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 作品数:35 被引量:162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原发性肝结核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结核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式,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肝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临床处理和随访。结果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2.7岁。均无结核病史,最常见症状为腹痛(45%),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病灶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CT表现为低密度伴不同程度强化,MRI混杂信号。术前诊断:肝细胞癌2例,肝内胆管癌1例,肝门部肿瘤2例,肝良性肿瘤3例,肝脓肿2例,其中1例肝结核可能,肝包虫病或肝肿瘤1例,误诊率高达91%。手术方式包括肝部分切除5例,剖腹探查+肝组织活检术2例,肝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壁活检术2例,经皮肝组织活检术2例。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随访至今均未见结核复发迹象。结论原发性肝结核临床表现不一,极易误诊,外科干预可以切除病灶和明确诊断,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结核。 龙新 张磊 赵健萍 程琪 朱鹏 张必翔 陈孝平关键词:肝切除 乙型肝炎病毒DNA与肝癌转移复发的关系及外科干预策略 被引量:4 2013年 外科手术是当前肝癌可能获得根治的最有效治疗办法,但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率也很高,根治性手术5年复发率>60%[1-2].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患者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当前肝癌研究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除肿瘤自身生物学特性外,乙型肝炎病毒(HBV)活跃复制及肝炎的活动性与其有极其密切的关系[3].我们现就HBV DNA与HBV相关肝癌复发的相关性及外科应对策略做一综述. 许达峰 朱鹏 张必翔 陈孝平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DNA 肝癌复发 外科干预 转移复发 术后复发率 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的体会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技术方法及其改进,为进行移植免疫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供心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方法对100例小鼠进行腹部心脏移植术,同时测量相关移植部位的重要解剖结构。结果供心主动脉直径为(1.0±0.1)mm,供心肺动脉直径为(1.3±0.2)mm;受体下腔静脉直径为(1.9±0.2)mm,腹主动脉直径为(0.9±0.1)mm,腹腔大血管平均可利用长度为(6.0±1.0)mm。建模成功率为92%。供、受体手术时间分别为(8.0±1.0)min和(40.2±3.0)min;其中动脉吻合为(9.3±1.2)min,静脉吻合为(7.8±1.7)min。结论所建立的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稳定可靠,适用于移植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朱鹏 陈义发 张宜江 陈孝平关键词:动物 腹部 记忆性T淋巴细胞及其在同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07年 循环及淋巴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可被激活,发生增殖。在完成初次免疫应答后,激活的细胞大部分被清除,但也产生了一群特殊的T淋巴细胞,即记忆性T淋巴细胞(Tm细胞)。如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此类细胞可介导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即所谓的免疫记忆应答。目前临床上,器官移植技术随着外科手术、免疫抑制药物、器官和细胞分离保存技术及移植免疫学基础的迅速发展, 朱鹏关键词:T淋巴细胞 器官移植技术 免疫应答 免疫抑制药物 抗原刺激 免疫学基础 腹腔镜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朱鹏 陈孝平关键词:肝脏外科 全身炎症反应 腹腔镜技术 瘢痕愈合 局部创伤 全身反应 小鼠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模型的技术方法。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受鼠,制作小鼠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模型50台/例,门静脉采用袖套法吻合,肝静脉采用端端丝线吻合,胆道采用支架胆肠吻合。总结手术技巧,并评估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长期存活率。结果供鼠手术时间、受鼠无肝期及受鼠手术时间分别为(30±3)min、(6±1)min和(58±5)min。手术成功率为96%,术后4周受鼠存活率为88%。结论小鼠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制备技术可靠,成功率高,可为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 程琪 高丹 龙新 陈孝平 朱鹏关键词:小鼠 肝移植 肝再生 大肝癌的治疗 被引量:3 2014年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超过100万,其中约55%发生在中国大陆,而且80%~90%的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部分肝癌患者病情隐匿,就诊时肿瘤较大,或合并严重的肝硬化、门静脉癌栓等.1994年,陈孝平根据肿瘤大小将肝癌分为四种类型[1]:①微小肝癌,直径≤2cm;②小肝癌,2cm〈直径≤5cm;③大肝癌,5cm〈直径≤10cm;④巨大肝癌,直径〉10cm. 张必翔 朱鹏关键词:大肝癌 外科治疗 肝异位脾脏五例诊治体会 2020年 目的总结5例肝异位脾脏病人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我院2013~2018年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异位脾脏5例,对其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病理及其随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为男性,身体状况良好,年龄33~52岁,平均年龄45岁,均有外伤脾切除史,平均时隔16.4年。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肝功能Child分级A级,肿瘤标志物正常。病灶超声检查显示为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边界清楚;CT检查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强化,延迟期不均匀强化;MRI检查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灌注与增强CT类似,DWI见轻度弥散受限或无变化。所有病人均接受手术探查,包括4例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6个病灶,分布于肝2、4、6、8段,直径1.5~5 cm。手术切缘足够,平均手术时间186分钟,平均失血量100 ml。所有病人未输血,未阻断肝门,肿块未破裂。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时间5~9天。切除病灶病理证实为脾组织。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或脾切除病史有助于肝异位脾脏的诊断,对于不确定病灶腹腔镜探查是有效的处理措施。 龙新 张磊 赵健萍 程琪 朱鹏 张必翔 陈孝平关键词:肝部分切除 小鼠CD4^+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产生、纯化、鉴定及皮肤移植的检测 2007年 目的建立CD4^+记忆T细胞(memory T lymphocytes,Tm)的免疫磁珠分离方法,并检测其体外部分功能。方法借助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制备受鼠脾细胞悬液,运用免疫磁珠方法分离CD4^+Tm,用台盼蓝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所得细胞的活性和纯度,并在体外用ELISPOT技术检测其不同抗原刺激时IFN-γ活性分泌频数。结果小鼠皮肤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3.6±0.9)d;分离所得CD4^+Tm的活细胞百分率为(98.4±0.7)%;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其中CD4^+CD8^-细胞比例占(96.06±2.49)%,CD44^+CD62L^-细胞比例占(94.13±2.36)%,CD4^+CCR7^-细胞比例占(96.39±1.93)%;在无刺激物作用或者大鼠脾细胞、供体脾细胞、刀豆素A等刺激物作用时,IFN-γ活性分泌频数分别为3±1、6±3、339±14、108±9个/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及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可制备高纯度无菌的CD4^+Tm,其细胞活力不受影响,作用具有良好的供体特异性。这为深入研究Tm在移植物免疫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技术资料。 朱鹏 陈义发 李丹 陈孝平关键词:记忆T细胞 免疫磁性分离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小鼠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切除范围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40 2013年 外科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该病的4种类型提出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选择,旨在进一步规范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陈孝平 黄志勇 陈义发 张必翔 张志伟 张万广 梅斌 朱鹏 张伟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肝切除术 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