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学记

作品数:38 被引量:2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肿瘤
  • 12篇手术
  • 10篇外科
  • 8篇入路
  • 7篇颅底
  • 6篇切除
  • 5篇血管
  • 5篇入路切除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外科治疗
  • 5篇显微外科
  • 5篇脑膜
  • 4篇神经外科
  • 4篇颅内
  • 4篇脑膜瘤
  • 3篇血管瘤
  • 3篇预后
  • 3篇前颅底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机构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李学记
  • 24篇万经海
  • 18篇钱海鹏
  • 10篇孟肖利
  • 6篇赵继宗
  • 6篇李长元
  • 6篇刘昂斯
  • 5篇刘绍严
  • 4篇左赋兴
  • 4篇徐震纲
  • 4篇吴跃煌
  • 3篇赵元立
  • 3篇韩利江
  • 3篇张东
  • 3篇冯春国
  • 3篇何洁
  • 3篇刘刚
  • 2篇任同
  • 2篇张力伟
  • 2篇袁葛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医刊
  • 3篇抗癌之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变.畸变....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北京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侧入路切除颈部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颈侧入路切除颈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适应证及术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14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1—60岁。影像学证实为椎管内外哑铃形生长的肿瘤,肿瘤最大径为3.0~8.0cm,平均4.8cm;其中椎管内部分最大径为1.3~3.8cm,平均2.1cm。Asazuma分型ⅡC型9例,Ⅲb型2例,Ⅳ型2例,Ⅵ型1例;累及颈部节段C1-C2的1例,C2-C3的1例,C3-C4的2例,C4-C5的2例,C5~C6的3例,C6-C7的4例,C2-C4的1例。全部患者选择颈侧入路切除肿瘤,头颈外科经前、中斜角肌之间的间隙向内分离,显露横突及椎间孔定位,分块切除椎间孔外部肿瘤;神经外科于横突后方咬除上、下关节突骨质,扩大椎间孔,并经椎间孔内切开硬脊模,切除椎管内肿瘤。神经外科完成硬脊膜修补后,头颈外科再缝合关闭颈部切口。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鞘瘤。12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平均手术失血量292ml,平均手术时间129min,术后平均住院7.1d。有2例术中需显露椎动脉,无椎动脉损伤发生;3例切断载瘤神经根。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局部血肿、新发的臂丛神经损伤、交感神经损伤、气管水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13.5个月;2例次全切除患者肿瘤未有增长,12例全切除患者均未复发。结论颈侧入路损伤小,简单易行,术后恢复快;由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医师合作,可适用于治疗Asazuma分型中为ⅡC、Ⅲb或Ⅳ型,肿瘤在椎管内部分未过中线,肿瘤椎管外扩展至颈深筋膜深层的神经源性肿瘤。
钱海鹏万经海李学记刘绍严
关键词:椎管
巨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总结、分析巨型鞍结节脑膜瘤(MTSM)的病理解剖及血供特点,探讨其相应的显微外科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998至2010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理念,针对MTSM独特的病理解剖、血供特点,采取颅底入路、术中控制性降压、利用"肿瘤通道"原位切除的16例巨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8.5岁;随访14例,时间4~132个月,平均74.9个月.结果 肿瘤最大径51.1~76.2 mm,平均5 8.9 mm;Simpson Ⅰ、Ⅱ、Ⅲ及Ⅳ级切除分别为3、9、3及1例;术后死亡1例,视力不同程度好转10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短暂尿崩9例.结论 深入研究MTSM独特的血供、病理解剖特点至关重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显微外科对策、利用"肿瘤通道"原位手术切除应为MTSM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李学记万经海钱海鹏左赋兴韩利江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神经外科
蝶鞍外侧间隙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分析蝶鞍外侧间隙海绵状血管瘤(LSCC)的研究历程,重点阐述对 LSCC的新认识和最新显微外科策略。方法根据 LSCC 认识的不同时期,将其分为4个阶段,共102例病人,其中第1阶段32例,第2阶段18例,第3阶段36例,第4阶段16例。逐一分析各阶段研究的进展状况,包括神经影像学、解剖学、病理学等,重点总结相应阶段外科处理措施的利弊得失。结果第1、2、3、4阶段肿瘤全切除例数分别为4、5、17及12,次全切除例数分别为3、4、10及2。余皆为部分切除。术中失血量及手术致残率均在第4阶段得到明显改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和三叉神经损伤。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随着 LSCC 认识的逐步深入,其外科治疗亦日臻成熟。术中控制性降压、硬脑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应为 LSCC 首选治疗方法。
李学记万经海李长元赵继宗
关键词:海绵窦外科
迅速发展的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学被引量:1
2006年
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学的概念在国外已有20余年的历史,引进我国将近10年。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举办的“微创外科新概念学术研讨会”上,10余名两院院士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21世纪外科学的升华,“微创”是外科学追求的新境界。200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微创医学已列入其中。
赵继宗李学记张谦邓正海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微侵袭微创外科微创医学
门诊故事:不一样的症状,一样的病
2011年
今天,我的门诊来了两位病人,一位是江西王先生刚满10岁的儿子,因为近2年一直头疼,最近又逐渐加重,故来求诊;另一位患者是一名47岁的女性,因大小便失禁来医院就诊。我根据两个人的症状分别给他们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很凑巧:两人均患的是脊索瘤。
李学记
关键词:症状门诊大小便失禁医院就诊脊索瘤
脑转移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测验(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本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脑转移瘤患者于治疗前评测认知功能,对比同期119例脑良性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就认知功能的各方面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脑转移瘤患者的MMSE总分明显低于其他良性脑肿瘤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7),其中在时空定向(P=0.030)、连续计算(P=0.019)、延迟记忆(P=0.001)、句子书写(P=0.013)等项目得分显著偏低。肺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各项目及总分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随访时应关注患者在时空定向、连续计算、延迟记忆、句子书写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情况,尤其是肺癌患者,更应从以上方面注重观察其认知功能。
钱海鹏李学记万经海刘昂斯胡珂
关键词:脑转移瘤
COL3A1基因多态性与国内散发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相关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病人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探讨Ⅲ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3A1基因)与颅内动脉瘤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抽取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选择目的基因片断,设计聚合酶链反应(PCR)所需引物并合成,应用PCR反应扩增感兴趣的目的片断,经琼脂糖电泳验证后进行测序反应,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COL3A1基因多态性出现频率的差异。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2组研究对象的COL3A1基因功能性SNP-rs1800255基因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结论COL3A1基因的功能性SNP-rs1800255与国内散发颅内动脉瘤病人之间存在明显相关,COL3A1基因是国内散发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易感基因之一。
华涛李学记刘刚张东赵元立王硕赵继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多态性
前、侧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前、侧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影像及病理证实为前、侧颅底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23~71岁,手术均由神经外科及头颈外科医生联合实施。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2h,出血量平均1200ml,手术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6例,分别因累及海绵窦、视神经、面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死亡1例,16例患者术后随访3—73个月,平均29.9个月;复发死亡1例,复发带瘤生存1例。结论前、侧颅底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需多学科联合切除,个体化手术入路的选择、早期阻断肿瘤血供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关键。
钱海鹏万经海李学记徐震纲张力伟
关键词:前颅底侧颅底脑膜瘤手术
老年胶质瘤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胶质瘤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年龄≥60岁)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4.7岁,合并其他系统疾病17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和肺部感染。20例病人随访2.4-38.5个月,1年生存率为54.9%,2年生存率为36.6%。术后替莫唑胺(TMZ)同步放化疗者平均生存期为(29.8±5.0)个月,术后单纯化疗者为(6.6±1.3)个月,单纯手术者为(6.2±2.4)个月。结论老年胶质瘤容易误诊,合并症多,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最大安全范围切除肿瘤,术后进一步行TMZ同步放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何洁万经海李学记钱海鹏孟肖利孔建新刘昂斯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
关键硬脑膜静脉窦的结构与重建被引量:6
2004年
李学记李长元
关键词:并发症静脉窦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