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4例HIV抗体WB阴性核酸检测确证为感染者的报告被引量:3
- 2020年
- 蛋白印迹试验(WB)是最为常用的艾滋病确证试验,一般作为最终结果确证使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WB阴性人群可能存在漏检情况[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将错失早治疗的机会,更可能导致二代传播。本研究对58例初筛有反应WB为阴性人群进行HIV-1核酸定量检测,分析检出的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抗病毒治疗(ART)前后的血清学特点,为建立更有效的检测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罗涛王方林熊永香杨斌肖俊
- 关键词:蛋白印迹试验核酸定量检测
- 2008~2013年黔东南州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为进一步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继续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食用盐中碘含量。采用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份间合格碘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6,P<0.001),不同年份盐碘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9.10,P<0.001),粗粒盐与精制盐碘盐覆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4,P>0.05)。结论:2013年居民食盐碘含量已经明显低于其他年份,证明新标准碘盐已经成为市场主要流通碘盐,应加大碘缺乏病监测力度。精制盐合格率明显高于粗盐,粗盐主要来源于从江县,粗粒盐改精制盐健康教育工作有待继续加强。
- 王方林唐德亮龙英黄小琴卫芳
- 关键词:居民户盐碘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为评价黔东南州实施全民食盐加碘综合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了解和掌握黔东南州碘缺乏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根据全国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5月进行了1次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 罗涛吴家莲李涛王方林
- 关键词:碘缺乏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民食盐加碘病监测
- 200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隐翅虫皮炎暴发调查
- 2006年
- 唐德亮肖力川王方林龙波吴水霖
- 关键词:隐翅虫
- 2014年黔东南州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情况分析
-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公众和麻风病密切接触者中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估和指导现场麻风病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为《规划》的中期和终期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黔东南州16县(市)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和中学生进行整群分层抽样...
- 李涛唐德亮陈怀艳王方林
- 关键词:麻风病知晓率
- 文献传递
- 黔东南州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4—8月选择黔东南州16县(市)80所小学学生采集3237份尿样,用过硫酸铵-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含量,判断儿童体内碘营养水平;采集小学生家中食用盐样3237份,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进行碘含量的检测和监测;抽取3252名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测甲状腺容积。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6%,尿碘中位数为220.80μg/L,尿碘≥100μg/L的尿样占94%,其中≥300μg/L的尿样占26%,≤50μg/L占1%;盐碘中位数为25.1 mg/kg,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97%,96.57%和94.70%。结论黔东南州各县(市)儿童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应强化各部门协作,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长期有效的落实。
- 黄小琴罗涛王方林龙英
- 关键词:碘营养状况甲状腺肿儿童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入校新生结核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
- 2007年
- 吴家莲李涛杨万忠王方林吴娅肖力川
- 关键词:入校新生结核病自治侗族苗族
- 黔东南州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拒绝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简称"HAART")治疗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16-12居住在黔东南州3个月以上,存活可随访且≥18岁的HIV/AIDS进行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与疫情数据库进行互补,计算HIV/AIDS拒绝HAART比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拒绝HAART的影响因素,调查拒绝HAART原因。结果符合本次研究条件的HIV/AIDS共计1 802例,有24.4%(440/1 802)的HIV/AIDS拒绝HAAR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苗族HIV/AIDS比其他民族更可能拒绝HAART(OR=1.99,95%CI:1.13~3.51);与疾控机构对HIV/AIDS实施的初筛阳性告知相比,综合医院告知(OR=1.48,95%CI:1.03~2.12)、未告知(OR=2.26,95%CI:1.44~3.56)更可能拒绝HAART;与无收入来源的HIV/AIDS相比,主要收入来源以低保为主的(OR=0.18,95%CI:0.08~0.39)更容易接受HAART结论黔东南州拒绝HAART比例较高,不同民族、初筛阳性告知机构、收入来源是HIV/AIDS拒绝HAART的相关影响因素。应提高初筛阳性告知质量,挑选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医生参与动员治疗工作,协助符合条件的HIV/AIDS申请低保,开辟低保申请"绿色通道"。
- 王方林龙黔清唐德亮熊永香龙英时静黄小琴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黔东南州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及健康教育对策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评价黔东南州实施初中以上课堂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以来的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更适宜中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黔东南州的243所学校,每所学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 689份,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及知识来源等。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为55.3%,男生(57.4%)高于女生(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4,P<0.01)。初中和高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56.1%,55.9%)高于职中生(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59,P<0.01)。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方式为教师讲解(70.6%)、电视(63.8%)、医生讲解(53.1%);最喜好获取的方式为医生讲解(72.5%)、教师讲解(65.1%)、电视(48.8%)。结论黔东南州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低于国家要求,应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在女生、职中生中的宣传。
- 王方林龙黔清唐德亮熊永香龙英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健康教育
- 贵州省黔东南州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为在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黔东南州黄平、从江、丹寨等3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县,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210名13~26岁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用EpiInfo2002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校外少数民族女性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3.15%,UNGASS指标中5个问题的知晓率仅为39.71%。艾滋病知晓率与被调查对象的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有关。被调查者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而非传播途径的"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传播"等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校外女性少数民族青少年中艾滋病防治知识严重不足,在艾滋病控制工作中应特别关注该人群。
- 黄小琴王方林吴家莲肖力川
- 关键词:艾滋病知晓率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