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前列腺
  • 7篇前列腺癌
  • 7篇腺癌
  • 6篇病理
  • 4篇术后
  • 4篇前列腺癌根治
  • 3篇肾脏
  • 3篇前列腺癌根治...
  • 3篇切片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淋巴
  • 3篇根治术后
  • 3篇大切片
  • 2篇预后
  • 2篇肉瘤
  • 2篇肾细胞
  • 2篇肾细胞癌
  • 2篇盆腔
  • 2篇盆腔淋巴

机构

  • 15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甘华磊
  • 7篇戴波
  • 7篇杨晓群
  • 6篇叶定伟
  • 5篇王朝夫
  • 4篇朱耀
  • 3篇刘晓航
  • 3篇周良平
  • 2篇王素英
  • 2篇孙娟娟
  • 2篇姚伟强
  • 2篇李灿
  • 2篇程竞仪
  • 2篇郑爱华
  • 2篇张盛
  • 2篇王奇峰
  • 1篇蒋涛
  • 1篇冯松涛
  • 1篇孔蕴毅
  • 1篇张海梁

传媒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肿瘤影像学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32例MCRC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其预后。结果 32例中13例位于左肾,18例位于右肾,1例双肾;肿瘤平均最大径4.6 cm(1.0-8.0 cm);男女比为2.2∶1。11例行根治性肾全切术,2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均为多房囊性,缺少实体成分,囊壁内衬单层(偶为多层或小乳头状)胞质透明或淡粉染、Fuhrman核1级的瘤细胞,腔面富于薄壁血管。瘤细胞表达CK(32/32)、CK7(25/32)、EMA(32/32)、CD10(23/32)、vimentin(20/32),均不表达CD68。术后随访5-14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MCRCC的瘤细胞核级低、无实性瘤巢;囊壁腔面衬覆胞质透亮或淡粉染细胞伴丰富薄壁血管是诊断线索,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王素英张慧芝曹达龙杨晓群甘华磊王朝夫
关键词:肾肿瘤多房囊性肾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组织标本中,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以全面观察组织,其在病理诊断、形态学研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制作技术、设备限制、工作量较大等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常规开展。本研究通过比较RP后行常规切片及病理大切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变量,评价RP后病理大切片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P后做病理大切片的229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RP后做常规病理切片的39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包括两组患者年龄,术前PSA值,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确诊方式,确诊时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RP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切缘、前列腺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变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及病理变量:RP后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前列腺包膜外侵犯情况、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手术切缘及精囊侵犯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vs17.6%,P=0.010;23.1%vs 17.0%,P=0.025)。结论: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标本切缘阳性及精囊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因此病理大切片技术值得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推广。
常坤杨晓群王朝夫甘华磊郑爱华杨珺戴波瞿元元张海梁施国海朱耀叶定伟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CCPR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随访患者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3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56岁。肿块最大径1.0~4.5 cm,呈实性或囊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具有厚的包膜,瘤细胞有多种排列方式:管状、乳头状、分支管状、腺泡状、巢状、缎带状、囊状或微囊状等,腔内或囊内常见分泌性蛋白液聚集。瘤细胞小至中等大,立方形,胞质丰富、透明,可见特征性类似于分泌早期子宫内膜核下空泡。瘤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Fuhrman核级1级或2级,核分裂象罕见。肿瘤间质及纤维血管轴心内均无泡沫样组织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无沙砾体形成。2例间质内出现局灶或广泛性的血管平滑肌瘤样/平滑肌瘤样成分。6例肿瘤均未见肾窦侵犯、血管累犯、肿瘤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示6例瘤细胞均弥漫强表达CK7,表达CA9(特征性的“杯状”着色模式)、CK ( AE1/AE3)、波形蛋白、CK8、CK18和 CK19;不同程度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EMA)、PAX-8;Ki-67阳性表达约≤5%;6例均不表达CD10、P504S、CD117、TFE3和TFEB。术后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14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CCP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诊断时应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相鉴别。
杨晓群苗娜甘华磊王磊王朝夫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病理评分的比较
陆骁霖朱耀王备合戴波甘华磊叶定伟
前列腺癌多学科病例讨论: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被引量:1
2016年
1参加人员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病例汇报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戴波教授 讨论嘉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刘晓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甘华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程竞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姚伟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张盛教授2病案讨论2.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年龄70岁,汉族,已婚。因“排尿费力、排尿中断6个月”就诊。入院行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Ⅲ度大,中央沟消失,双侧叶质硬如石,表面结节感明显,与直肠无明显粘连。相关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戴波叶定伟姚伟强程竞仪张盛甘华磊刘晓航
关键词: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根治术全身化疗
PTEN蛋白缺失与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风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背景与目的: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缺失是西方国家前列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之一,与肿瘤的进展、预后均有一定相关性。鉴于前列腺癌的异质性,不同地区、人群间其基因表达谱存在广泛差异,本研究主要探讨PTEN蛋白缺失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与生化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2011年2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并采取根治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确诊时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值、Gleason分级评分、TNM分期、手术切缘和术后生化复发与否及时间。将225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标本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制成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蛋白在肿瘤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缺失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TEN蛋白缺失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化复发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中PTEN蛋白缺失率为15%(33/217),且存在PTEN蛋白缺失的前列腺癌患者其确诊时血清PSA值(P=0.030)及年龄(P=0.009)要显著高于PTEN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EN表达情况(P=0.013 1)、确诊时血清PSA值(P=0.000 4)和Gleason分级评分(P=0.019 8)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复发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TEN蛋白表达情况(HR=0.536,P=0.044)、确诊时血清PSA值(HR=1.879,P=0.001)和Gleason分级评分(HR=1.361,P=0.030)为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TEN蛋白表达情况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检测PTEN蛋白有望改善根治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及指导进一步治疗。
王涛杨晓群孙娟娟甘华磊王朝夫
关键词:生化复发
TSC2 gene mutation-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unique papillary Features:Combined Morphologic,Immunohistochemical,and Genetic Analysis
甘华磊王奇峰王坚
前列腺癌多学科病案讨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行挽救性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被引量:1
2017年
1参加人员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戴波教授病例汇报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王跃医生讨论嘉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戴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周良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甘华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程竞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姚伟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马学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张盛教授2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7岁,汉族,已婚。因“尿流变细、排尿费力2个月”于外院就诊,2015年9月外院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水平为23.25ng/mL,建议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王跃戴波叶定伟姚伟强马学军程竞仪张盛甘华磊周良平
关键词:前列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肾脏肌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背景与目的: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日益增多,肾脏的肌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yomatous angiomyolipoma,m AML)与恶性病变的鉴别对诊疗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肾脏m AML的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m AML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8~64岁,平均53.2岁。分析其CT平扫、增强和临床资料,记录病灶的一般形态特征,有无可见脂肪、钙化、假包膜、瘤内囊变或出血,劈裂征是否阳性;观察其平扫及动态增强CT表现,并与邻近正常肾脏实质和同侧腰背部骨骼肌对照。结果:10例病例中,9例为单发,1例伴混合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灶位置位于左肾6例,右肾4例;5例位于肾外,5例位于肾内。所有病例均边界清楚,9例形态规则。肿瘤最大径15~80 mm,平均(43±19)mm。2例病灶含少量可见脂肪,3例含增粗的瘤内血管,2例伴囊变,所有病灶均无钙化或出血。CT平扫结果显示,7例病灶呈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5例病灶均质,3例为轻度不均,2例为不均。病灶平均CT值为(48.60±5.50)HU,显著高于邻近正常肾脏实质[(39.70±6.67)HU](P<0.05),与骨骼肌平均CT值[(48.90±2.28)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结果显示,4例呈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1例明显增强;强化均匀、轻度不均匀和不均匀者分别为3例和4例、3例。持续性强化者为4例,渐进性强化者为4例,快进快出者为2例。结论:m AML在CT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大多不含可见脂肪,平扫呈稍高密度,均质或轻度不均,增强后呈轻度至中度强化,强化均匀或轻度不均,渐进性强化或持续性强化。对于影像表现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周冰妮刘晓航汤伟甘华磊李灿周良平
关键词:肾脏
肾脏原发性骨肉瘤一例被引量:6
2015年
患者男,54岁。因“左肾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左肾盂占位性病变10余天”于2014年1月入外院治疗。查体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右侧叩击痛阴性,双输尿管走行区无明显触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未触及肿块。外院X线示双肾可见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图1A),CT示左侧肾盂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略分叶,其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进行性中度强化,左侧肾上腺似可见结节影(图1B)。双侧腹股沟区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增强扫描中度强化。在外院于全麻下行左侧肾盂癌根治手术。术后原病理提示“左肾考虑为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建议会诊”。会诊后患者未行其他治疗,恢复良好。
吴勇杨晓群甘华磊王朝夫
关键词:原发性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肾脏肾切开取石术高密度影软组织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