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1篇手术
  • 18篇切除
  • 16篇切除术
  • 13篇肿瘤
  • 9篇甲状腺
  • 8篇外科
  • 8篇静脉
  • 7篇胰腺
  • 6篇原发性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外伤
  • 6篇肝切除
  • 6篇肝切除术
  • 6篇并发
  • 5篇术后
  • 5篇外科治疗
  • 4篇药物
  • 4篇十二指肠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菌药

机构

  • 36篇中山大学
  • 19篇东莞东华医院
  • 2篇巢湖市第一人...
  • 2篇巢湖市人民医...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6篇李洪
  • 46篇覃谦
  • 44篇王力斌
  • 20篇欧阳杰
  • 18篇谢书勤
  • 18篇李爱辉
  • 16篇梁卓虹
  • 16篇李君久
  • 7篇唐世龙
  • 6篇陈顺文
  • 6篇陈思远
  • 5篇卢强
  • 4篇戴新明
  • 4篇雷伶俐
  • 4篇苏顺清
  • 4篇王爱好
  • 4篇文燕舞
  • 4篇陈丽菊
  • 3篇施开德
  • 3篇廖爱毛

传媒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实用...
  • 3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594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08年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2008版CLSI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细菌3 59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9.87%,革兰阴性菌占49.67%。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为26%,MRCNS检出率为8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高浓度的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6.2%和48.1%,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不敏感,各种肠道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占15.4%。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陈泳李洪张丽华张丽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抗菌药物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收治的102例近端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残胃食管吻合(近端胃切除组);52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 Roux-en-Y 吻合(全胃切除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比较,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发生率分别为38.0%和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P =0.035)。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 =1.000;χ2=0.001,P =0.978;χ2=0.311,P =0.577)。术后1年两组血浆总蛋白分别为(65.26±4.10)g/L、(65.33±3.75)g/L,白蛋白分别为(39.76±2.17)g/L、(39.59±2.04)g/L,血 红 蛋白分别为(107.33 ± 11.10)g/L、(108.09±11.17)g/L,术后体重分别减轻1.00~8.00 kg、0.50~8.20 k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02,P =0.688;t =1.778,P =0.076;t =-1.502,P =0.133;t =-1.622,P =0.105)。术后随访时间7个月至10年,两组术后吻合口复发率分别为4.0%和5.8%,肿瘤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0%和2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 =0.679;χ2=0.308,P =0.579)。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6个月和49.8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4,P =0.109)。结论与近端胃切除相比,全胃切除可有效减少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且不增加营养不良、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欧阳杰李洪陈思远王力斌李爱辉刘铭余伟儇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后并发症预后营养状况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并重度甲状腺肿大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我院12年间收治32例原发性甲亢病(Graves’病)并重度甲状腺肿大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经验。方法对在门诊控制甲亢治疗阶段、围手术期间的处理、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其中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和暂时性低血钙各2例,轻度甲低3例。结论重度肿大的Graves’病患者手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技术要求高,有潜在的高并发症或高风险的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麻醉以及手术者良好手术操作技巧,术后严密观察和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可降低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覃谦李洪王力斌李爱辉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并发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5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经手术治疗 1 1 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95例 (良性 4 8例 ,恶性肿瘤 4 7例 ) ;姑息性切除术 1 5例 ;肿瘤探查和活检 6例。 4 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 1、3年和 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1 0 .0 0 %、80 . 9%和 2 3.4 %;姑息性切除 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 3%、2 0 . 0 %和 6 . 7%。结论 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覃谦施开德庄晓泉李洪王力斌李君久陈顺文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不存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3h的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进行探讨。方法204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为未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no—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nO-pABX)1030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组(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pABX)1017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390min和30—320min,两组术后的SSI发生率均为0.1%;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为清洁类切口,同时也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术后并发SSI极低等特点。如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采用精细的操作技术,围手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覃谦卢强李洪王力斌张万宇李爱辉陈思远欧阳杰梁卓虹谢书勤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后颈部血清肿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减少术后血清肿的措施.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7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甲状腺结节大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时间、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分析引起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因素.结果1,723例患者中,发生颈部血清肿36例(2.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颈部血清肿相关因素包括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糖尿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2.448,95%CI:1.200~4.996)、糖尿病(OR:7.578,95%CI:2.323~24.722)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术后颈部血清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后颈部血清肿发生率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糖尿病是发生术后颈部血清肿的高危因素.
刘铭张露黎东伟余伟儇李洪王力斌刘海平李伟聪张运达
关键词: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残胰直接套人空肠外加捆扎法在胰-肠吻合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部分切除或严重胰腺外伤的部分胰腺切除和胰一肠吻合术后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寻求更好的吻合方式,笔者在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历年来开展的各式胰一肠吻合基础上,对13例病人采用了不灭活空肠黏膜并将残胰直接套入空肠再外加空肠捆扎的胰一肠吻合方法,其结果无一例发生胰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覃谦王力斌李洪李君久唐世龙
关键词:残胰捆扎法胰十二指肠切除肠外空肠黏膜肠吻合术后
甲状腺切除术不使用抗茵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甲状腺切除术围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1年8月对667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不再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其中结节性肿510例,腺瘤77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进亢症29例,乳头状癌45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单侧结节性肿或腺瘤行一侧叶大部分或全叶切除术441例,结节性肿或原发性甲亢行双侧大部分切除1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同时行一侧颈淋巴结清扫7例,双侧颈淋巴结清扫1例。手术时间25~390min,平均79.8min。结果结节性肿行双侧大部分切除和原发性甲亢双侧次全切除术后因甲状腺残端继发性出血再次手术缝合止血各1例;结节性肿行右侧全切除术+左侧次全切除术后并发喉返神经暂时性麻痹1例;结节性肿行双侧大部分术后5d并发颈部切口化脓感染l例。结论甲状腺手术作为I类切口,绝大多数患者手术范围小、时间短和出血量少等特点。只要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止血,围术期完全没有必要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除为患者或社会减轻大量的经济负担外,尤其是对防止因过度使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出现将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覃谦李洪王力斌李爱辉陈丽菊欧阳杰梁卓虹谢书勤陈思远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外科手术抗菌药物
腹膜后纤维化5例及十二年来国内文献报告424例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发病率低,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常致误治.通过本文总结分析后,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总结了RPF 5例和国内从1994年3月至2006年8月文献(63种杂志共102篇文献)报道共424例的诊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RPF发病男性略高于女性(2.5∶1).①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多以腹、腰背痛和尿少伴下肢水肿和腹肿块的为首发的症状和体征;②腹部CT检查对于腹部肿块和脏器粘连比B超敏感;而肾积水及输尿管病变则以B超检查最优;而CT及MRI被认为在诊断RPF和确定其病变范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②治疗效果与疾病发展的阶段、程度有关,当疾病在炎性反应活动期,应积极给予足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当纤维化已形成并发展到梗阻时,需要手术治疗.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RP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确诊需经手术和病理.RPF在炎性反应活动期应内科治疗,晚期出现腹膜后空腔脏器梗阻时则需外科手术治疗,而继发于恶性肿瘤者预后极差.
覃谦李洪王力斌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
保留空肠黏膜与胰肠直接套入在胰肠吻合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对胰肠直接套入和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期间行胰腺切除手术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6例,行保留胰头的胰腺切除术2例.术中均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吻合方法,即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不去黏膜化处理,将残胰直接套入空肠2.0 cm~2.5 cm,将空肠断端与残胰胰腺相应部位间断缝合固定,距离残胰断端1 cm处用7号丝线环绕空肠将残胰予以捆扎.结果 28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1例患者术后因残胰断端出血行二次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复杂的胰肠吻合尤其是通过缝合方式除增加手术时间外,更未必能减少甚至增加胰瘘的发生.而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与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法,除吻合方法更为简单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壁完整性,在捆扎线的捆扎作用下可降低或避免胰瘘的发生.
覃谦李洪王力斌李爱辉唐世龙欧阳杰梁卓虹谢书勤
关键词:胰腺胰肠吻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