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纯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蛋白
  • 3篇电泳
  • 3篇电泳分析
  • 3篇修饰蛋白
  • 3篇细胞
  • 3篇醚键
  • 3篇可溶表达
  • 3篇PEG
  • 3篇
  • 2篇修饰物
  • 2篇肿瘤
  • 2篇结合肽
  • 2篇聚乙二醇
  • 2篇可溶性
  • 2篇可溶性表达
  • 2篇分离纯化
  • 2篇复性
  • 2篇白蛋白
  • 2篇包涵体
  • 2篇MAL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江苏金迪克生...
  • 1篇北京嘉事联博...

作者

  • 16篇张纯
  • 12篇刘永东
  • 8篇苏志国
  • 8篇余蓉
  • 6篇张耀
  • 4篇王祺
  • 3篇冯翠
  • 3篇王健
  • 2篇秦培勇
  • 2篇殷爽
  • 1篇周月芳
  • 1篇秦川
  • 1篇罗坚
  • 1篇赵大伟
  • 1篇郑秀玉
  • 1篇刘江宁
  • 1篇刘立平
  • 1篇薛玲
  • 1篇李增兰
  • 1篇张伦

传媒

  • 7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4年生...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Fc融合蛋白制备工艺的优化
2017年
目的优化基于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表达的Fc融合蛋白制备工艺。方法对于上游细胞培养工艺,先在摇瓶中分别对培养基配比和流加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工艺放大到生物反应器规模并确认其可行性。对于下游蛋白纯化工艺,分别对A蛋白亲和层析的洗脱条件和阴离子交换层析的平衡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对于上游细胞培养工艺,以种子培养基:基础培养基(CD OptiCHO):基础培养基(CDM4Mab)为2:1:1的配比配制培养基,并以3、6和9d补料的流加培养方案进行细胞培养,可获得理想的细胞密度和活率,且成本较低。对于下游蛋白纯化工艺,以pH3.3的洗脱液进行A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时,Fc融合蛋白的回收率为94.7G,纯度为98.64%;以pH5.0~pH5.5的平衡液进行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时,Fc融合蛋白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纯度达到99%。结论基于CHO细胞表达的Fc融合蛋白制备工艺的上游细胞培养和下游蛋白纯化工艺得到成功优化,这为此类抗体药物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赵永强苏志国刘永东黄亚杰赵静张纯张耀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培养基
PEG-MAL修饰蛋白中硫醚键在常规电泳分析的不稳定现象
本文使用不同上样缓冲液并进行不同时问的加热变性处理后再mono-PEGylated CNTF进行SDS-PAG E分析。结果显示未经加热处理的样品,原蛋白位置处均未出现蛋白条带。在不含有或者不含有还原剂的存在下,加热处理...
张纯刘永东苏志国余蓉
关键词:药用蛋白聚乙二醇修饰电泳分析
文献传递
白蛋白结合肽-多柔比星耦合物的设计、制备、表征及初步评价
2017年
为了改善多柔比星在血液中的循环半衰期,基于白蛋白在血浆中含量丰富、性质稳定、半衰期持久的特点,通过大肠杆菌体系重组表达了源于细菌表面蛋白中白蛋白结合肽段,并建立了纯化工艺,获得了纯度高于95%的重组白蛋白结合多肽,并证明重组多肽在体外能够迅速地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通过与DOXO-EMCH分子化学耦联,制备获得重组白蛋白结合肽-多柔比星耦合物。A549细胞毒力实验结果显示耦合物的IC50浓度升高,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重组白蛋白结合肽能够显著延长多柔比星在血液中的循环半衰期,相对于多柔比星或DOXO-EMCH分别提高了5.6倍和3.8倍。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耦合物的抗肿瘤效力得到提升。证明了基于白蛋白结合机制可为小分子药物长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刘立平张纯殷爽王祺张耀余蓉刘永东苏志国
关键词:多柔比星血清白蛋白长效性抗肿瘤
抗菌肽-裂解酶双机制抗菌蛋白质的设计与可溶性表达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针对G^(-)菌外膜阻挡裂解酶发挥作用的情况,设计抗菌肽-裂解酶双机制抗菌蛋白,并优化表达体系,获得可溶性表达的抗菌蛋白质。方法采用同源模建方法将绵羊骨髓细胞抗菌肽与源自噬菌体JD010的裂解酶融合设计新的抗菌蛋白质(SMAP-Lysin)。通过构建pET30a、pBV220表达载体的方式,利用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的促溶作用,促进SMAP-Lysin的可溶性表达。结果仅在pBV220载体上,SMAP-Lysin有明显的表达,但其表达过程会诱导宿主细菌的死亡,无法有效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通过SUMO标签的促溶作用,可实现SMAP-Lysin的融合表达,且SUMO肽段的融合避免了宿主细菌的死亡;采用亲和层析,酶切步骤处理后,可得到纯化的抗菌蛋白质SMAP-Lysin。结论大肠杆菌是用于表达重组蛋白质的重要工程菌,采用SUMO标签融合表达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抗菌蛋白对表达菌宿主的毒性,提高抗菌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有利于抗菌蛋白的纯化。
汪婷婷戴佳咪郑永祥余蓉张纯
关键词:裂解酶抗菌蛋白可溶性表达革兰氏阴性菌
EV71多表位抗原亲和纯化及类病毒颗粒胞外自组装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肠道病毒71型(EV71)衣壳蛋白优势表位肽段构建融合蛋白抗原能有效抑制病毒感染,有望成为继灭活病毒后更为安全有效的疫苗品种。该融合蛋白能通过原核体系有效表达但形成无序包涵体,采用常规层析介质难以实现目标蛋白与宿主杂质的有效分离,阻碍了对该抗原蛋白进行全面临床前活性及安全性评价。在原有融合蛋白抗原N端插入组氨酸标签,对形成的包涵体变性溶解后直接采用镍金属螯合亲和介质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纯度大于95%的抗原纯品,目标蛋白收率46.8%。采用透析方式脱除纯化样品中高浓度脲,发现直接透析至无脲的缓冲液中蛋白质大量沉淀,而先稀释至2mol/L脲的缓冲液中然后用G25脱盐柱完全脱除脲则无任何沉淀形成,获得近100%的蛋白质收率。透射电镜分析最终样品发现融合蛋白形成了10nm左右粒径均一的类病毒蛋白颗粒,且在p 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保持稳定。该研究结果为将EV71融合蛋白抗原发展为安全有效且低成本的手足口疫苗奠定了基础。
薛玲刘江宁张耀张纯王祺秦川刘永东苏志国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转铁蛋白-PEG-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实现在体内更持久的药效作用,根据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第17位为游离半胱氨酸残基,而转铁蛋白Tf无游离半胱氨酸的特点,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聚乙二醇5K-马来酰亚胺(NHS-PEG5k-MAL)作为偶联剂,实现了两者定点偶联,然后结合蛋白自身特性制定纯化方法,制备获得纯度高于90%的转铁蛋白-聚乙二醇5k-睫状神经营养因子(Tf-PEG5k-CNTF)耦合物。高效凝胶色谱和动态光散射分析显示耦合物的表观分子体积大于两蛋白之和。细胞试验结果显示耦合物的活性下降至原蛋白的65.8%。大鼠药代动力学试验显示Tf-PEG5k-CNTF耦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半衰期延长至8.2小时,与CNTF原蛋白相比提高了约17倍。小鼠动物试验显示在每周2次的给药频率,每次1.0 mg/kg的剂量下,Tf-PEG5k-CNTF能更为显著地影响小鼠对食物摄入量和减轻体重。因此,转铁蛋白偶联技术可用于脑部靶向蛋白药物的长效递送。
殷爽冯翠张纯王祺王健余蓉刘永东苏志国
关键词:转铁蛋白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减肥
PEG-MAL修饰蛋白中硫醚键在常规电泳分析的不稳定现象
聚乙二醇修饰是一种有效改善药用蛋白在体内的成药性的技术手段。SDS-PAGE是除了高效液相之外最常采用的用于表征PEG修饰蛋白的分析技术,包括纯度分析,修饰率、反应收率分析,修饰度分析等。然而在采用常规分析手段对经聚乙二...
张纯刘永东苏志国余蓉
PEG-MAL修饰蛋白中硫醚键在常规电泳分析的不稳定现象
<正>聚乙二醇修饰是一种有效改善药用蛋白在体内的成药性的技术手段。SDS-PAGE是除了高效液相之外最常采用的用于表征PEG修饰蛋白的分析技术,包括纯度分析,修饰率、反应收率分析,修饰度分析等。然而在采用常规分析手段对经...
张纯刘永东苏志国余蓉
文献传递
多肽与化疗药物偶联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癌症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小分子化疗药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缺乏肿瘤靶向性,普遍存在全身系统毒性强和耐药频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将足量的化疗药物定向运送至肿瘤部位成为化学治疗的最大挑战。抗体偶联药物(ADC)利用抗体的肿瘤特异性将高毒性小分子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能克服小分子化疗药物的上述缺陷,是近年来肿瘤药物研发热点。然而抗体的大分子特点使ADC在肿瘤部位的渗透率低,严重限制了ADC的肿瘤治疗效果。近年来,使用具有肿瘤靶向能力的多肽取代抗体发展的多肽偶联药物(PDC)是另一种新型肿瘤药物的靶向递送途径。其中,具有细胞渗透能力的肿瘤靶向肽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而且多肽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原核表达手段获得。因此,相对于ADC,PDC具有更高的载量、更强的组织渗透能力、更灵活的多功能化改造以及更低廉的制备成本。随着对胞内转运途径和药物释放机制的深入研究,PDC有望早日投入临床应用。本工作详细介绍了PDC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不同靶向肽、细胞毒性分子和连接子对PDC抗肿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发展趋势,并为PDC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要点:(1)综述了肿瘤靶向化疗药物的原理、类型及特点。(2)分析了PDC中的靶向多肽、细胞毒性分子和连接子的种类、特点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3)总结了现有PDC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雪张竞张竞张耀张耀张纯刘永东
关键词:药物递送多肽连接子细胞毒素肿瘤靶向
差示扫描荧光法快速筛选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液体制剂处方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液体制剂处方的差示扫描荧光(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快速筛选法。方法采用DSF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分别测定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的转变中点温度(T_(mid))和变性温度(T_m),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同时检测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聚集体形成量与T_(mid)值的关系;以T_(mid)为指标评价溶液环境对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稳定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人免疫球蛋白制剂中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抗-HBs)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制剂处方中DSF法测定的人免疫球蛋白的T_(mid)值与DSC法测定的T_m值呈线性关系,R^2=0.963;T_(mid)值与制剂中聚集体形成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33;制剂中蛋白浓度升高,其热稳定性降低,糖和糖醇及氨基酸类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优于氯化钠及精氨酸和谷氨酸的混合物;甘氨酸和脯氨酸对制剂中抗-HBs活性的保护效果与某些糖类和糖醇类相当。结论 DSF具有蛋白检测浓度范围广、样品用量少和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可用于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液体制剂处方的快速筛选。
张伦罗坚周月芳张纯李增兰范云周余蓉苏志国
关键词:差示扫描量热法人免疫球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