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分析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HbAlc值分为A、B、C、D四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48h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相关指标。结果D组的HbAlc显著大于其他三组,四组间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无差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波动次数和日问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不相关。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波动,主要是由餐后血糖升高引起。 钟绍 方玲娜 潘颖 朱文华 沈鲜安 卢冰 计莹 曹雪明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维生素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2022年 维生素D在钙和骨代谢中有着明确的作用,除此之外,最近人们已经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症和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进展有关。这是由于在人体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可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基因转录和免疫细胞的表达,包括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血管生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本文拟分析已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唐枫燕 钟绍 赵波 李琳 朱文华 方玲娜 卢冰 张莉 沈莉雯 潘颖 马丹 李全民关键词:维生素D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A/C)同骨密度(BMD)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100例男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30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予以血糖测定、骨密度、AKP及HbA1c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在7%以下为A组(50例),如尿A/C在2.5mg/mmol以下为A1组(22例),尿A/C在2.5mg/mmol以上为A2组(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在7%以上为B组(50例),如尿A/C在2.5mg/mmol以下为B1组(23例),尿A/C在2.5mg/mmol以上为B2组(27例)。结果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其骨密度呈显著性降低(P<0.01),而糖尿病B2组的BMD则明显低于B1组与A1组及A2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BMD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血糖控制未达标且AKP升高的患者,其BMD的下降较血糖控制能够达标者的尿蛋白阴性更加显著。 沈鲜安 朱文华 钟绍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2型糖尿病患者尿相关蛋白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相关蛋白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291例T2DM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血压,测定尿相关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PWV等指标,依据计算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UACR升高组和UACR正常组。同时根据PWV值又将患者分为PWV≥1 400 cm/s组和PWV<1400 cm/s组。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与UACR正常组比较,UACR升高组的年龄[(62.1±10.1)岁]、收缩压(SBP)[(143.73±19.33)mm Hg]、舒张压(DBP)[(81.41±11.19)mm Hg]、尿转铁蛋白(UTRF)、β2-微球蛋白(β2-MG)、尿轻链Kappa蛋白(KLC)及尿轻链Lambda蛋白(LLC)和PWV[(1 863.35±388.68)cm/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PWV<1 400 cm/s组比较,PWV≥1 400 cm/s组年龄[(63.0±9.2)岁]、SBP[(138.08±17.99)mm Hg]、DBP[(78.06±10.50)mm Hg]、UTRF、KLC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在动脉硬化早期出现UTRF和KLC浓度升高,对早期动脉硬化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方玲娜 钟绍 卢冰 张莉 沈鲜安 沈莉雯 朱文华 严言 唐枫燕关键词:尿蛋白 脉搏波速度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尿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波动幅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相关蛋白的浓度,探讨血糖波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分为HbAlC〈7.0%组和HbAlC〉7.0%组,比较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d1微球蛋白和B2微球蛋白等相关蛋白的水平。对研究对象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分为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9mmol组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9mmol/L组,比较两组尿相关蛋白水平。结果HbAlC〉7.O%组与HbAlc〈7.0%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比值均明显升高[(81.28±44.13)mg/L与(21.63±10.16)mg/L、(4.54±1.54)mg/L与(2.48±0.29)mg/L、(22.17±14.52)me,/mmol与(2.05±0.76)mg/mmol,t值分别为4.758、5.360、4.805,P均〈0.05),空腹C肽则明显降低[(1.01±0.13)μg/L与(1.51±0.21)μg/L;t=4.826,P〈0.05)。血糖波动幅度〉3.9mmol/L组与血糖波动幅度〈3.9mmol/L组相比,A/C比值、尿α1微球蛋白(α1-MG)、132微球蛋白(β2-MG)均显著性升高(£值分别为4.358、8.641、12.702,P均〈0.05)。结论血糖持续升高和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均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方玲娜 钟绍 卢冰 张莉 沈莉雯 沈鲜安 朱文华关键词: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尿蛋白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应用阿托伐他汀对39例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TG、TC、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低程度分别为26.17%、54.97%、38.92%;HDL-C治疗后明显上升.上升幅度为14.81%,治疗前后比较,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安全性较好。 朱文华 钟绍 沈鲜安 曹雪明 潘颖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应用液体蛋白芯片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清蛋白标志物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分析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以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但不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4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1例血清样本,通过Clin Prot磁珠纯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Clin Pro Tools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蛋白表达谱。结果质荷比(m/z)为1945.53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识别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88.57%和82.08%。结论以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工具研究蛋白表达谱,筛选得到的质荷比为1945.53的蛋白可能为潜在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潘颖 朱文华 沈鲜安 卢冰 沈莉雯 张莉 严言 钟绍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 蛋白质谱 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2型糖尿病并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531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ABI水平分为A组(ABI<0.90)197例,B组(ABI 0.90~1.40)231例和C组(ABI>1.40)103例,比较各组脑卒中发生率,分析ABI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组脑卒中发生率(7.76%)与B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发生率(20.30%)高于B,C组(P<0.05);B组血压、血糖水平以及血脂异常、肥胖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BI越低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生率越高;测量ABI有助于预测脑卒中发生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沈鲜安 钟绍 朱文华关键词: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脑卒中 B类1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B类1型清道夫受体(SR-B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463例,根据血管超声检查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和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两组,另选取社区健康体检正常的20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提取DNA,进行PCR,对PCR产物测序。结果 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T2DM不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正常对照组间SR-B1外显子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性别亚组分析,3组男性受试者之间SR-B1外显子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受试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R-B1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男性T2DM下肢血管病变相关。 方玲娜 钟绍 卢冰 沈鲜安 朱文华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胰岛素泵加诺和锐治疗糖尿病11例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004年 将诺和锐加入胰岛素泵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治疗。治疗期间对血糖进行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空腹以及餐后血糖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 d空腹及餐后血糖即有明显下降,1周后趋于稳定。治疗中无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认为诺和锐配合胰岛索泵使用,可以更快、更安全地使糖尿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 钟绍 沈鲜安 朱文华 曹雪明 潘颖关键词:胰岛素泵 诺和锐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