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腰痹通胶囊缓解腰背部疼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复方对缓解腰背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腰痹通胶囊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术后促进康复等方面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16年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式(Z=9.05,P<0.001,OR=3.72,95%CI=2.80-4.94),治疗强直性脊椎炎(Z=2.81,P=0.005,OR=4.13,95%CI=1.53-11.10)和椎间盘源性腰痛(Z=2.03,P=0.04,OR=3.39,95%CI=1.04-10.98)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式;口服腰痹通胶囊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Z=40.65,P<0.001,WMD=-1.87,95%CI=-1.96-(-1.78)],JOA评分也显著高于接受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Z=16.42,P<0.001,WMD=4.05,95%CI=3.57-4.53);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治疗方式显著偏低(Z=2.02,P=0.04,OR=0.45,95%CI=0.21-0.98)。结论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椎炎和椎间盘源性腰痛,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式。
目的:研究坐位下轴向载荷对腰椎前屈后伸时下腰椎节段运动的影响。方法:招募1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1(26,34)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5(22.0,23.4)kg/m2。用CT扫描获取受试者仰卧位时L3~S椎体的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双透视成像系统中采集受试者坐位L3~S1在中立、最大前屈及最大后伸姿势时的瞬时影像。在Rhinoceros软件环境中将不同坐位姿势的瞬时影像与三维模型配准。测量由仰卧位变化为中立坐位时椎体的相对位移距离和相对旋转角度;在生理条件下和额外轴向载荷(背负10kg特制背心)的坐位下,比较两种状态下最大前屈到最大后伸运动中椎体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由中立坐位到最大前屈、后伸坐位姿势时腰椎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生理坐位下,由仰卧位变成中立坐位,L5相对于S1向背侧位移1.4 (0.6,2.4)mm,前屈旋转11.4°(10.2°,17.9°),L3/4、L4/5在矢状面上旋转0.8°(-2.1°,3.8°)、4.4°(-1.0°,8.9°),旋转幅度较L5/S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前屈后伸过程中,L3~S1各节段在左右方向位移分别为2.0(1.6,2.5)mm、1.8(1.0,2.4)mm、5.9(3.7,6.4)mm;近远端方向位移分别为1.0(0.7,1.2)mm、0.7(0.6,1.3)mm、3.3(1.7,4.0)mm,L5/S1在左右方向及近远端方向的位移较L3/4、L4/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由中立坐位到最大后伸坐位运动过程中,L3~S1各节段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7(0.3,1.4)mm、0.5 (0.3,0.6)mm、2.6 (1.3,3.8)mm;在矢状面上的旋转角度分别为4.2°(1.1°,5.6°)、2.2°(1.4°,3.3°)、9.5°(4.6°,12.2°)。加载额外轴向载荷后,与生理坐位相比,由仰卧位变成中立坐位,L5/S1在矢状面上旋转减小1.2°、在头尾方向上压缩1.5mm;前屈后伸运动中,L5/S1在前后、左右及近远端方向的位移分别减少2.8、4.1、1.3mm;中立到最大后伸坐位运动过程中,L5/S1的旋转范围减小6.1°(P=0.038)。结论:由仰卧位转换为中立坐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