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36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分布与石英表面结构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频率累积曲线形态全部为双峰 ,负偏态 ,粒度变化范围大 ,平均粒度数值小 ,标准偏差平均值为 0 .6 1 ;粒度分布特征方法判断沙丘沉积环境以河流成因为主。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石英颗粒表面结构 ,机械作用以贝壳状断口、V形坑和次棱角状形态组合为主 ,化学作用为中等—强烈溶蚀特征 ;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表明沙丘为河口沉积 ;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沙丘受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经历海水及风力改造。
- 马锋刘立王安平曹林
- 关键词:粒度分布沉积环境
-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被引量:147
- 2004年
-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根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为高锶花岗岩类和低锶花岗岩类,前者富集Ba、Sr、Ti,而后者强烈亏损这些元素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高锶花岗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属于I型花岗岩;低锶花岗岩类由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也属于I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为A_1型花岗岩。这两类花岗岩均显示ε_(Nd)(t)正值、^(87)Sr/^(86)Sr低值以及较低的Nd模式年龄。高锶与低锶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差异性表明,高锶花岗岩起源于相对亏损的幔源岩浆的分异作用,而低锶花岗岩类的源区与显生宙地壳增生时期起源于地幔的年轻地壳物质有关,即起源于富集型幔源基性岩石的部分熔融。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与流纹岩之间地球化学相似性以及与玄武岩类的相关性表明,它们是统一的构造-岩浆体系的产物,共同制约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大陆伸展的构造环境和闭合期间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地幔源区。
- 林强葛文春吴福元孙德有曹林
- 关键词:流纹岩
- 大兴安岭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22
- 2003年
-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主要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由碱性系列玄武岩和亚碱性系列玄武岩以及伴生的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它们与邻区俄罗斯和蒙古同时期火山岩构成面形展布的巨型火山岩带。碱性系列玄武岩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其富集程度类似于板内碱性系列玄武岩,但明显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这一点又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或岛弧钙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系列玄武岩适度富集不相容元素而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类似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或岛弧火山岩,其中低钾玄武岩类似于拉斑玄武岩。大兴安岭酸性火山岩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高Sr流纹岩类和低Sr流纹岩类。前者富集Ti、Ba、Sr、Co和Ni而贫Rb、Zr和Th等强不相容元素,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省分异作用形成的流纹岩;后者明显富集不相容元素Rb、Zr和Th而亏损Ti、Ba、Sr和Co,它们与碱性系列玄武岩之间形成类似于大陆裂谷环境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亚碱性系列玄武岩与高Sr流纹岩的成因关系类似于大陆伸张环境的双峰式火山岩,但前者形成从基性到酸性的连续演化系列,并没有形成Daly成分间断。这表明大兴安岭火山岩在源区及其原始岩浆的性质上明显区别于世界大陆溢流玄武岩省。也就是说,大陆溢流玄武岩省的双峰模式起源于干岩浆体系。
- 林强葛文春曹林孙德有林经国
- 关键词: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玄武岩流纹岩岩浆分异
- 图们江口附近沙丘的成因被引量:3
- 2002年
- 图们江口沙丘沙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 ,其次为岩屑和黑云母。沙的平均粒径为 2 .1 6~2 .1 8 ,相当于 0 .2 2 mm,标准偏差为 0 .55~ 0 .59,偏度为正偏 ,峰态以中等至窄峰态为主。磨圆程度较差 ,以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石英表面主要发育有碟形坑、三角痕、麻坑以及贝壳状断口等机械作用痕迹 ,还发育有溶蚀沟、硅质球沉淀、硅质磷片和硅质薄膜等化学作用痕迹。上述特征表明 。
- 曲希玉刘立高福红王安平曹林
- 关键词: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