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法定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适用规则
- 2022年
- 请求确认重婚无效的诉讼中,如果提起诉讼时有效婚姻的当事人已经离婚或者配偶一方已经死亡,重婚的效力能否因此补正,应当区分重婚另一方是否善意而确立不同的规则。如果另一方明知或应当知道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因该行为有悖公序良俗,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应当绝对无效,从性质上不应存在阻却事由,不产生从违法到合法转化的问题;如果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重婚的婚姻效力在法定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情况下可以补正。
- 王丹
- 关键词:无效婚姻公序良俗婚姻效力重婚阻却事由绝对无效
- 《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为妥善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与诉讼的顺畅对接,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的可操作性,统一裁判尺度,
- 张勇健程新文辛正郁王丹
-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审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 继父母子女关系中的若干实践问题——以《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18条和第19条为中心
- 2025年
- 主要以姻亲关系为基础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应更关注其对生父(母)姻亲关系的附随性,而不宜强调其独立性。《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不能当然推导出已经形成抚养教育事实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为拟制血亲;对该条应当作目的性限缩解释,在适用《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时,需要进行逐条分析;如果继子女的生父(母)与继母(父)婚姻关系终止,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认定自然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解除后,受继父母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父母,可以给予适当生活费。
- 王丹
- 关键词:继父母继子女拟制血亲生活费
- 民法典继承编修改的几个重点问题
- 2020年
- 民法典继承编的编撰以继承法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增加、修改了部分内容。本文就主要修改内容具体阐述如下:一、遗产范围删除了列举式规定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继承编开宗明义规定“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这是对自然人财产权利保护的自然延伸。遗产作为继承法律关系的客体和继承权的标的,其范围问题是继承编中需要规范的重要问题。
- 王丹
- 关键词:继承权民法典遗产范围继承法自然延伸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法律定位被引量:6
- 2017年
- 民法总则在“特别法人’一节中,明确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这是民法总则的重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赋予其法人地位符合党中央关于完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精神,有利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这里,笔者试结合集体所有权制度相关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有关问题作一简要探析。
- 王丹
-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法律定位民法总则所有权制度
- 《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1
- 2022年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稳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繁荣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家庭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民法典关于“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和“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就其制定背景和相关重要问题介绍如下。
- 郑学林吴景丽王丹
- 关键词:民族繁荣《规定》家庭美德家庭幸福民法典
- 《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
- 2025年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稳定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 陈宜芳吴景丽王丹
- 关键词:个人品德建设公序良俗极端个人主义家庭文明家庭美德历史虚无主义
- 彩礼纠纷现状及司法应对被引量:7
- 2023年
- “彩礼”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惯称呼,也称为“聘礼”“纳彩”等,来源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六礼”。作为中国传统嫁娶礼仪,彩礼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彩礼数额持续走高,甚至出现互相攀比现象,导致婚姻关系物化,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高价彩礼”因此成为社会的一大痛点。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专门提出“要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遏制高价彩礼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是社会的共同期盼。
- 王丹
- 关键词:中央一号文件彩礼司法应对婚姻关系
-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上权利结构分析
- 2015年
-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如何既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又切实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性权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成为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 王丹
- 关键词:家庭承包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利结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营权流转
- 《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若干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17
- 2021年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贯彻实施民法典,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除完成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外,还新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7件司法解释,其中之一即为《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
- 郑学林刘敏王丹
- 关键词:民法典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规范性文件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