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和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或替代治疗药物(左旋甲状腺素)撤除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102例DTC患者根据术后131I清甲治疗和替代治疗使用情况分为首次治疗未清甲组(n=33)和多次治疗清甲组(n=69)。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或停药后第2、3、4周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两组相应时间点的激素水平;以血清TSH>30 m IU/L为限值,观察两组患者达标率。分析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TSH与FT3、FT4的相关性,比较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不同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结果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比较,首次治疗未清甲组在各相应时间点均低于多次治疗清甲组,其中第3、4周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治疗清甲组患者血清FT3、FT4与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85,r=-0.345,P<0.05)。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女性患者显著低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45岁者显著低于年龄≤45岁者(P<0.05);而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DTC患者的血清TSH水平及其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C术后患者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均低于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患者。随着停药的延长,已接受131I清甲治疗患者血清TSH水平逐渐上升,而FT3、FT4水平逐渐下降;其血清TSH水平及达标率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ATRA和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ttlerin(RO)并分组,通过SubG1assay by FAC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 ladder来观察ATRA对MCF-7的影响。结果:在浓度为5μM的ATRA作用下,MCF-7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并可观察到明显梯状DNA。结论:ATRA能够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但受PKC-δ的专一抑制剂RO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