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旦巴

作品数:68 被引量:29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藏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2篇油菜
  • 19篇白菜
  • 19篇白菜型
  • 15篇白菜型油菜
  • 13篇种质
  • 12篇种质资源
  • 6篇性状
  • 5篇青稞
  • 5篇种子
  • 5篇黄籽
  • 5篇基因
  • 5篇表型
  • 4篇地理分布
  • 4篇多样性
  • 4篇遗传多样性分...
  • 4篇品种资源
  • 4篇芥菜
  • 4篇芥菜型
  • 4篇黄籽油菜
  • 4篇分化

机构

  • 4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6篇西藏大学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西藏农牧科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作者

  • 68篇旦巴
  • 39篇王建林
  • 27篇孟霞
  • 25篇卓嘎
  • 21篇栾运芳
  • 18篇胡书银
  • 11篇何燕
  • 8篇胡单
  • 8篇侯维海
  • 6篇大次卓嘎
  • 6篇李梦寒
  • 5篇彭岳林
  • 5篇安克杰
  • 4篇昌西
  • 3篇涂金星
  • 2篇琼达
  • 2篇马朝芝
  • 2篇张涪平
  • 2篇李昌明
  • 2篇次仁白珍

传媒

  • 26篇西藏科技
  • 7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种子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高原农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消费经济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7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5.00%,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为0.9821;(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21个农艺性状化为6个主成分,其中累积贡献率为85.19%,以角果因子的贡献率最高为42.99%;(3)基于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在遗传距离为6.61水平上可聚为五大类群,这五大类群可区分为矮秆粒重型、多分枝多角果型、高秆少分枝型等五种类型。
孟霞卓嘎旦巴大次卓嘎王建林
关键词: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种油菜新害虫林芝喜马象(Leptomias sp.)的危害和形态特征
2017年
2014年在西藏林芝发现了一种危害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新害虫——林芝喜马象Leptomias sp.(暂定名)。该害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喜马象属Leptomias Faust;主要分布于西藏林芝八一镇;成虫为害油菜子叶和真叶,幼虫为害油菜根部。本文描述了喜马象甲的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
侯树敏旦巴胡宝成郝仲萍宋伟盛蕾
关键词:油菜新害虫
林芝地区春青稞地昆虫群落结构与时序动态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目测法、网捕法和整体抽样法,对西藏林芝春青稞整个生长季节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共查得昆虫12目18科69种,其中捕食性昆虫有5目8科29种、寄生性昆虫有2目4科22种、植食性昆虫有4目6科11种、杂食性等其他类昆虫有1目2科3种。在捕食性天敌昆虫中,食蚜蝇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34.5%;其次为瓢虫和步行虫,分别占捕食性天敌昆虫的24.1%和20.7%;其他类群占20.7%。在寄生性天敌昆虫中,蚜茧蜂为优势种,寄生能力最强,占寄生性天敌昆虫的35%;其次为寄生蝇占20.9%。在植食性昆虫中,麦无网长管蚜为绝对的优势种,发生数量大,对春青稞危害大;其次为尼胸突鳃金龟、伪土粉蚧和丽腹弓角鳃金龟。天敌昆虫对害虫具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春青稞整个生育期内不能有效地控制麦无网长管蚜的发生与危害。依据昆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结合林芝春青稞生育期,将林芝春青稞地昆虫群落动态划分为5个阶段,并指出不同阶段昆虫群落特点及相应的害虫防治策略。
张涪平孙自保彭岳林旦巴周晓英
关键词:春青稞昆虫群落
油菜的起源及演化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禹氏三角反映油菜种间关系过于简单,实质上仅反映了油菜演化的最初阶段,未能较为系统地揭示油菜演化的整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菜演化的二阶段假说。即:第一阶段形成衍生芥菜种、衍生欧洲油菜和衍生阿比西利亚芥,也就是禹氏三角所反映的内容;第二阶段形成现代油菜各大类型及众多的地方品种。此外,还讨论了中国油菜的起源问题。
王建林栾运芳胡书银旦巴孟霞尼玛卓玛唐琳
关键词:油菜
西藏野生油菜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以100份西藏野生油莱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为材料,运用群体遗传学的原理与方法,对西藏野生油莱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平分布上,西藏野生油莱及其近缘种形成了28...
王建林次仁央金大次卓嘎旦巴
西藏野生芥菜类型油菜地理分布与表型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在西藏6地市21个县(乡)用GPS定位,采集获得野生芥菜类型油菜38份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西藏林芝种植,通过生育期、植株形态、籽粒等农艺性状比较观察研究,发现:①西藏各地(县)野生芥菜类型油菜与栽培芥菜类型油菜相比,在表型分化上具有一些明显不同,其表型分化多样性丰富;②野生芥菜类型油菜的垂直分布,在海拔高度上明显高于栽培的芥菜类型油菜,西藏野生芥菜类型油菜种植的海拔高度可以达到4630m以上;③野生芥菜型油菜的水平分布,从藏东三江流域到雅鲁藏布江中游,随着经度的西移,表型分化趋势丰富,特别在山南、日喀则地区最集中,零星分布着成片的野生芥菜类型油菜,并据此往西藏的北部和西部扩散。
栾运芳王建林大次卓嘎何燕旦巴卓嘎昌西
关键词:油菜
西藏野生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利用10对AFLP引物及13对SSR引物,对43份来自西藏地区部分野生类型油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对AFLP引物共得到27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带214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7.5%,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
旦巴马朝芝卓嘎黄镇万正杰王建林次仁旦达傅廷栋
关键词:品种资源新品种培育
文献传递
PCR技术简介被引量:2
2005年
现代生物技术在近20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更有许多专家将21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PCR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丁程技术的灵魂,PCR技术已经成为遗传与分子分析的根本性基石。PCR技术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考古学,甚至是刑侦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PGR技术的原理、反应组分及应用中常见问题。在农业方面,PCR技术作为分子植物育种实验室的技术平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在西藏自治区,分子植物育种方法尚未起步。本文旨在向大家简单介绍PCR技术,以期一问探讨在西藏这个种质资源丰富地区的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丁程技术的应用。
何燕旦巴卓嘎孟霞
关键词:PCR技术
SDS法提取青稞叶片总DNA的改进方法被引量:5
2005年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在西藏自治区内建立的第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原环境的特殊性,在现有条件下,改进操作程序,积极探索了青稞总DNA的提取方法,其纯化后的DNA经电泳,紫外吸收光谱仪检测,证明为高分子量、高纯度的DNA,可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
何燕卓嘎旦巴
关键词:DNA青稞
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及抗寒性研究
2023年
低温对于油菜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具有不利影响,抗寒能力是油菜作物安全过冬、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白菜型油菜作为三大油菜之一具有抗寒性强、耐瘠薄等优良性状,具有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食用植物油和畜禽高蛋白饲料的需求增加,急需扩大各种油料作物的生产和进行相关抗寒性种质资源的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从油菜的种质资源研究、油菜抗寒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油菜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
黄琛勇冲次旺扎西次仁赵代通旦巴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抗寒性种质资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