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英 作品数:8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肺脑膜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脑膜瘤(primary pulmonary meningioma,PP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PPM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4岁(51~61岁),2例表现为咳嗽,2例为体检发现肺结节。术后均未予特殊治疗,随访4~6年,均无复发或转移。镜下肿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排列呈漩涡状,无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EMA及vimentin均阳性,1例PR阳性,CK、S-100、HMB-45、Syn、Cg A、NSE、CD34、SMA均阴性。结论 PPM是极其罕见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不难诊断,应该首先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瘤的转移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PPM大多数为良性,只需外科手术切除后随访。 张慧芝 沈晓涵 王素英 王淑妍关键词:肺肿瘤 原发性 脑膜瘤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32例MCRC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其预后。结果 32例中13例位于左肾,18例位于右肾,1例双肾;肿瘤平均最大径4.6 cm(1.0-8.0 cm);男女比为2.2∶1。11例行根治性肾全切术,2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均为多房囊性,缺少实体成分,囊壁内衬单层(偶为多层或小乳头状)胞质透明或淡粉染、Fuhrman核1级的瘤细胞,腔面富于薄壁血管。瘤细胞表达CK(32/32)、CK7(25/32)、EMA(32/32)、CD10(23/32)、vimentin(20/32),均不表达CD68。术后随访5-14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MCRCC的瘤细胞核级低、无实性瘤巢;囊壁腔面衬覆胞质透亮或淡粉染细胞伴丰富薄壁血管是诊断线索,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王素英 张慧芝 曹达龙 杨晓群 甘华磊 王朝夫关键词:肾肿瘤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病理特征 预后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5年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种位于染色体3p25-26的VHL肿瘤抑制基因种系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视网膜HB、肾细胞癌、肾囊肿、嗜铬细胞瘤、胰腺囊肿、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内耳淋巴囊瘤等为特点。我们收集了3例VHL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VHL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王素英 丁华新 张慧芝 林芝 杨育生关键词:临床病理资料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 肿瘤抑制基因 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合并成熟性畸胎瘤3例,观察和分析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镜下特点:3例病例均表现为肿瘤由类癌和甲状腺组织混合组成,证实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甲状腺组织显示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形态。成熟性畸胎瘤显示皮脂腺、成熟性鳞状上皮和平滑肌成分。类癌区域与不同大小的滤泡密切混合,肿瘤细胞有相对一致的嗜酸性胞浆、扁平核、"胡椒盐"样染色质,滤泡内充满嗜酸性甲状腺样的胶质,这两种成分有移行,通常是密切混合存在。免疫组化:3例病例的类癌区域的肿瘤细胞均表达synaptophysin,chromograninA,CD56和CK19;含有胶质的滤泡表达甲状腺球蛋白。所有细胞均不表达calcitonin。结论原发性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罕见,可能合并成熟性畸胎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生物学行为中间性,但可能转移甚至致命。 王素英 张慧芝关键词:卵巢 甲状腺肿类癌 畸胎瘤 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肾脏原发性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9例肾脏原发性SS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并结合随访资料判断其预后.结果 9例(其中7例为外院会诊病例)中,男性2例,女性7例(男∶女=1∶3.5[),年龄21 ~48岁(平均32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疼痛和血尿,伴或不伴有腹部肿块.肿瘤直径1 ~15 cm,平均8 cm;6例为单相型(梭形细胞型),2例为双相型,1例为低分化型.5例可见血管外皮瘤样区域,1例局部间质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K(AE1/AE3)、EMA、CD99、BCL-2、vimentin、calponin.分子遗传学检测:9例中8例行原位荧光杂交检测,均见SYT-SSX融合性基因.6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4个月.1例术后40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13个月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术后5个月双肺转移;其余3例于术后分别随访13、12和6个月,尚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脏原发性SS罕见,预后较差;HE形态可呈单相型、双相型和低分化型,诊断时需与肾脏间叶源性肿瘤、肉瘤样肾细胞癌、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等鉴别;SYT-SSX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王素英 李灿 甘华磊 孙娟娟 杨晓群关键词:肾脏肿瘤 滑膜肉瘤 融合基因 β-catenin、GS及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肝细胞癌(HCC)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7例HCC、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70例癌旁良性肝组织β-catenin、GS及GPC表达水平。结果β-catenin、GS及GPC在HCC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2.41%、87.36%和73.56%;在ICC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0.0%、40.0%和2.5%;在癌旁良性肝组织阳性率分别为15.71%、5.71%和2.86%;β-catenin、GS及GPC3在HCC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良性肝组织(P均<0.05);GS及GPC3在HCC组织表达显著高于ICC组织(P均<0.05)。GPC3在HCC组织不同病理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β-catenin与GPC3表达呈正相关(rs=0.229,P<0.05),β-catenin与GS表达无相关性(rs=0.164,P>0.05),GS与GPC3表达无相关性(rs=0.153,P>0.05)。结论β-catenin、GS及GPC异常表达在HC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GS联合GPC3有助于鉴别HCC、ICC及癌旁良性肝组织。 王淑妍 张士岭 李璐 王素英 张慧芝 黄春鑫关键词:肝细胞癌 Β-连环蛋白 谷氨酰胺合成酶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TFE3易位相关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一例 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34岁.2016年2月患者无意触摸发现左颈1枚肿大淋巴结,绿豆大小,无皮肤发红溃烂、无畏寒发热、无头痛头晕等,至当地医院就诊,未做特殊处理.半年来2枚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最大径约2.0 cm,2016年9月初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左颈淋巴结穿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示"不排除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甲状腺等". 张慧芝 王素英关键词: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淋巴结穿刺 易位 皮肤发红 畏寒发热 组织细胞肉瘤七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2018年 组织细胞肉瘤(histocyticsarcoma,HS)是一种瘤细胞具有成熟组织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的恶性肿瘤,不包括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的肿瘤性增生。此类肿瘤罕见,诊断与鉴别诊断亦很困难。我们总结了7例HS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以提高对HS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的认识。 王淑妍 李璐 王素英 张慧芝 黄春鑫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 病理学分析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特征 病理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