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矿床
  • 4篇金矿
  • 4篇成矿
  • 3篇碰撞造山
  • 3篇金矿床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1篇地球动力学背...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体
  • 1篇地质
  • 1篇动力学背景
  • 1篇造山过程
  • 1篇造山作用
  • 1篇内生矿床
  • 1篇碰撞
  • 1篇碰撞造山带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安公路交通...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5篇李欣
  • 5篇陈衍景
  • 3篇秦善
  • 2篇郭光军
  • 2篇高秀丽
  • 2篇李超
  • 1篇朱梅湘
  • 1篇张增杰
  • 1篇隋颖慧
  • 1篇陈华勇
  • 1篇张复新
  • 1篇赖勇
  • 1篇刘玉琳
  • 1篇王海华
  • 1篇黄宝玲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时间、空间、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模式被引量:43
1997年
矽卡岩型金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金矿类型之一,目前已确定至少14个矿床为大型,24个为中型,占我国黄金总储量的15%。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时间与其所在地区最晚的碰撞造山作用时间吻合,就位于碰撞造山作用的晚期;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分布在碰撞造山带、断裂岩浆带和陆缘活动带,它们都经历了强烈的显生宙碰撞造山作用;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作用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无论是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还是含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都与碰撞造山成矿模式完全吻合。
陈衍景秦善李欣
关键词:矽卡岩型金矿床成矿模式碰撞造山成矿时间
河南上宫金矿成矿流体研究及其对碰撞造山体制流体作用指示意义被引量:9
1998年
上宫金矿赋存于中元古代熊耳群陆弧火山岩建造,其成矿流体活动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以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为标志,矿化温度分别集中在320~380,220~300,120~200℃;不同期次矿物包裹体的形貌、流体成分等也有明显差异,中期流体的[(K+Na)/(Mg+Ca)]明显低,有利于金沉淀.从早到晚,成矿流体由变质流体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变。 矿田构造和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中生代华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时,沿马超营断裂向北的陆内俯冲导致了上宫金矿的形成.
陈衍景李欣秦善高秀丽张建国
关键词:金矿成矿流体碰撞造山带矿床成因流体作用
金龙山-丘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机制被引量:52
2000年
秦岭卡林型金矿带是世界第2大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与形成于新生代活动大 陆边缘盆岭省的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不同,产于中生代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成矿同 位素年龄集中于 197.45-129.45 Ma,属碰撞造山挤压伸展转变期的减压增温体制,表明成矿与碰撞同步.包裹体、同位素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印支构造层,中生代时海西-印支构造层沿双河-公馆断裂等的陆内俯冲导 致了金龙山等金矿床形成,基此建立了“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构造成矿模式.
张复新陈衍景李超张静马建秦李欣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卡林型金矿床
全文增补中
碰撞造山过程内生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历史和进展被引量:55
1999年
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是发展与完善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矿床学的必须 ,必然日益受到注意 .列举了板块理论兴起以来与该问题有关的主要研究和讨论 ,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历史划分为 2个阶段 ,即 1971~ 1990年间的初级研究阶段 ,1990年以后的高级研究阶段 .初级研究阶段以Guild( 1971)提出碰撞过程不可能发生成矿作用为开始 ,主要是讨论碰撞造山过程中是否有成矿作用发生 ;高级阶段则以提出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为标志 ,开始研究碰撞造山成矿动力学、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流体作用、成矿与成岩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具备无比优越的开展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的自然条件 ,已经获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和积累 ,因此呼吁职能部门和学者重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研究 。
陈衍景陈华勇刘玉琳郭光军赖勇秦善黄宝玲张增杰隋颖慧李超李震李萍李欣王海华朱梅湘高秀丽魏倚英
关键词:碰撞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内生矿床
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地体中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被引量:97
1998年
编绘了华北克拉通地区花岗绿岩地体中的 6 5个大中型金矿分布图 .发现它们主要分布在阴山 燕山 辽吉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活动带 ,秦岭 (北麓 )和胶东中生代碰撞造山带 ,以及太行山和郯庐两个断裂岩浆带 ;成矿时代为侏罗纪 白垩纪 ,即燕山期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是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
陈衍景郭光军李欣
关键词:中生代金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