 3篇直肠癌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直肠
  • 3篇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肿瘤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2篇程蕾
  • 5篇来茂德
  • 4篇黄琼
  • 3篇王慧萍
  • 2篇吕炳建
  • 1篇何肖秋
  • 1篇许敬尧
  • 1篇金雪军
  • 1篇陈旭东
  • 1篇沈一青
  • 1篇凌云
  • 1篇张宇伟
  • 1篇潘海波

传媒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遗传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改变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髓样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17例胃髓样癌和 6 4例非髓样癌 (低级别癌 19例 ,高级别癌 4 5例 )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比较研究。结果 胃髓样癌病理学以瘤细胞实体样排列和纤维少、富于淋巴细胞的间质为特征。与非髓样癌比较 ,还有以下特征 :(1)胃髓样癌、低级别癌平均生存时间好于高级别癌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4 )。 (2 )胃髓样癌 2 9 4 % (5 / 17例 )、非髓样癌 9 4 % (6 / 6 4例 )未累及浆膜 ,髓样癌较不易累犯浆膜 (P <0 0 5 ) ;髓样癌、非髓样癌各 70 5 % (12 / 17例 )和 2 0 8% (11/ 6 4例 )为推进性生长 ,髓样癌推进性生长较常见 (P =0 )。(3)胃髓样癌上皮内淋巴细胞中位数为 2 380 / 10HPF ,较非髓样癌 (14 7/ 10HPF)明显 (P =0 ) ;35 2 % (6 / 17例 )髓样癌、3 1%(2 / 17例 )非髓样癌瘤周淋巴细胞阳性 ,髓样癌瘤周淋巴细胞阳性较常见 (P =0 0 0 1) ;70 6 % (12 / 17例 )髓样癌Crohn样反应阳性 ,较非髓样癌 32 8% (2 1/ 6 4例 )常见 (P <0 0 5 )。 (4 )与低级别癌比较 ,胃髓样癌和高级别癌上皮钙粘素低表达更常见 (P<0 0 5 )。 (5 ) 4 1 2 % (7/ 17例 )胃髓样癌复制误差阳性 ,比非髓样癌的 2 5 % (1/ 6 4例 )
吕炳建来茂德程蕾许敬尧黄琼
关键词: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
技术标准到技术壁垒的转化机制分析
乌拉圭回合之后,技术壁垒取代关税壁垒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方式,而技术壁垒从定义上可见其实质为技术标准之争,本文根据技术壁垒的三种类型,从三个方面探讨技术标准向技术壁垒的转化机制:因技术差异和传统习惯造成的转化;因消除消费外...
程蕾
关键词:外部性贸易保护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畸形腺窝灶被引量:8
2001年
程蕾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癌前病变ACF
结直肠腺瘤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
该实验采用微切割-PCR-SSLP的方法检测了59例62个腺瘤标本16个微卫星位点的MSI状态.微切割技术的应用可以选择性的挑出单一细胞进行检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其他细胞成分的干扰,更有助于结果的精确性,还可以判断病变起...
程蕾
关键词:结直肠腺瘤微卫星不稳定性
文献传递
结直肠腺瘤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应用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PCR SSLP)的方法,检测59例62个结直肠腺瘤,包括散发性腺瘤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腺瘤在BAT26等16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结直肠腺瘤标本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β 连接素(β catenin)、TP53、BAX等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错配修复(MMR)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即腺瘤阶段的作用及其意义。结果显示:(1)腺瘤16个基因座的总MSI发生率为14.4%;同一病人的不同腺瘤在某些相同的基因座表现出不同的MSI状态;(2)5例FAP病人均表现为MSI L,其中有3例在hMSH3基因座表现为MSI阳性;(3)β 连接素在腺瘤和腺癌细胞膜阳性率分别为42.9%和11.4%,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TP53、D5S346、TCF4(A)9、TGFβRⅡ(GT)3、TGFβRⅡ(A)10等微卫星基因座的MSI改变与相应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TP53、β 连接素、TGFβRⅡ等在腺瘤及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可以推断:(1)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早期即腺瘤阶段即可表现微卫星不稳定性,腺瘤中存在1p染色体的改变、APC基因的改变及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2)随着腺瘤向腺癌的进展,β 连接素的阳性着色由细胞膜转移至细胞内,而且胞浆阳性强度增加;可以推断腺瘤中APC β 联蛋白 TCF4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
程蕾王慧萍黄琼来茂德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腺瘤免疫组织化学微卫星不稳定性
结直肠腺瘤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程蕾王慧萍黄琼来茂德
应用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PCR-SSLP)的方法,检测59例62个结直肠腺瘤,包括散发性腺瘤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腺瘤在BAT26等16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结直肠腺瘤标本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
关键词:
关键词:腺瘤免疫组织化学微卫星不稳定性结肠直肠癌
提高成肌细胞介导的肌纤维的基因转移效方法的研究
程蕾
关键词:肌纤维
DHPLC检测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被引量:5
2004年
为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方法,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银染法检测28例胃癌12个微卫星位点(D1S548、D1S552、D5S346、TP53、IGFⅡR(G)8、IGFⅡR(CT)5、TGFβRⅡ(GT)3、TGFβRⅡ(A)10、hMSH3(A)8、hMSH6(G)8、BAX(G)8和Bat26),DHPLC柱温50℃检测Bat26位点。凝胶电泳发现MSI H2例(7 14%),MSI L胃癌15例(53 6%),Bat26+2例均为MSI H,Bat26改变和MSI H表型一致(P<0 01,Fisher's确切概率法)。DHPLC亦证实2例Bat26+胃癌,结果和凝胶电泳完全一致。结果表明,DHPLC检测Bat26位点是研究胃癌MSI H的较好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吕炳建来茂德程蕾张宇伟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DHPLC胃癌
通过有效的成肌细胞介导的向肌细胞的基因转殖突破基因转移的瓶颈
最近的一项重要的研究突破是人们发现骨骼肌纤维可以用于作为重组蛋白的生物工厂,在骨骼肌局部或者全身产生并分泌出功能蛋白,从而治疗肌肉组织局部的或系统疾病。在这方面的多年研究积累的结果对于基因转移和对有治疗意义的蛋白的产生提...
程蕾
关键词:骨骼肌肌纤维基因转移病理生理
结直肠腺瘤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类型
2003年
应用微切割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长度多态性 (PCR SSLP)的方法 ,检测 1 6个微卫星位点在 5 9例 6 2个结直肠腺瘤标本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 .结果表明 :腺瘤 1 6个位点的总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发生率为 1 4 4 % ,MSI H所占的比率为 9 7% ;在 1 0例可以同时微切割得到腺瘤和癌变成分的病例中 ,腺瘤和癌变成分在每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情况不完全相同 ,并且当在某一位点同时表现为阳性时 ,部分凝胶电泳的图像相同 ,而部分不同 ;在某些位点表现为癌变成分的异常条带泳动速度更快 ,说明序列比腺瘤中更短 ;MSI H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腺瘤发生部位和病理学亚型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 ,但MSI H组的平均年龄 (5 6 5 0± 1 1 38)低于MSI L组 (6 0 36±1 1 34) ,女性所占比率 (5 6 )明显高于男性 ,6例MSI H中无 1例组织学类型为管状腺瘤 ;各位点在MSI H组的MSI改变率明显高于MSI L组 ,在TGFβRⅡ (A) 1 0 、hMSH6、TCF4、BAT2 6等位点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其中BAT2 6的P <0 0 1 ) .可以推断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早期即腺瘤阶段即可表现微卫星不稳定性 ;微卫星不稳定性可以随结直肠肿瘤的发展过程而发展 ,并且特定的微卫星位点的改变可能仅发生于肿瘤进程的特定阶段 ;在结直肠癌?
程蕾王慧萍黄琼来茂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腺瘤微卫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