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耐药
  • 3篇伤寒
  • 3篇耐药性
  • 3篇监测分析
  • 2篇细菌性
  • 2篇细菌性痢疾
  • 2篇痢疾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分型
  • 1篇药敏
  • 1篇药敏测定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志贺氏菌
  • 1篇沙门菌
  • 1篇伤寒杆菌
  • 1篇伤寒流行病学
  • 1篇省级疾病预防...
  • 1篇染病
  • 1篇无形体

机构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河北省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阿克苏地区疾...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作者

  • 9篇夏依旦
  • 4篇木合亚提
  • 4篇木塔力甫
  • 4篇顾本思
  • 3篇外力
  • 2篇刘敏生
  • 2篇刘清
  • 2篇李方
  • 1篇姜霞
  • 1篇钱振宇
  • 1篇南晓伟
  • 1篇马合木提
  • 1篇穆冰
  • 1篇雷霞
  • 1篇李新兰
  • 1篇禹惠兰
  • 1篇刘清
  • 1篇李方
  • 1篇汪鹏
  • 1篇雷露

传媒

  • 3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国10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形体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10个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无形体及立克次体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进行评估。方法现场培训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标准化操作。其中血清学技术采用WHO立克次体协作中心推荐的标准方法——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mIFA),分子生物学技术使用2套巢式PCR分别扩增立克次体科(groEL基因)及无形体科(16S rRNA)大部分成员。标准化质控血清S1及S2、PCR模板P1、P2、P3、P4、P5及部分关键试剂,采用双盲法由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无形体室向参加单位发放,按统一实验操作程序,参加单位在各自本土化仪器、设备条件下进行操作。结果参加培训的10个省(市)CDC实验室,7个单位反馈血清学结果,S1及S2标准血清质控合格率均为71.4%(5/7)。反馈PCR结果的8个参加单位,其灵敏性存在较大差异,P2和P3模板合格率为62.5%(5/8),P4、P5、P6模板合格率为50%(4/8)。各单位血清学及PCR操作重复性评估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参加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实验操作系统误差,应分析各自原因,加以改进并进一步优化条件,提高该类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强调室内质控日常化管理并定期参加外部质量控制活动。
张丽娟汪鹏姜霞钱振宇刘桂艳雷露刘学升雷霞南晓伟吴建英岳永杰张铮李文涓邓红夏依旦禹惠兰王誓闻
关键词:无形体
2002~2003年新疆982株志贺氏菌菌型分布及药敏测定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报告新疆2002年、2003年982株志贺氏菌的分型和耐药性测定结果. 方法志贺氏菌的鉴定和血清分型按P.R.爱德华等著的'肠杆菌科的鉴定'进行;耐药性测定参照K-B法进行.结果 982株志贺氏菌中福氏志贺氏菌占97.15%,其次是宋内志贺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和鲍氏志贺氏菌;954株福氏志贺氏菌可分为17个亚型,F4 、FX 、 F2a为优势菌;对13种抗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超过80%的有四环素、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结论 2002~2003年新疆志贺氏菌以福氏属中的F4为优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升高、种类增多.
外力.沙塔尔夏依旦木塔力甫木和亚提阿达来提库来西王萍董超
关键词:志贺氏菌耐药性
1954~2001年新疆伤寒疫情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新疆伤寒的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伤寒疫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54~2001年的疫情月报和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9年以前每年报告的伤寒病例数不多,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1959年病例数猛增加到1594例,发病率达21.25/10万;1962年病例数达6472例,发病率为84.54/10万,形成新疆伤寒第一次流行高峰,此次流行主要是北疆和东疆地区;1975~1986年为新疆第二次流行高峰。此次流行为全疆性大流行。从时间上看,北疆早于南疆,但从发病强度上南疆高于北疆;1991~2001年伤寒发病率在18.54/10万~31.32/10万之间波动,未出现明显的流行高峰;流行菌种发生明显变化,伤寒病人所占比例由90年代前的60%左右,上升到98.48%。讨论新疆农村改水;积极采取防控措施,是控制伤寒疫情流行强度的重要手段。
马建民夏依旦
关键词:伤寒疫情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201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耐药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概况及病原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新疆菌痢的发病资料、菌型监测、药敏试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新疆共报告菌痢123 238例,年发病率波动在25.91/10万-76.04/10万之间,年病死率在0.00-46.90/10万之间。东疆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7-9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以〈5岁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中以散居儿童最高,其次是农民和学生。福氏志贺菌是优势菌群,其中F2a最多。流行菌株对链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及四环素等抗生素等高度耐药,对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逐年上升,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耐5种抗生素的菌株达71.43%。结论 2004-2014年新疆菌痢发病率保持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是个别地区的发病率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该疾病仍然是新疆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张建马合木提夏依旦木塔力甫木合亚提李方顾本思李新兰
关键词:菌痢发病率血清分型耐药率
叶城县1999年伤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马建民张明理夏依旦雷忠江杨志强徐荣晖蒋振祥王露刘敏生
关键词:伤寒流行病学
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动态,为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15个地区(州、市)55个监测县开展霍乱、伤寒、菌痢等重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利用Excel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2007年监测资料;对现场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2007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新疆共报告门诊腹泻病例144098例,累积月报告发病率为716.78/10万,略高于2006年同期发病水平(682.00/10万),发病数较2006年同期上升5.10%;其中菌痢10273例,伤寒591例,霍乱1例。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暴发疫情时有发生,仍是疾病监测和防控重点内容。
木合亚提刘清李方外力顾本思夏依旦木塔力甫
2007年新疆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新疆2007年检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全疆各肠道监测点分离的147株沙门菌按《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进行系统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以及对24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147株沙门菌对24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高达100%。147株菌中,100%耐受2种抗生素,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株达到93.20%。全疆不同地区的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一定差异,但绝大多数对新霉素、利福平、链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新疆2007年检出的沙门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菌已成为优势菌株,对临床及预防性服药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加强对其监测工作。
李方刘清木合亚提夏依旦外力顾本思木塔力甫
关键词:伤寒杆菌耐药性
2009年新疆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2012年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居我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前列,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是我区重点监测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我区2009年细菌性痢疾菌群(型)变迁及耐药性变化,指导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于2009年5月~10月开展了细菌性痢疾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如下。
王历刘清夏依旦顾本思木合亚提外力穆他力甫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耐药性监测监测分析病原学急性肠道传染病法定报告
乌鲁木齐市腹泻病患者和家畜家禽中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岛大肠埃希菌的调查
2003年
杨珊刘敏生夏依旦穆冰王效俊刘远恒程伯鲲徐建国
关键词:腹泻家畜家禽小肠结肠炎大肠埃希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