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1例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双下肢胫前出现斑块2年。2年前,无明显诱岗患者双下肢的胫前出现褐色较小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逐渐增多并扩大。否认局部外伤史和化学物质接触史。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史,家族中也无类似患者。皮肤科情况:左侧胫前和胫侧各可见一圆形褐色斑片,直径约2.0cm和1.0cm,右侧胫前可见两圆形斑片,直径分别约1.0cm和3.0cm,质稍硬,界清,上覆有少量鳞屑,中央略有萎缩,无破溃渗出结痂(图1)。
- 李颖慧刘艳
- 关键词: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无糖尿病史自觉症状化学物质双下肢胫前
-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基因突变及相关研究
- 目的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DSA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是汗孔角化中最常见的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01 2年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已经确定汗孔角化的致病基因为MVK基因.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确定其基...
- 左楠冯义国李晓莉张燕飞王爽李颖慧
- 头部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1例
- 患者男,30岁。因头皮淡褐色斑片发现增大两年之主诉来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枕部即有小片皮肤颜色略深,一直无自觉症状,亦未就诊治疗过。近两年自觉斑片增大明显,颜色加深明显,遂来我科门诊就诊。一直以来无瘙痒、疼痛等症状。体格检...
- 左楠张燕飞冯义国李颖慧
- 神经性皮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 安金刚李颖慧李智肖生祥
- 光动力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MMP-9,MMP-13和TIMP-1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变化,探讨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初步治疗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高浓度ALA-PDT治疗组、低浓度ALA-PDT治疗组和PDT治疗组,对治疗组分别进行干预治疗,1次/周,共3次,于治疗后1月、2月和3月采集样本,进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治疗组中MMP-9,MMP-13在ALA-PDT治疗后1月、2月和3月的增生性瘢痕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中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浓度治疗组与低浓度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是有效的,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逆转MMP-9,MMP-13和TIMP-1之间的失衡状态实现的。
- 周鹏军王琼李张军肖生祥许璐洁李颖慧马云云
- 关键词:兔耳增生性瘢痕MMP-9MMP-13TI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