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卿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卵巢
  • 3篇肉瘤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间质
  • 3篇子宫内膜间质...
  • 3篇细胞
  • 3篇卵巢肿瘤
  • 3篇内膜
  • 3篇间质
  • 3篇间质肉瘤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3篇宫内膜间质肉...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紫杉醇耐药
  • 2篇卵巢癌
  • 2篇耐药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8篇王雪卿
  • 3篇潘凌亚
  • 3篇戴志琴
  • 2篇金滢
  • 1篇黄惠芳
  • 1篇沈铿
  • 1篇王姣玲
  • 1篇黄慧芳
  • 1篇李佩玲
  • 1篇尹婕
  • 1篇毛宁
  • 1篇连利娟
  • 1篇郭丽娜
  • 1篇连丽娟
  • 1篇钟照华
  • 1篇付红
  • 1篇刘兵
  • 1篇张毅

传媒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特点、治疗、结局和预后。方法 1983—2005年,共70例ESS患者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其中51例完成治疗及随诊。回顾性记录上述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学及生存信息,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ESS为70例,占所有子宫肉瘤的44.3%(70/158)。平均年龄43.5岁。不正常阴道出血和子宫增大是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26例(37.1%)患者术前通过诊断性刮宫明确诊断。在51例完成了治疗和随访的患者中,37例为低度恶性ESS(LGESS),14例为高度恶性ESS,后者目前命名为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5年生存率为87.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学类型为LGESS(P<0.0001)、手术时切除双侧卵巢(P<0.0001)及术后给予辅助治疗(P=0.0013)可延缓复发,病理学类型为LGESS可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P<0.0001);但多因素分析发现仅病理学类型(P<0.0001)和手术时行双卵巢切除(P=0.002)是影响DFS的独立因子。结论 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体恶性肿瘤,诊断性刮宫可提高术前诊断率。LGESS和UES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上也应区别对待;肿瘤的病理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
金滢潘凌亚王雪卿戴志琴黄惠芳沈铿连丽娟
调亡调节基因bcl-2、bax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关系
目的:研究抗调亡基因bcl-2和促调亡基因bax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与预后的关系.结论:抗调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是其细胞调亡机制和调控方式与非肿瘤组织和其它部位的...
王雪卿
关键词:卵巢肿瘤
文献传递
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与卵巢肿瘤的关系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研究抗凋亡基因BcL-2和凋亡基因Bax与卵巢肿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抗BcL-2和Bax的抗体检测72份卵巢肿瘤标本BcL-2和Bax的表达产物,并以正常卵巢12份做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BcL-2和Bax的阳性检出率为零。在良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BcL-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0、6/42,良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Bax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0、22/42,良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在恶性肿瘤WHO分级Ⅰ--Ⅲ级间差异无显著性,Bax在病理分级WHOⅠ-Ⅲ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抗凋亡基因BcL-2和凋亡基因Bax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卵巢肿瘤的发生有关,但是其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调控方式与非肿瘤组织和其它部位的肿瘤有所不同。推测Bax不仅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而且可能与肿瘤分化及预后有关。
李佩玲王雪卿王姣玲付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卵巢肿瘤
7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收集1983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70例,其中低度恶性47例、高度恶性2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结果7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5岁,其中50例(71%)表现不正常阴道出血,46例(66%)子宫增大,17例(24%)为宫颈口或阴道内的赘生物。21例行诊刮术、阳性率为91%,术前诊断26例(37%)。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平均随诊时间56个月,无瘤生存期低度恶性为43个月、高度恶性为15.5个月。结论本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诊断性刮宫可能提高术前诊断率;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手术方式与预后显著相关。
王雪卿潘凌亚戴志琴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RNA结合蛋白AUF1对炎性细胞因子mRNA衰减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RNA结合蛋白AUF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分子,也称作不均一核糖核蛋白D(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D,hnRNPD)。AUF1是AU富集元件(AU-rich element,ARE)结合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调控多种重要蛋白质的表达。它可以和多种mRNA的3'UTR区ARE结合来影响mRNA的稳定性。如影响多种炎性细胞因子mRNA来调控炎症反应。通过这种机制,机体可以更有效地清除外来入侵病原体,并防止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过度免疫对机体造成损伤。此外,AUF1还可以调控癌症的进程,抑制癌细胞的迁移。
王雪卿王天楹钟照华
关键词:MRNA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发生
卵巢癌紫杉醇耐药与蛋白质p-cofilin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一位的恶性疾病。在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基础上,辅助紫杉醇+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虽然明显改善了初治卵巢癌的预后,但是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1...
王雪卿
关键词:卵巢癌紫杉醇耐药性磷酸化
文献传递
细胞周期同步化逆转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产生和细胞周期的相关性以及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逆转卵巢癌对紫杉醇耐药的可能性。方法:化疗敏感的卵巢癌SKOV3,A2780细胞株和用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细胞周期S期同步化药物)处理相应的耐药细胞后更换普通培养基,8~10h后加入紫杉醇(100nmol/L),10~12h后撤出紫杉醇,设立不经同步化处理的细胞作对照,收集不同时间点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K-OV3,A2780敏感和耐药组细胞经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后加入紫杉醇其凋亡率敏感和耐药细胞均较对照组增高,以48h检测结果差异最显著。结论:细胞周期同步化方法有可能成为加强紫杉醇的作用效果以及逆转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王雪卿尹婕毛宁张毅刘兵
关键词:卵巢肿瘤紫杉醇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3-2005年于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37例ESS的病例资料,记录人口统计学信息、诊断及治疗信息,采用SPSS11.5软件Cox回归分析进行肿瘤复发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3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18~61岁),初次手术时有24例(64.9%)患者切除了双侧附件,术后有24例(64.9%)接受了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联合的辅助治疗。中位随诊时间78个月(12~393个月),17例(45.9%)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肿瘤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122.1个月,1例患者死亡。与肿瘤复发相关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可显著延缓复发(P=0.001),而患者年龄、绝经状况、FIGO分期及术后是否辅助治疗对肿瘤复发无显著性影响,但初次手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P=0.027)。结论 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初次手术时行双附件切除并进行适当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延缓复发。
金滢潘凌亚王雪卿戴志琴黄慧芳郭丽娜连利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内分泌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