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晓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新生儿
  • 12篇听力筛查
  • 11篇基因
  • 10篇听力损失
  • 9篇儿童
  • 8篇听力学
  • 7篇听力
  • 6篇新生儿听力
  • 6篇新生儿听力筛...
  • 6篇耳鼻咽喉
  • 6篇鼻咽
  • 5篇咽喉科
  • 5篇头颈
  • 5篇头颈外科
  • 5篇外科
  • 5篇颈外
  • 5篇患儿
  • 5篇喉科
  • 5篇喉头
  • 5篇儿童听力

机构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耳鼻咽...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安阳市妇幼保...
  • 3篇北京市上地医...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莱州市人民医...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淄博市妇幼保...
  • 1篇天津市妇女儿...
  • 1篇石家庄妇幼保...

作者

  • 37篇程晓华
  • 35篇黄丽辉
  • 9篇恩晖
  • 9篇亓贝尔
  • 8篇赵雪雷
  • 6篇彭士春
  • 6篇甄勇
  • 6篇王雪瑶
  • 5篇蔡正华
  • 5篇傅新星
  • 4篇赵丽萍
  • 4篇倪婷婷
  • 3篇刘辉
  • 3篇阮宇
  • 3篇张燕梅
  • 2篇翟所强
  • 2篇刘冬鑫
  • 2篇张伟
  • 2篇张华
  • 2篇杨亚利

传媒

  • 13篇听力学及言语...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5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第九次全国听...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治全过程质控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构建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婴幼儿听力诊断干预质控指标体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婴幼儿听力诊断干预质控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熟悉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及干预工作的专家进行三轮函询;根据函询结果,进行修改,完成全过程质控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三轮函询各发放函询表18份,收回18份,回收率均为100%。第一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79~0.90,有较高的权威性;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意见的各部分协调系数为0.27~0.4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专家意见较一致。经过三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了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工作、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及婴幼儿听力诊断的质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7条,二级指标28条,三级指标55条,四级指标116条。结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婴幼儿听力诊断干预质控指标体系较为可靠,可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的质量控制。
文铖黄丽辉赵雪雷于一丁李悦李小洪邓奎袁雪莲程晓华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干预德尔菲法
OAE和AABR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听力损失检出效能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评价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及OAE+AABR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听力损失的检出效能。方法通过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2000~2018年间国内外发表的应用OAE、AABR及OAE+AABR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文献,设定文献筛选标准,使用STATA1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筛查技术对听力损失检出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13篇,三种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合并效应值OAE为93%(87%~96%),AABR为70%(62%~77%),OAE+AABR为97%(87%~99%);特异度合并效应值OAE为94%(84%~98%),AABR为98%(95%~100%),OAE+AABR为97%(92%~99%);SROC曲线下面积OAE为96%,AABR为76%,OAE+AABR为99%;OAE+AABR联合筛查的灵敏度合并效应值最高,S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ABR筛查的特异度合并效应值最高。结论OAE+AABR联合筛查对听力损失的检出效能可能优于仅使用OAE或AABR,建议新生儿听力复筛中采用OAE+AABR联合筛查。
文铖黄丽辉王现蕾赵雪雷邓奎李小洪袁雪莲程晓华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META分析特异度
足月正常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spontaneous otoacoustic emission ,SOAE)的特性。方法采用丹麦尔听美公司Capella全功能耳声发射仪,对147例(236耳)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的足月新生儿进行SOAE测试,分析SOAE的检出率、反应幅值、反应峰值以及频率分布特性。结果①147例236耳中,SOAE总检出率为56.77%(134/236),其中女婴检出率69.23%(90/130)明显高于男婴(41.51%,44/106)(P<0.05),右耳检出率(64.17%,77/120)明显高于左耳(49.14%,57/116)(P<0.05)。②SOAE平均幅值为11.78±8.36 dB SPL ,其中男婴11.73±8.25 dB SPL ,女婴11.81±8.43 dB SPL ;左耳11.97±8.56 dB SPL ,右耳11.65±8.22 dB SPL ;无性别和耳间差异(P>0.05)。③SOAE频率集中分布于3212~3718 Hz ,其中男婴2930~3409 Hz ,女婴3353~3863 Hz ;左耳3212~3718 Hz ,右耳3151~3638 Hz ;男婴的频率分布低于女婴(P<0.01)。④SOAE反应峰值均数为3.70±2.75个/耳,其中男婴3.86±2.87个/耳,女婴3.62±2.70个/耳;左耳3.70 ± 3.02个/耳,右耳3.70±2.55个/耳;无性别和耳间差异(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SOAE检出率女婴高于男婴,右耳高于左耳,频率分布趋于高频,反应呈现多峰的特点,并且检出率及频率分布特性在女婴中更明显。
亓贝尔程晓华恩晖顾延庆黄丽辉
关键词:足月新生儿自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
第二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听力筛查分会圆满结束被引量:1
2013年
2013年9月12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张世琨司长、中国残联康复部纳新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学术部刘霞主任到会并致辞。本次论坛针对出生缺陷防控主题,设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与诊断、孕前优生、产前超声、出生缺陷防治管理等六个分会场。来自国内外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专家学者、
程晓华聂文英黄丽辉
关键词:出生缺陷预防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
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影像与听力结果分析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的耳部影像表现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测试结果,探讨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的患儿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程度是否有差异。方法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显示有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或不伴其他内耳畸形的患儿92例(182耳),入组者均接受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收集患儿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学测试结果及耳部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3组:A组为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B组为Mondini畸形伴前庭导水管扩大及前庭池扩大即不完全分隔Ⅱ型(incomplete partition typeⅡ,IP-Ⅱ);C组为前庭导水管扩大伴前庭池扩大或半规管畸形。采用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比组间听力损失程度。结果92例患儿首次就诊年龄为1.5~65个月,其中男性47例(51.1%)、女性45例(48.9%)。182耳中,A组占40.11%(73/182)、B组占26.37%(48/182)、C组占33.52%(61/182),B+C组约占59.89%。3组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2,P=0.571);伴与不伴Mondini畸形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1,P=0.526)。3组听力损失程度及伴与不伴Mondini畸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导水管扩大合并其他内耳畸形约占60%;无论前庭导水管扩大伴与不伴其他内耳畸形,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程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前庭导水管扩大所致的迟发性听力损失与伴随的其他畸形类型无关。
杨亚利黄丽辉程晓华刘莎
关键词:前庭导水管扩大新生儿听力筛查MONDINI畸形听力损失程度
GJB2基因致聋突变儿童听力进展的随访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GJB2基因致聋突变儿童的听力随访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就诊的GJB2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的0~5岁儿童43例。均接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听性稳态反应和小儿行为测听等听力学检测,至少有2次听力诊断结果;随访时间至少3个月。根据基因型将患儿分为2组:截断/截断突变组(T/T组)23例(53.49%)、非截断/截断突变组(NT/T组)20例(46.51%)。对2组首末诊听力损失程度及进展率进行比较,并对听力进展耳的进展值和进展速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GJB2基因c.235delC突变占比最高(56.98%),其次为c.109G>A(22.09%)。首诊听力损失程度,T/T组以重度为主(60.87%),NT/T组以轻度为主(50.00%);末诊听力损失程度,T/T组以重度为主(50.00%),NT/T组以轻度为主(42.50%),T/T组均较NT/T组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听力进展3例(4耳),其中双耳进展1例,单耳进展2例,总进展率为4.65%(4/86),T/T组进展率为2.17%(1/46),NT/T组进展率为7.50%(3/4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耳的平均进展值为11.25dB HL,平均进展速度为0.5dB HL/月。结论:GJB2基因致聋突变儿童听力损失程度可为轻度至极重度,T/T组较NT/T组重,2组均可能出现听力进展,提示此类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听力进展,应定期随访。
文铖黄丽辉王雪瑶王现蕾赵雪雷程晓华
关键词:GJB2基因突变
868例妇幼机构转诊儿童的听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妇幼机构转诊儿童的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儿童耳及听力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由北京市各妇幼机构转诊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门诊进行听力诊断的儿童共868例,均接受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等听力学测试。根据儿童确诊年龄分为0~<3月组(242例)、3~<6月组(328例)、6~<12月组(180例)和≥12月组(118例),对比分析各组听力诊断情况、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以及高危因素与听力损失发生的关系。结果:868例儿童的确诊年龄为(7.13±8.29)个月。确诊听力损失488例(56.22%),听力正常380例(43.78%)。听力损失792耳,其程度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轻度366耳(46.21%)、中度214耳(27.02%)、极重度151耳(19.07%)、重度61耳(7.70%)。0~<3月组、3~<6月组、6~<12月组、≥12月组听力损失程度占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轻度占比0~<3月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中度占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占比≥12月组高于0~<3月组(P<0.05),极重度占比0~<3月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听力损失792耳中,感音神经性占67.42%,传导性和混合性分别占20.71%和11.87%。98例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者确诊听力损失58例(59.18%);高危因素者听力损失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颅面畸形(93.75%),耳聋家族史/先天性遗传综合征(61.11%),NICU住院史(46.43%),其他(20.00%)。结论:妇幼机构转诊对轻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作用;有颅面畸形、耳聋家族史/先天性遗传综合征、NICU住院史等高危因素者听力损失发生率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李悦文铖程晓华于一丁王川王璟傅新星刘辉刘冬鑫黄丽辉
关键词:儿童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基层医院新生儿T E OAE听力初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出生、并于一周内接受TEOAE听力筛查的9 686例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新生儿母亲孕龄、孕周(足月、早产)、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性别、胎数(单胎、多胎)、出生体重(低体重、正常体重、巨大儿)、入住病房类别(普通病房、NICU)和筛查日龄(以0.5天累计)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影响因素。结果①9 686例新生儿双耳或单耳未通过5 027例(51.90%),右耳未通过3 690例(38.10%),左耳未通过4 048例(41.79%)。②新生儿性别、胎数、病房类别以及筛查日龄对筛查结果有影响,其中低日龄新生儿比大日龄新生儿通过率低(OR=0.499,P<0.001),男婴比女婴通过率低(OR=1.293,P<0.001),多胎比单胎新生儿通过率低(OR=1.397,P=0.010),NICU新生儿比普通病房通过率低(OR=1.530,P=0.008);母亲孕龄(P=0.505)、孕周(P=0.202)、分娩方式(P=0.594)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P=0.151)对筛查结果无影响。结论影响基层医院新生儿TEOAE听力初筛最主要的因素是筛查日龄,随着日龄增加通过率明显提高;另外,男婴、多胎和入住NICU者听力初筛通过率较低;母亲孕龄、孕周、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听力初筛无明显影响。
张燕梅黄丽辉程晓华彭世春亓贝尔杨如兰恩晖甄勇王蕾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STI
GJB2基因致聋突变婴儿基因型与听力表型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GJB2基因致聋突变婴儿的基因型与听力表型。方法:研究对象为就诊的121例GJB2基因致聋突变婴儿。受试者均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并有明确结果;接受声导抗、多频稳态反应等听力学检测;接受晶芯九项遗传性聋基因芯片或GJB2基因全编码区检测,确诊为GJB2基因致聋突变者。总体分析GJB2基因致聋突变婴儿基因型与听力表型;根据突变位点类型将受试者分为2个组:T/T组(截断/截断突变,89例),T/NT组(截断/非截断突变,32例),分析2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听力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和双耳听力表型对称/非对称性。结果:截断突变中检出率最高的位点为c.235delC(64.88%,157/242),非截断突变中检出率最高的位点为c.109G>A(11.16%,27/242)。基因型T/T组以c.235delC/c.235delC纯合突变为主(38.84%,47/121),T/NT组以c.235delC/c.109G>A复合杂合突变为主(18.18%,22/121)。121例受试者中,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占81.82%(99/121);T/T组听力筛查未通过占86.52%(77/89),T/NT组听力筛查未通过占68.75%(22/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程度:听力正常14.05%(17/121),听力损失85.95%(104/121),其中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分别为31.40%(38/121),24.79%(30/121),19.01%(23/121)和10.74%(13/121)。T/T组89例均确诊为听力损失,其中以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为主,占65.17%(58/89);T/NT组听力正常占53.13%(17/32),听力损失以轻度、中度听力损失为主,占37.5%(12/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例(208耳)听力损失患儿中,听力曲线类型以平坦型为主(49.03%,102/208);T/T组平坦型检出率最高(47.19%,84/178),其次为其他(20.22%,36/178);T/NT组平坦型检出率为60.00%(18/30),其次为上升型(20.00%,6/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听力表型对称50例(48.07%),非对称54例(51.93%);T/T组双耳非对称占53.93%(48/89),T/NT组双耳对称占60.00%(9/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中T/T组�
王现蕾赵雪雷黄丽辉文铖王雪瑶程晓华
关键词:GJB2基因婴儿听力损失基因型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听力学检测特点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听力学检测结果,探讨其听力学检测"异常征兆",提示检测人员及临床医生及时排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12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通过颞骨CT或内耳MRI及声导抗测试排除中耳异常,入组248耳,对患儿行听性脑干反应、小儿行为测听和(或)听性稳态反应测试,分析其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和ABR骨导与气导反应阈差值。结果:(1)248耳听力曲线类型分布:高频下降型44.8%(111/248),平坦型19.0%(47/248),上升型13.7%(34/248),U型3.6%(9/248)和无法判别19.0%(47/248);(2)听力损失程度分布:极重度73.4%(182/248),重度16.9%(42/248),中度6.9%(17/248)和轻度2.8%(7/248);(3)ABR测试中出现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占27.4%(68/248);(4)出现ABR骨导与气导反应阈差值占24.6%(61/248),平均差值为(19.3±14.2)dB nHL。结论:听力学检测中出现高频下降型听力损失、ABR测试中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和骨导及气导反应阈差值等"异常征兆"时,检测人员与临床医生应及时排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刘佳星黄丽辉傅新星刘辉杨亚利程晓华倪婷婷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力曲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