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荣社

作品数:22 被引量:616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人工湿地
  • 8篇污染
  • 7篇潜流
  • 7篇面源
  • 7篇面源污染
  • 7篇暴雨径流
  • 6篇脱氮
  • 6篇潜流湿地
  • 6篇中试
  • 6篇中试研究
  • 4篇滇池
  • 4篇农业
  • 4篇农业区
  • 4篇茭草
  • 4篇硝化
  • 4篇反硝化
  • 4篇除磷
  • 3篇氮磷
  • 3篇脱氮效果
  • 3篇农业面源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15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昆明市环境监...

作者

  • 22篇张荣社
  • 11篇周琪
  • 10篇李广贺
  • 10篇张旭
  • 5篇李旭东
  • 3篇史云鹏
  • 3篇张玲
  • 2篇张海
  • 1篇钟毅
  • 1篇张宇
  • 1篇张志峰
  • 1篇张相锋
  • 1篇谢丽
  • 1篇薛玉
  • 1篇闻岳
  • 1篇张建
  • 1篇马艳秀
  • 1篇唐翀鹏
  • 1篇王晓娟
  • 1篇梁军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污染治理...
  • 2篇中国水环境污...
  • 1篇给水排水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云南环境科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第三届全国环...
  • 1篇全国自来水厂...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池流域农业区的暴雨径流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通过对滇池流域内农业区两场暴雨径流的全面监测,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径流特点和污染物携带状况,为农业区暴雨径流的截留和控制提供了基础信息;经M(V)曲线分析认为农业区暴雨径流中TN和COD为应优先考虑截留的污染物。
张荣社周琪史云鹏李旭东
关键词:滇池流域农业暴雨径流面源污染污染物
潜流湿地脱氮效果与负荷的量化关系
潜流湿地脱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其氮去除率也差别较大,给准确评估潜流湿地脱氮效果带来不确定性。本文通过19个月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了约40种入水负荷下氮的去除效果,总结了芦苇、茭草、混合种植以及无植物潜流湿地在不同...
张荣社李广贺周琪张旭张玲
关键词:潜流湿地脱氮效果芦苇茭草水力负荷
文献传递
沸石床处理农田暴雨径流氮磷中试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对沸石床去除农田暴雨径流中氮磷进行了人工模拟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沸石床对暴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作用 ,系统水力负荷介于 0 2 4m3 /m2 ·d和 2 4m3 /m2 ·d之间时 ,暴雨径流中主要氮磷污染物的总去除率可达 :TN 4 5 % ,NH4 N 6 0 % ,NO3 N 2 0 % ,TP 38%。平均去除能力为TN 8 14g/m2 ·d ,NH4 N 3 6 4g/m2 ·d ,NO3 N 1 17g/m2 ·d ,TP 0 5 9g/m2 ·d。茭草床的效果明显好于芦苇床 ,植物床的效果明显好于空白对照床。系统在最大进水能力 31L/min下 ,对氨氮仍然能保持4 0
李旭东李广贺张旭何小娟张荣社
关键词:农田暴雨径流植物床
处理含油地表水体的潜流湿地填料筛选及其性能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包括填料表面微观特征、元素构成、吸附性能、微生物附着生长性、经济性等因素的填料性能评价方法,对处理含油地表水的潜流湿地填料进行评价与筛选.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各种填料对磷的吸附能力为炉渣>陶粒>沸石>砾石>砖块>卵石,对石油类的吸附能力为炉渣>陶粒>砖块>沸石>砾石>卵石;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各种填料床对石油类的去除效果为炉渣床>砾石床>湖泊底泥床;放置在污染水体中的填料表面微生物总数和烃降解菌数量为砖块>沸石>砾石,陶粒和炉渣>卵石.根据上述评价结果,选择总体性能较好的砾石、炉渣、砖块和沸石作为潜流湿地现场试验系统的填料.
张海张旭梁军李广贺张荣社
关键词:潜流湿地填料石油类
人工湿地去除农业区暴雨径流中氮磷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对滇池流域内暴雨径流的特点及其组成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现场中试试验,对潜流和自由表面人工湿地除磷脱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成人工湿地组合系统控制暴雨径流氮磷污染示范工程。
张荣社周琪
关键词:人工湿地暴雨径流除磷面源污染
自由表面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中试研究被引量:48
2002年
对自由表面人工湿地去除农业面源污水中氮的效果及途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脱氮效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延长而增加 ,HRT为 0 5、1、2和 3d时 ,系统总氮去除率分别为 18 3 %、3 8 9%、84 9%和 85 6%。HRT <2d ,出水水质波动较大 ,2d以上 ,系统即可高效稳定运行。硝化 /反硝化是湿地脱氮的主要途径 ,挥发和填料吸附脱氮量可以忽略 ,依靠植物吸收可以去除一部分氮 ,茭草 (Zizaniacaduciflora)和芦苇 (Phragmitascommunis)的氮吸收量每年分别为 44 0和70 0kgN/hm2 。
张荣社周琪李旭东何小娟
关键词:脱氮中试研究硝化反硝化农业面源污染
人工湿地技术在区域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区域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工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人工湿地的概念和类型,并结合应用实例,介绍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控制区域水污染方面的研究动态。
周琪谢丽闻岳张荣社
关键词:区域水污染环境治理人工湿地技术生态安全
滇池人工湿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滇池小河口的天然湿地以及表流和潜流两种人工湿地的植被群落学特征。研究区内调查发现有12种植物群落,包含有植物17种。结果表明:表流人工湿地的群落多样性大于潜流人工湿地,甚至也大于天然湿地;在两种人工湿地中,植物群落中的层次数比较接近;从植被群落结构来看,在物种多样性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表现为潜流人工湿地大于表流人工湿地,天然湿地居中。从天然湿地到表流湿地,再到潜流湿地,随着湿地环境水文条件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状况也在变化,表现出从湿地植物向陆生植物演替的趋势。研究表明两种人工湿地中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长势不同。在人工湿地中适宜构建芦苇群落,在表面流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中可以考虑水芹菜(Oenanthe stolonifera)和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人工湿地的水文条件与湿地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工湿地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面。
张玲李广贺张旭张荣社唐翀鹏
关键词:滇池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学群落多样性水文条件湿地植物
潜流湿地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冲击负荷中试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进行了3种人工潜流湿地(无植物空白床、芦苇床、茭草床)控制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的冲击负荷试验,考察了潜流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耐冲击负荷能力。结果表明,潜流湿地能够有效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其中以芦苇床潜流湿地对暴雨径流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为最好。处理滇池流域重现期为5 a的单场降雨,试验床体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3.7%时,芦苇床湿地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2%,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3%;当冲击负荷流量增大后,处理系统面积占汇水面积的比例减小到2%时,芦苇床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8.6%和52.6%。在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潜流湿地的冲击试验与前期的连续流试验结果相比,冲击负荷会降低系统的脱氮除磷率,降低的脱氮率<10%,降低的除磷率在15%左右。
张荣社李广贺周琪张旭张玲
关键词:潜流湿地暴雨径流
人工湿地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对比研究被引量:92
2006年
通过对表面流和潜流人工湿地中不同填料层的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变化,从微生物角度分析了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表面流湿地硝化强度高于潜流湿地,2个系统中的硝化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硝化强度高于下层.2个系统中沿程硝化强度呈递减趋势,硝化强度反映氨氮去除率的大小,表面流湿地氨氮的去除率高于芦苇潜流湿地30%~40%.反硝化强度比较结果表明,潜流湿地上层土壤填料的反硝化强度最高,砾石填料反硝化强度最低,表面流湿地反硝化强度居中,2个系统反硝化强度上下分层不明显,沿程基本保持不变.
王晓娟张荣社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