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5篇监测分析
  • 3篇沙门菌
  • 3篇伤寒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药物
  • 2篇沙门氏菌
  • 2篇伤寒沙门菌
  • 2篇伤寒沙门氏菌
  • 2篇细菌性
  • 2篇细菌性痢疾
  • 2篇痢疾
  • 2篇流行病学
  • 2篇病原学
  • 1篇血清型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疫情
  • 1篇中毒

机构

  • 10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军区

作者

  • 10篇刘清
  • 7篇顾本思
  • 5篇李方
  • 4篇外力
  • 4篇木合亚提
  • 2篇夏依旦
  • 1篇王吉亮
  • 1篇骆玲
  • 1篇高涛
  • 1篇张明理
  • 1篇王效俊
  • 1篇赛娜瓦尔
  • 1篇木塔力甫
  • 1篇穆他力甫
  • 1篇木和亚提
  • 1篇丁萍
  • 1篇刘捷
  • 1篇木塔里甫
  • 1篇李芳

传媒

  • 4篇疾病预防控制...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新疆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年新疆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2006年新疆细菌性疾病监测点分离并上报志贺菌的血清分型结果231株,其中塔城地区35株(15.15%)、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3株(5.6%)、昌吉回族自治州23株(9.96%)、乌鲁木齐市62株(26.84%)、吐鲁番地区14株(6.06%)、喀什地区20株(8.66%)、阿克苏地区21株(9.09%)、和田地区43株(18.61%);231株均进行药敏检测。了解志贺菌菌群及血清型分布的变迁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特征是细菌性痢疾(菌痢)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掌握当地菌痢流行的优势菌群(血清型)及耐药谱,为菌痢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
夏依旦.吾甫尔刘清外力木塔里甫顾本思木合亚提李方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病原学耐药性监测分析
新疆某监狱伤寒爆发疫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一起伤寒爆发疫情的病原进行分子分型,为今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临床诊疗记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病例对照调查、环境卫生学调查和病原及其分子分型等检测后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8月2日~9月15日共报告伤寒病例57例,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及9月上旬,均为在押男性犯人,分布于第14监区,罹患率为22.30%。犯人近2~3年没有明确伤寒菌苗接种史。本起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与病人日常接触,餐饮具等可能是重要传播媒介。病原学调查为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有4种带型,其中有2种主要带型,为同一克隆系(相似系数94.43%),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日常接触传播所致,疫情报告延迟及疾病识别能力差,应加强监狱等封闭场所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刘清夏依旦.吾福尔李方木和亚提外力
关键词:伤寒
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2005年乌鲁木齐市局部区域发生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情况,评价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效果。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近年流脑疫情资料,并采用现场调查法抽查近3年目标人群疫苗接种及对相关信息认知情况;根据疫情状况及流脑病原鉴定,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2005年1~7月乌鲁木齐市报告流脑病例7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3例。病例以3~4月为多,主要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73.68%来自流动人口,72.36%在15岁以下,近2~3年没有明确流脑疫苗接种史。所调查流动人群对流脑认知水平低,98%近3年未接种过流脑疫苗。2003年乌鲁木齐市15岁以下在校中小学生接种过A+C流脑疫苗。优势菌株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Nm)。结论由于流动人口疏于管理,目标人群对流脑认知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低下,流脑疫苗接种率极低,易感人群累积所致流脑流行。为此,对目标人群流脑疫苗采取了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控制了疫情扩散。
刘清米吉提.买买提赛娜瓦尔王效俊王立秋李群
2005年新疆77株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伤寒发病地区的菌株,按肠道菌常规方法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77株菌对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菌必治、奥氟星、环丙沙星、复达星敏感率均为100%,红霉素耐药率最高(97.40%)。仅有2株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其余75株菌均有不同程度耐受;3个县伤寒沙门菌抗生素耐受情况不同。结论新疆是伤寒病的高发区,抗生素耐受情况仍很严重,因此在伤寒防治实践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
夏依旦.吾甫尔外力.沙塔尔顾本思李方木塔力甫.托合提木合亚提.胡赛英刘清
关键词:伤寒杆菌耐药性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15个地区(州、市)55个监测县开展霍乱、伤寒、菌痢等重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利用Excel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2007年监测资料;对现场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2007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新疆共报告门诊腹泻病例144098例,累积月报告发病率为716.78/10万,略高于2006年同期发病水平(682.00/10万),发病数较2006年同期上升5.10%;其中菌痢10273例,伤寒591例,霍乱1例。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仍是疾病监测和防控重点内容。
木合亚提刘清李方外力顾本思夏依旦木塔力甫
2006—2013年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2006—2013年新疆伤寒沙门氏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2013年新疆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现场分离的576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并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伤寒沙门氏菌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576株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3.58%,没有100%敏感的抗菌药物;576株菌中,耐3种及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59.72%,耐6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16.32%。结论新疆是伤寒病的高发区,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因此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伤寒病的关键。
木塔力甫.托呼提夏依旦.吾甫尔李方外力.沙塔尔木合亚提.胡赛因顾本思刘清
关键词:伤寒沙门氏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新疆首次从腹泻病人中发现苏贝鲁血清型沙门菌
2008年
目的从腹泻病患者粪便中筛检肠道致病菌。方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学分离和血清学试验,并结合生化试验进行结果判定,同时用改良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自患者粪便中检出的该致病菌的生化反应均符合沙门菌属的生化特性。其抗原结构也与苏贝鲁血清型相吻合。结论该病人症状典型,具有食用可疑食物史。
高涛骆玲王吉亮张明理顾本思木合亚提刘清丁萍王玲黄艳君刘捷
关键词:腹泻病沙门菌
2006年新疆222株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2012年
目的了解2006年新疆伤寒沙门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伤寒沙门菌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6年新疆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现场分离的222株伤寒沙门菌进行了系统分型鉴定,并采用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了现场分离的伤寒沙门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22株受试菌对24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高达99.55%。222株菌中,3株对21种抗菌药物全部敏感,仅有2种对21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新疆是伤寒病的高发区,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伤寒病的关键,也是防止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的有效方法。
外力.沙塔尔夏依旦.吾甫尔木合亚提.胡塞英刘清木塔力甫.托呼提顾本思李芳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耐药性
2009年新疆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2012年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居我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前列,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是我区重点监测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我区2009年细菌性痢疾菌群(型)变迁及耐药性变化,指导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于2009年5月~10月开展了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王历刘清夏依旦顾本思木合亚提外力穆他力甫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耐药性监测监测分析病原学急性肠道传染病法定报告
2012年新疆泽普县一起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调查新疆泽普县一起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治同类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查找本起食物中毒有关的可疑食品,对食品出售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了解出售场所卫生状况,并采集食用者的剩余食品、患者腹泻样本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事件中发生食物中毒患者199例,死亡2例,病死率1.01%;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0%)、乏力(97.22%)、腹痛(94.44%)、头痛(94.44%)、恶心(94.44%)、呕吐(86.11%)、发热(75.00%)为主要表现;从1份烤鸡及3份患者腹泻样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其他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为一起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烤鸡引起的食物中毒,经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了事件的蔓延。
赛娜瓦尔.巴合提刘清
关键词:食物中毒伤寒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