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鹏
- 作品数:82 被引量:2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饲粮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质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断奶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色氨酸实测水平为0.086%、0.135%、0.176%、0.218%和0.268%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色氨酸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以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176%时料重比最低。饲粮色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粪氮(P=0.000 6)和氮表观消化率(P=0.002 0),显著影响食入氮(P=0.032 0)和氮生物学价值(P=0.014 8),而对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18%的组的氮生物学价值最高,显著高于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086%和0.268%的组(P<0.05)。饲粮色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尿素氮含量(P=0.000 5),显著影响血清甘油三酯(P=0.045 7)和胆固醇含量(P=0.040 6),而对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在毛皮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色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毛皮重量(P=0.010 8),其中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176%和0.218%的组显著高于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086%和0.135%的组。饲粮色氨酸水平对毛皮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以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18%时最高。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色氨酸水平为0.176%~0.218%。
- 殷清清李福昌王雪鹏王春阳李冰
- 关键词:色氨酸獭兔氮代谢血清生化指标毛皮质量
- 水产动物疾病学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 2013年
-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社会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创造性地构建了立足校内,面向社会,集实验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体系,增加了学生实验实践的机会,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又服务了社会,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 丁雷焦洪超王雪鹏王慧
- 关键词: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教学体系水产养殖
- 日粮添加亚油酸对断奶~2月龄肉兔的生物学效应
- 本研究旨在观察亚油酸(LA)对断奶~2月龄肉兔生长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选用断奶伊拉肉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兔,分别饲喂添加0、0.3%、0.6%、0.9%和1.2%亚油酸的日稂。结果表...
- 李荣刚麻名文王春阳王雪鹏李福昌
- 关键词:肉兔养殖血清生化
- 凡纳滨对虾对虾杆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BP)基因片段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建立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方法。用该方法对BP阳性虾进行PCR扩增,结果得到380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与实验设计相符,而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阳性虾和健康虾的扩增结果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证实,该PCR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最低可检测出约1 pg的病毒DNA。利用建立的PCR方法对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浙江的2 722份临床病料进行检测,共检出阳性病料133份,表明该PCR方法可用于对虾杆状病毒的临床快速检测。
- 雷燕肖洋张会军张翔王娟张文文王雪鹏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PCR检测
- 大口黑鲈鱼种弹状病毒病的诊断被引量:14
- 2015年
- 对广东佛山一突发批量急性死亡现象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池塘中的患病大口黑鲈鱼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濒死的大口黑鲈在水面漫游,烂身、烂鳍,停止摄食,严重者体色发黑;解剖病鱼鳃有少量出血点,肝脏严重肿大、充血,脾脏肿大,胃肠空虚,肾脏肿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从病鱼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未分离到致病菌,也未检测到大量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肝脏、脾脏和肾脏均呈弥漫性坏死;参考Gen Bank中弹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检测引物,以从自然发病鱼提取的DNA作为模板,检测结果显示,病鱼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片段相符的特异性产物;经过克隆测序比对显示,扩增条带的基因序列与杂交鳢弹状病毒(HSHV)、鳜鱼弹状病毒(SCR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95.3%。因此,初步诊断引起大口黑鲈鱼种急性死亡的病原为弹状病毒。
- 雷燕戚瑞荣崔龙波肖洋张文文马家好王雪鹏
- 关键词: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组织病理变化
- 实验鸡群暴发鸡痘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报告被引量:9
- 2003年
- 常维山孙淑红王雪鹏王增福丁宝君郭燕
- 关键词:鸡痘皮肤型痘病鸡群鸡痘疫苗细菌感染
- 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皮毛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皮毛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00只断奶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獭兔分别饲喂以1%、2%、3%、4%的豆油代替基础饲粮中相同比例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为3%时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食入总能、食入氮和粪氮(P<0.01),但对粪能、尿能、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代谢率和能量消化率,各添加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水平为2%时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皮张面积、皮张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的表达量(P<0.01),且在添加水平为2%时FGF5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豆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3%。
- 穆国柱李福昌王雪鹏王春阳吴振宇
- 关键词:獭兔豆油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皮毛质量
- 调控家兔消化道生态 改善消化健康和效率
- 2012年
- 兔消化道生态系统的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高度变化。消化道生态有几个生理作用:营养物质水解和发酵、免疫系统调节、血管发生、肠道发育和抵抗疾病的屏障作用。了解消化道生态并控制其功能和特异性是增强青年兔消化障碍抵抗力和饲养效率的新策略。本文首先回顾了消化道主要发酵部位微生物区系组成、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其他物种上的新发现,阐述了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主要功能,最后阐述了控制兔盲肠微生物区系的方法和最佳时机。
- 王雪鹏
- 关键词:微生物区系定植健康
- 实验鸡群暴发鸡痘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报告
- 鸡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本文报道了一起皮肤型鸡痘引起较高死亡率的病例,讨论了死亡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 常维山孙淑红王雪鹏王增福丁宝君郭燕
- 关键词:鸡痘细菌感染疫苗接种
- 迟缓爱德华菌luxS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表达水平的差异
- 2015年
- 【目的】探索迟缓爱德华菌Lux S/AI-2型密度感应系统关键基因lux S的分布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特征和生物功能。【方法】克隆迟缓爱德华菌lux 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网络数据库分析该基因序列的特征及编码蛋白的基本特征和保守结构;原核表达Lux S蛋白,纯化后制备抗Lux S的抗体,运用Western-blot技术分析Lux S在不同毒力、不同来源迟缓爱德华菌中的分布情况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水平;利用抗体中和方法,分析抗Lux S抗体对迟缓爱德华菌生长的影响,探索Lux S是否为信号分子AI-2的特异依赖模式。【结果】克隆到迟缓爱德华菌lux S基因,长度为516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迟缓爱德华菌属中高度保守;对多株迟缓爱德华菌Lux S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该菌属中普遍存在;对不同生长时期Lux S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Lux S蛋白的表达量在迟缓期较低,进入对数生长期逐渐增加,在对数生长后期最大,稳定后期逐渐减少;抗体中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抗血清(效价1:40000)能延长迟缓爱德华菌生长的平台期,但对细菌生长无显著影响。【结论】Lux S/AI-2介导的密度感应系统在迟缓爱德华菌中普遍存在;关键基因lux S的序列高度保守,在不同生长时期表达量不一致,在对数生长后期达到峰值。
- 王敏李宁求闫茂仓常维山郝金婷庞晓茹王雪鹏
- 关键词:迟缓爱德华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