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彪

作品数:31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9篇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上皮
  • 7篇上皮细胞
  • 6篇年轻人
  • 5篇纤维细胞
  • 5篇角膜
  • 5篇AGNORS
  • 5篇成纤维细胞
  • 4篇蛋白
  • 4篇照射
  • 4篇晶体上皮
  • 4篇晶体上皮细胞
  • 4篇角膜上皮
  • 4篇冠状
  • 4篇病变
  • 3篇大细胞
  • 3篇蛋白聚糖
  • 3篇早期病变

机构

  • 2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11...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113...
  • 1篇北京药理毒理...
  • 1篇北京市刑事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1篇杨瑞彪
  • 16篇王德文
  • 15篇高亚兵
  • 10篇张振声
  • 8篇崔玉芳
  • 8篇彭瑞云
  • 6篇杨红
  • 5篇赵培真
  • 5篇王爱忠
  • 4篇熊呈琦
  • 4篇夏国伟
  • 3篇贾杭若
  • 3篇张建
  • 2篇韩晓男
  • 2篇赵红
  • 2篇张英珊
  • 2篇武阳丰
  • 2篇白蕴红
  • 2篇陈忠
  • 1篇宋良文

传媒

  • 10篇中国体视学与...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眼科研究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青岛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角膜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及^(60)Coγ射线照射后的形态定量学研究
2001年
建立角膜上皮细胞培养的方法,并观察电离辐射照射后的形态计量改变。用角膜组织块培养原代细胞并传至3代,以10、20、30和50Gy ^(60)Coγ射线对离体细胞样品进行照射,观察照后不同时间其形态学改变,并用图像分析仪对细胞核、细胞浆的面积及核浆比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正常的角膜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或棱形,胞核位于细胞正中或偏中;照射后细胞胞核、胞浆明显增大,胞质内可见空泡,界限不清,核空泡化,核膜破裂,核浓缩、碎裂等。形态计量结果证明照后细胞核与细胞浆明显增大(p<0.01),其核浆比随照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小(p<0.01),均以20~30Gy组最为明显,表明照射引起胞浆的改变(肿胀)比核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角膜上皮细胞的照射效应提供了基础。
高亚兵杨瑞彪彭瑞云熊呈琦杨红崔玉芳王德文
关键词:兔角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照射
兔眼辐射损伤后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
利用改良Feulgen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剂量Coγ射线(0、10、20和30Gy)和照后不同时间(3、15天和1、3、6个月)的兔眼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剂量组DNA含量的MOD...
高亚兵杨瑞彪彭瑞云张建王德文
关键词:角膜上皮晶体上皮FEULGEN染色
文献传递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与年轻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1995年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与年轻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杨方,赵培真,张英珊,韩晓男,杨瑞彪,梁凤玲,武阳丰,赵红,张振声动脉壁蛋白聚糖(PG)主要由平滑肌细胞(SMC)和内皮细胞(EC)合成、分泌,为细胞外基质(ECM)的重要成分之一,PG在维持血管壁的完...
杨方赵培真张英珊韩晓男杨瑞彪梁凤玲武阳丰赵红张振声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年轻人病理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变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37
1993年
本实验采用203只雄性Wistar大鼠经^(60)Coγ线胸部(全胸、半胸),单次(10、30、50、70Gy)及分次(累积30、60Gy)照射。于照射后0.5,1、2、3、6、9、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病理学(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定性定量等多项指标观察结果表明:于30Gy剂量组发生了典型放射性间质性肺炎(RIP)。肺脏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可分为四期:渗出期、肉芽生长期、纤维增生期、胶原化期。认为RIP分为四期更能较准确客观反映其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照射后肺组织肥大细胞、Ⅱ型细胞均可能参与其肺纤维化形成。
白蕴红王德文徐在海杨怡时振声杨瑞彪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病理
食鱼因素对年轻人主动脉壁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1995年
食鱼因素对年轻人主动脉壁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王爱忠,贾杭若,缪明泉,赵培真,张英珊,丛祥凤,杨瑞彪,张振声1材料和方法收集渔区(宁波、舟山)36例意外死亡的年轻人(15~39岁)的新鲜(死后24h内解剖)主动脉。取胸主动...
王爱忠贾杭若缪明泉赵培真张英珊丛祥凤杨瑞彪张振声
关键词:主动脉壁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促增殖作用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研究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HLECs)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第 2代培养细胞中添加bFGF ,浓度 10 - 3~ 10 3ng/ml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测定法观察bFGF对HLECs的影响。结果 HLECs具有不易贴附、融合较慢及不易生长等特点。bFGF促进HLECs的增殖 ,浓度为 1~ 10 2 ng/ml,具有统计学差异 ,10 2 ng/ml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呈浓度依赖性。
刘玉福孙慧敏袁佳琴王德文施玉英李筱荣高亚兵杨瑞彪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BFGF后囊混浊白内障
肥大细胞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改变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1994年
130只大鼠经60Coγ射线10,30,50,60Gy单次照射右腹部肝区,于照后0.5,1,2,3,6,9,12个月分批活杀,通过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定性、定量地观察了肥大细胞(MC)在放射性肝纤维化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0Gy组动物肝脏发生了典型的慢性纤维化病变,其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其中MC于照后1~2个月即见增多,胞体变大,尤以3~9个月为显著,并见脱颗粒现象.且MC增多和变大的高峰期恰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期相平行,而照后12个月,纤维组织胶原化时,MC则趋于减少.表明MC参与了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最后,本文作者对其可能促进或直接参与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等作了探讨.
彭瑞云王德文高亚兵杨瑞彪刘萍王芝萍李延平白蕴红王晓民熊呈琦谢国良徐在海
关键词:肝纤维化肥大细胞
人白细胞DR抗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表达及与CS-PG的关系被引量:8
1995年
为研究人白细胞DR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DR,HLADR-DR)和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hondroitinsulfateproteoglycan,CS-PG)在人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将13例年轻人(15岁~39岁)的冠状动脉(左旋支或左前降支)用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石蜡包理,其中6例为对照组(正常组),7例为病变组(脂纹组)。连续切片后,应用微波炉对两组各例进行HLA-DR和CS-P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经图象分析仪定量后,所得结果显示,病变组内膜HLA-DR阳性细胞数密度和CS-PG阳性细胞面密度都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对照组和病变组内膜HLA-DR数密度和CS-PG面密度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从脂纹组中任取一例进行CD68、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免疾组织化学染色,经镜下观察发现,CD68阳性细胞同时也是HLA-DR阳性;HLA-DR阳性细胞大部分是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HLADR表达与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增殖、SCPG增多有密切关系。
韩晓男赵培真杨方杨瑞彪陈忠梁凤玲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HLA-DR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60)Co γ 线照射大鼠肥大细胞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用新建立的阿里新蓝-番红花红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观察了正常和60Coγ线照射大鼠肥大细胞(MC)数量和定量参数的改变,发现:(1)正常大鼠皮肤组织MC数量最多,胞体较大,胞浆颗粒密度和数量均高于肝脏;胃组织MC数量最少,胞体介于皮肤和肝脏之间,然而其颗粒密度最高,颗粒数量仅次于皮肤;肝脏MC数量居中,胞体较小,其颗粒密度和数量均低于皮肤和胃组织。(2)照射后各组织MC数量出现一致增加,其颗粒密度和数量也出现规律性变化:如照后3和9个月,皮肤和肝脏MC颗粒密度和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此时期激活的MC具有旺盛的合成和释放颗粒的能力;而在照后6和9个月,颗粒密度和数量均出现降低,推测此时期可能为颗粒合成低峰期。胃组织在照后3-9个月,其颗粒密度和数量均持续降低,表明胃组织MC释放颗粒的形式及合成颗粒的能力均不同于皮肤和肝脏。上述定量分析数据对于进一步探讨MC辐射损伤特点及其参与放射性器官纤维化形成的机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崔玉芳高亚兵彭瑞云杨瑞彪杨红王德文
关键词:^60CO肥大细胞
兔眼辐射损伤后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
2004年
利用改良Feulgen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 (0、 10、 2 0和 30Gy)和照后不同时间 (3、 15天和 1、 3、 6个月 )的兔眼角膜和晶体上皮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DNA含量的MOD和IOD值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p<0 0 1) ,提示辐射能引起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核中DNA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 ,因此角膜及晶体上皮细胞DNA含量测定可以作为眼辐射损伤的指标之一 ,为其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高亚兵杨瑞彪彭瑞云杨红马俊杰熊呈琦张建王德文
关键词:角膜上皮晶体上皮FEULGEN染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