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喜璇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罗哌卡因
  • 4篇芬太尼
  • 3篇镇痛
  • 2篇腰硬联合
  • 2篇腰硬联合麻
  • 2篇腰硬联合麻醉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阻...
  • 2篇网膜
  • 2篇联合麻醉

机构

  • 12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13篇杨喜璇
  • 9篇谢丹
  • 5篇封华勋
  • 4篇吴华
  • 4篇张研
  • 3篇胡允梅
  • 3篇郭莉芳
  • 2篇田荣
  • 2篇黄增平
  • 2篇戴莲青
  • 1篇周洋洋
  • 1篇徐卫华
  • 1篇何玉海
  • 1篇富丽俊
  • 1篇王瀚然
  • 1篇吴华
  • 1篇谢丹
  • 1篇李健
  • 1篇郭绍举
  • 1篇张研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微创医学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ERCP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经十二指肠胆道检查治疗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麻醉组在异丙酚和氯胺酮复合麻醉下进行检查和治疗;对照组术前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和地西泮10m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指标、操作过程评分和镇静评分。结果麻醉组操作评分和镇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前循环指标无统计学差异,麻醉组术中循环指标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性低于常规组的相同时间点(P<0.05);常规组术中循环指标显著性高于其术前(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方法应用于经十二指肠胆道检查治疗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该方法对循环指标不稳定和依从性差的患者具有优越性。
黄增平富丽俊李健郭绍举徐卫华吴华张研谢丹杨喜璇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异丙酚ERCP
葡萄糖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100 g.L-1葡萄糖对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的患者24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下,蛛网膜下腔给药。对照组蛛网膜下腔朝头侧注入7.5 g.L-1罗哌卡因1.33 mL+9 g.L-1NaC l 0.67 mL,观察组蛛网膜下腔朝头侧注入7.5 g.L-1罗哌卡因1.33 mL+100 g.L-1葡萄糖。观察比较2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最大运动阻滞时间。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以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大运动阻滞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感觉阻滞时间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加入100 g.L^-1葡萄糖可明显缩短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增加感觉阻滞的平面及运动阻滞的程度。
张研胡允梅田荣郭莉芳杨喜璇谢丹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GDFT)治疗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TBI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n=47,GDFT治疗)、对照组2(n=47,常规液体联合右美托咪定)和研究组(n=48,GDFT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记录三组围术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2、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2)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患者术后12、24 h血氧饱和度(Sjv O2)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三组患者术后12、24 h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的IL-6、TNF-α低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对照组2、对照组1、研究组术中总液体量、胶体量、晶体量依次减少(P<0.05),住院天数依次缩短(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TBI患者手术麻醉过程中给予GDFT联合右美托咪定方案,促进机体HR、RR趋于平稳的同时还可改善脑氧代谢及炎性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富丽俊周洋洋吴华杨喜璇庾颖瑶何玉海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血流动力学脑氧代谢炎症因子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12月于我院实施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13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纳布啡Ⅰ组(N1组,37例,0.10mg·kg^-1)、Ⅱ组(N2组,38例,0.15mg·kg^-1)、Ⅲ组(N3组,38例,0.20mg·kg^-1)。每组按剂量静注纳布啡,5min后给予丙泊酚,行人流术。记录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分析术中辅助呼吸、术后恶心呕吐、离院时眩晕的患者比例;苏醒5min后行腹痛VAS评分;评价麻醉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麻醉后3组收缩压下降(P<0.05);与N1组相比,N2和N3组的腹痛情况、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减少(P<0.05),麻醉效果提高(P<0.05);与N3组相比,N1和N2组离院时间缩短、离院时眩晕情况减少(P<0.05)。结论 0.15mg·kg^-1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最佳。
杨喜璇张研谢丹
关键词:丙泊酚无痛人流术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中医院肾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全麻的比例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4.73±1.03)分、(2.54±0.78)分、(1.76±0.68)μg,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12±1.24)分、(3.75±1.15)分、(4.20±1.64)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镇痛效果确切,可以减少镇痛药的用量及转全身麻醉的比例,且安全性较好。
戴莲青谢丹杨喜璇封华勋
关键词:腹膜透析麻醉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针刺麻醉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麻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腰麻联合针刺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肛门括约肌松弛程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术中追加麻醉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肛门括约肌松弛程度评分、VAS评分及术中追加麻醉药物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 0. 05)。结论痔疮手术采用腰麻联合针刺进行麻醉可提高麻醉效果,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剂量。
谢丹吴华杨喜璇封华勋
关键词:痔疮针刺麻醉手术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0例。低剂量组术前给予0.3μg·kg^(-1)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术前给予0.6μg·kg^(-1)的右美托咪。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术后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患者术后1d时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使用0.6μg·kg^(-1)的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优,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封华勋谢丹戴莲青杨喜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阑尾切除术中最低局麻药剂量比较
2009年
目的确定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局部麻醉药)在阑尾切除术中最低局麻药剂量。方法选取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为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胸12腰/1硬膜外腔穿刺,向头侧置硬膜外管4 cm后,腰2-3间隙穿刺,用上下序贯法剂量选择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入5 g.L-1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用D ixon法估算2药的最低局麻药剂量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与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最低局麻药剂量分别为15.74、11.48 mg(95%CI分别为14.69~16.87、10.66~12.38 mg)。
张研胡允梅郭莉芳杨喜璇谢丹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腹壁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将超声引导下腹壁神经阻滞(包括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鞘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通过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Ⅲ~Ⅳ级合并心血管疾病拟行择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术中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2 ng/mL)和生理盐水组(术中泵注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瑞芬太尼组患者行腹壁神经阻滞前即开始分别泵注生理盐水、瑞芬太尼,两组患者均待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达到预设靶浓度后行超声引导下术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3%罗哌卡因20 mL)和腹直肌鞘阻滞(0.3%罗哌卡因8 mL)。记录观察两组术前(T0)、腹壁神经阻滞穿刺时(T1)、切开皮肤时(T2)、钝性分离肌肉时(T3)、提起及切开腹膜时(T4)、置入腹膜透析导管时(T5)、打皮下隧道时(T6)、缝皮时(T7)的生命体征、警觉/镇静(OAA/S)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评分)。记录观察需要补救例数、转全麻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同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腹壁神经阻滞穿刺并发症、瑞芬太尼不良反应、术中及术后24 h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需要转全身麻醉患者。瑞芬太尼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OAA/S评分均较术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T3~T7 VAS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低(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73%vs 47%),需要补救患者明显减少(16.7%vs 3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神经阻滞可为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提供确切有效的镇痛。瑞芬太尼通过其镇
黄秀丽黄增平杨喜璇虞雪融
关键词:瑞芬太尼心血管疾病腹膜透析置管术超声引导
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究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诱导中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手术室进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32例)、舒芬太尼组(32例)和瑞芬太尼组(32例),在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和辅助麻醉。比较两组用药前(T0)、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术中(T3)和拔管后(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患者术中和拔管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三组T1、T2、T3和T4时的HR、SBP和DBP均显著低于T0时;与T1时刻相比,三组在T2和T4时的HR显著升高,SBP和DBP明显下降,而舒芬太尼组更为平稳。瑞芬太尼组的术中和拔管后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结论与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中(特别是诱导后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显著降低术中和拔管后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杨喜璇吴华庾颖瑶付丽群封华勋黄秀丽
关键词:麻醉诱导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