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湘玉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功能
  • 3篇激素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不全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狼疮
  • 2篇肌苷
  • 2篇功能衰竭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腹膜透析
  • 1篇多靶点
  • 1篇多靶点治疗
  • 1篇多器官受累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8

机构

  • 10篇湖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徐湘玉
  • 3篇梁玉梅
  • 3篇黄安兰
  • 3篇饶慧
  • 3篇曾清华
  • 2篇肖嫦娟
  • 1篇谢硕珊
  • 1篇铙慧

传媒

  • 3篇湖南医学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苷治疗肾功能不全30例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我科自1986年6月~1987年6月用静脉滴注肌苷治疗了3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现将其降低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0岁。其中慢性肾炎16例,肾病综合征Ⅱ型3例及慢性肾盂肾炎3例(诊断均按1985年9月南京会议修订标准)。
徐湘玉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肌苷
99例慢性肾衰患者腹透期死亡23例原因分析
1995年
99例慢性肾衰患者腹透期死亡23例原因分析梁玉梅,徐湘玉(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410002)我院1987年~1994年对99例慢性肾衰(CRF)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在透析期间死亡23例。本文就其死因作一分析讨论。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透析患者共...
梁玉梅徐湘玉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透析疗法腹膜透析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
1999年
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较少报道。本院自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NS310人,其中并发ARF者16人,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和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0例,女6例。年龄18~65岁,平均4...
徐湘玉
关键词:肾变病综合征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徐湘玉铙慧
关键词:病例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误诊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究来氟米特(LEF)联合糖皮质激素(GCS)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选择该院收治SLE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环磷酰胺(CTX),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LEF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Uprc)、血清白蛋白(ALB)、肾功能(Scr)、白细胞(WBC)、IL-8及IL-10水平,治疗6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Uprc、Scr、IL-10及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LB及IL-8水平均出现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研究组Uprc、Scr、IL-10及SLEDA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及IL-8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SLE疾病上均具有明显的疗效,但LEF联合GCS较CTX联合GCS作用更为明显,更有利改善IL-8与IL-10水平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饶慧肖嫦娟曾清华谢硕珊徐湘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氟米特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多靶点治疗Ⅴ+Ⅳ型狼疮性肾炎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全身性、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和严重的临床表现,。肾活检显示。肾几乎100%受累,其中45%--85%的患者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病情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期应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影响SLE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肾衰竭亦是SLE死亡的常见原因。
肖嫦娟饶慧徐湘玉曾清华
关键词:多靶点治疗SLE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受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7例的疗效被引量:1
199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7例的疗效湖南省人民医院徐湘玉,黄安兰用肌苷、温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国内外已有报告。我科1988~1992年用静脉滴注肌苷及口服温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47例,降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效果理想。...
徐湘玉黄安兰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慢性肾功能不全肌苷
甲状旁腺激素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1,25(OH)_2D_3干预治疗的效果
2008年
【目的】评价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并进行干预治疗,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在本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诊治疗的CAPD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测定其iPTH浓度,同时测定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测量人体指数学指标:肱三头肌皮褶(TSF)、肱二头肌皮褶(BSF)、上臂中部周径(MAC);使用改良整体主观评估法(MQ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析iPTH与各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低磷饮食,并补钙治疗),1,25(OH)2D3治疗组[常规低磷饮食、补钙治疗及1,25(OH)2D3干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服用前后各组iPTH与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iPTH与Hb、Alb、PA、MAC呈负相关(P<0.05);与MQSGA呈正相关(P<0.05)。45例CAPD患者中40例存在SHPT;1,25(OH)2D3治疗组治疗后iPTH、MQSGA均降低,Hb、Alb、PA、MAC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PTH及各营养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iPTH是参与导致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1,25(OH)2D3可通过降低CAPD患者的iPTH而改善其营养状态。
梁玉梅黄安兰徐湘玉
关键词:腹膜透析营养状况甲状旁腺激素类
嗜酸性筋膜炎一例报道
2014年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tis,EF)是以筋膜炎症、胶原增殖、邻近的皮下脂肪组织与肌外膜等的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疼痛性肿胀、躯干四肢皮肤结节、关节挛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为主要特征。本病较少见,近年来报道病例数逐年增多。如无系统受累,多数预后良好。
曾清华饶慧徐湘玉
关键词:嗜酸性筋膜炎嗜酸性粒细胞激素
终末期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苯那普利的干预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观察苯那普利在改善ESRD患者微炎症状态中的作用。【方法】以65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其CRP水平、血清肌酐(SCr)、头部CT或磁共振指标,分析ESRD患者微炎症状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将存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和非苯那普利治疗组。用药后12周再次检测CRP浓度。设30例肾功能正常者作对照比较。【结果】ESRD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根据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有无分组,发现阳性组43例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22例阴性组患者(P<0.05)。根据CRP水平分组,发现CRP增高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CRP正常组(P<0.05)。治疗12周后,苯那普利干预组CRP水平下降,与干预前及非干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ESR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增高了尿毒症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可能是该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苯那普利能改善ESRD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黄安兰梁玉梅徐湘玉
关键词:肾疾病C反应蛋白质脑血管意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