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玲娜

作品数:25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8篇去卵巢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5篇去卵巢大鼠
  • 5篇骨密度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病患
  • 3篇血糖
  • 3篇松质骨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代谢
  • 2篇代谢指标
  • 2篇蛋白
  • 2篇动态血糖
  • 2篇动态血糖监测
  • 2篇血红蛋白

机构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江苏大学
  • 5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阿图什市人民...
  • 1篇镇江海关综合...

作者

  • 25篇方玲娜
  • 12篇钟绍
  • 8篇廖二元
  • 8篇戴如春
  • 7篇范慧洁
  • 7篇盛志峰
  • 7篇卢冰
  • 6篇张莉
  • 6篇朱文华
  • 6篇李翀
  • 6篇伍贤平
  • 6篇沈鲜安
  • 5篇郝彦明
  • 5篇沈莉雯
  • 5篇潘颖
  • 4篇何大伟
  • 3篇张盼盼
  • 2篇唐枫燕
  • 2篇卢冰
  • 2篇计莹

传媒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尿相关蛋白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相关蛋白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291例T2DM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血压,测定尿相关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PWV等指标,依据计算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尿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UACR升高组和UACR正常组。同时根据PWV值又将患者分为PWV≥1 400 cm/s组和PWV<1400 cm/s组。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与UACR正常组比较,UACR升高组的年龄[(62.1±10.1)岁]、收缩压(SBP)[(143.73±19.33)mm Hg]、舒张压(DBP)[(81.41±11.19)mm Hg]、尿转铁蛋白(UTRF)、β2-微球蛋白(β2-MG)、尿轻链Kappa蛋白(KLC)及尿轻链Lambda蛋白(LLC)和PWV[(1 863.35±388.68)cm/s]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PWV<1 400 cm/s组比较,PWV≥1 400 cm/s组年龄[(63.0±9.2)岁]、SBP[(138.08±17.99)mm Hg]、DBP[(78.06±10.50)mm Hg]、UTRF、KLC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在动脉硬化早期出现UTRF和KLC浓度升高,对早期动脉硬化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方玲娜钟绍卢冰张莉沈鲜安沈莉雯朱文华严言唐枫燕
关键词:尿蛋白脉搏波速度
染料木素和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松质骨微结构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和小剂量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OVX)大鼠松质骨微结构的作用。方法90只7月龄SD大鼠被随机分为基线组、OVX组、假手术(SHAM)组、小剂量17β-雌二醇干预组(10μg·kg^(-1)·d^(-1),EST组)和染料木素干预组(5 mg·kg^(-1)·d^(-1),GEN组),分别在基线时、手术后3周和15周处死。分离左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距生长板远端1.6 mm、层厚0.5 mm骨组织的感兴趣区域松质骨结构。结果去卵巢后第3周,GEN组的组织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明显大于OVX组和EST组(均P<0.05);EST组的骨小梁数目显著多于GEN组(P<0.05),骨小梁间隔则明显小于GEN组(P<0.05);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的体积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小于SHAM组(均P<0.05)。第15周时,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间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和联接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小于SHAM组(均P<0.05),结构模型指数和骨小梁间隔则大于SHAM组(均P<0.05)。纵向观察发现,OVX组、GEN组和EST组3组的体积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表面积分数和联接密度随时间出现下降,而组织骨密度、结构模型指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隔等参数随时间增加(均P<0.05),其中OVX组和EST组组织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在第3周和第15周之间出现明显增长(均P<0.05),GEN组组织骨密度增长主要发生在去卵巢后的第3周内,骨小梁厚度则在3周和15周均有增长(均P<0.05)。SHAM组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隔亦随时间增加,骨表面积分数和联接密度则下降,其他参数随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染料木素能促进松质骨矿物质沉积和骨小梁增厚,17β-雌二醇则对抗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小梁数目减少和骨小梁间隔增大。
戴如春方玲娜盛志峰范慧洁郝建平徐康伍贤平廖二元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雌二醇卵巢切除术
比较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与显微CT显示不同时期去卵巢大鼠胫骨骨量和微结构的特点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和比较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与显微CT(μCT)观察不同时期去卵巢(OVX)大鼠胫骨骨量及骨微结构的改变特点。方法40只7个月龄SD大鼠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20只,于手术后3周及15周分别处死10只。处死后剥离左侧胫骨行DXA扫描,从胫骨近端开始将胫骨按其长度等分为7个感兴趣区(ROI1~7),计算获得各区域及总体骨密度值。然后将胫骨以4%多聚甲醛固定24h,10%蔗糖溶液洗涤后行斗CT扫描,选取距生长板远端2.5mm、层厚0.4mm骨组织为皮质骨感兴趣区域,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7mm、层厚1.2mm骨组织为松质骨感兴趣区域行三维重组。获取二维最大密度投射图像及三维结构图像,并对感兴趣区的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果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骨密度为(0.2346±0.0280)g/cm^2,显著低于SHAM组(0.2660±0.0199)g/cm^2,(P〈0.05);15周时,OVX组大鼠胫骨ROI1区及ROI2区骨密度分别为(0.2527±0.0161)及(0.1862±0.0052)g/cm^2,较SHAM组(0.2793±0.0229)及(0.1986±0.0102)g/cm^2有明显下降(P值均〈0.01)。3周时,OVX组大鼠骨皮质骨面积、骨髓腔面积、截面总面积、截面惯性矩分别为(0.4306±0.1308)、(10.31±1.98)、(10.74±2.05)mm^2和(4.101±0.726)mm^4,均明显高于SHAM组(0.3138±0.0621)、(8.44±1.25)、(8.75±1.26)mm^2和(3.485±0.373)mm^4(P值均〈0.05)。至15周时,除皮质骨平均厚度OVX组大鼠为(0.0235±0.0024)mm,低于SHAM组(0.0285±0.0052)mm外(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周OVX组大鼠左侧胫骨骨丢失敏感区域内皮质骨平均厚度和皮质骨面积为(0.0235±0.0024)mm及(0.2528±0.0367)mm^2,较3周OVX�
范慧洁戴如春盛志峰方玲娜伍贤平廖二元
关键词:X线骨密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去卵巢大鼠骨小梁的纳米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缺乏对骨组织结构和纳米力学材料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0只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手术后15周处死,处死前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活体全身骨密度和第6腰椎骨密度。处死后测量离体的第6腰椎骨密度,取右侧胫骨近干骺端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每组随机选取3个椎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后,将椎体沿长轴中点垂直长轴锯开,暴露横断面骨小梁,取下半段表面打磨,随机选取4处骨小梁,每处骨小梁选取5个点进行纳米压痕实验。结果大鼠去卵巢后15周,第6腰椎骨密度显著降低;胫骨骨小梁间隔明显增宽,骨小梁体积分数显著下降(P<0·05)。全身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呈下降趋势。纳米压痕实验测得的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椎体骨小梁硬度分别为0·91GPa±0·13GPa和0·90GPa±0·09GPa,弹性模量分别为21·01GPa±2·48GPa和22·04GPa±2·44G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压痕技术是一项可用于直接测量骨组织纳米力学特性的新技术。去卵巢雌激素缺乏虽引起骨质疏松,但对骨小梁的纳米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盛志峰戴如春王鹏姚学锋冯西桥方玲娜范慧洁伍贤平廖二元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小梁
血清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等骨代谢指标在大鼠去卵巢中晚期的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中晚期血清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的变化以及探讨其意义。方法7月龄SD大鼠70只,实验开始时随机取10只处死作为基线,其余60只分为去卵巢(OVX)和假手术(Sham)两组。3周各组取10只处死,余下的15周处死。处死前称量体重,分离血清测定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和碱性磷酸酶(ALP),取左胫骨分7个区测定各骨密度(BMD)。结果OVX组血清TRACP5b呈下降趋势,3周已低于Sham组,15周降到(1.76±0.74)U/L,显著性低于Sham组(3.01±1.06)U/L(P<0.05)。3周OVX组血清ALP为(8.02±1.54)ng/ml,明显高于Sham组(6.61±0.75)ng/ml(P<0.05),15周两组间的差异消失。3周OVX组体重出现增长,15周明显高于Sham组(P<0.05)。3周OVX组胫骨1区BMD明显低于Sham组(P<0.05),15周OVX组胫骨1和2区的BMD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OVX组胫骨2、3、4和6区15周BMD较3周有明显增长(P<0.05)。结论TRACP5b的变化提示大鼠去卵巢中晚期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下降,骨吸收处于低水平。
方玲娜戴如春盛志峰范慧洁黄干伍贤平廖二元
关键词:去卵巢
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HbAlc值分为A、B、C、D四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48h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波动相关指标。结果D组的HbAlc显著大于其他三组,四组间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日内血糖波动次数无差别。糖化血红蛋白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波动次数和日问血糖平均绝对差均不相关。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糖波动,主要是由餐后血糖升高引起。
钟绍方玲娜潘颖朱文华沈鲜安卢冰计莹曹雪明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糖尿病
暴发性Ⅰ型糖尿病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12年
暴发性Ⅰ型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为了探讨其病例特征、临床诊断以及治疗,避免误诊,现报道一例暴发性Ⅰ型糖尿病。暴发性Ⅰ型糖尿病发病急,发展快,容易误诊,临床工作者应该提高警惕,正确诊治。
卢冰张莉方玲娜沈鲜安钟绍
关键词:暴发性胰岛素
维生素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22年
维生素D在钙和骨代谢中有着明确的作用,除此之外,最近人们已经认识到维生素D缺乏症和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进展有关。这是由于在人体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可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基因转录和免疫细胞的表达,包括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血管生成、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影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本文拟分析已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唐枫燕钟绍赵波李琳朱文华方玲娜卢冰张莉沈莉雯潘颖马丹李全民
关键词:维生素D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60例,测定BMI、HbA1c等指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通过诺和锐30治疗,另一组通过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再次测定BMI、HbA1c等指标,并应用动态血糖检测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与诺和灵30R组比较,诺和锐30组FBG、PBG、HbA1c明显下降,低血糖次数减少,血糖波动小.两组间BMI无差异.结论 诺和锐30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钟绍方玲娜潘颖卢冰计莹朱文华沈鲜安
关键词:诺和锐30诺和灵30R2型糖尿病
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GD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110名,其中GDM患者(GDM组)53例,正常妊娠者(GNGT组)57名,ELISA检测两组Betatrophin水平,同时检测血糖、HbA1c、血脂等指标。结果 GDM组血清Betatrophin水平高于GNGT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DM组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年龄及HbA1c呈正相关,年龄及HbA1c是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Betatrophin是GD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增高,提示Betatrophin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
卢冰王苏洪霞飞钟绍潘颖方玲娜张莉沈莉雯蒋娜王济芳王东袁国跃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糖化血红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