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斌
- 作品数:19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乡村振兴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 2022年
- 科学评价乡村振兴进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指标评价体系,采取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使用TOPSIS方法测度并比较分析中部六省乡村振兴总体水平,针对山西乡村振兴优势和短板,提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方向和对策建议。
- 刘晓明侯晓斌焦子宸
- 关键词:熵权法TOPSIS
- 科技经济融合赋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吕梁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吕梁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工作当中,如何聚焦农村特色产业需求,打造“科创中国”样板间过程中的主要做法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科技经济融合、服务产学融合的新模式、新成果、新亮点,为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 侯晓斌
- 关键词:科技经济
- 太原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全新着力点,是全社会消费升级的重要一环。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数据整理,剖析了太原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太原市进一步壮大夜间经济的相关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优化管理制度,完善配套保障功能;促进商旅文融合,塑造夜间经济品牌;加强示范引领,打造夜间经济示范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夜间消费需求。
- 侯晓斌闫琪
- 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文章从山西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前全省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促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持整体性、全方位、活态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 闫琪侯晓斌
- 关键词:文化遗产
-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建设研究
- 2018年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是一座资源丰富的矿藏,在全省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非遗+博物馆"的模式优势凸显,应利用好非遗资源,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一文化展示平台,让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贴近大众,进而盘活主题博物馆现有存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
- 侯晓斌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 山西省构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6
- 2018年
- 通过对山西省永济市、长治县、太谷县三个试点县(市)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详细阐述了山西在实践探索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方面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山西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存在的基层场馆设施设备陈旧、基层专业人才紧缺、服务效能提升乏力、图书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就如何科学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提高基层场馆服务能力、推动山西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闫琪侯晓斌
- 关键词: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
- 论政府在发展文化经济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我国,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已经初露端倪,并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其中,正在兴起的文化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越来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我们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对文化生产主体以及生产方式新变化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 侯晓斌
- 关键词:文化经济政府文化产业
- “十四五”时期山西能源转型相关问题研究
- 2022年
- 能源转型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深入推进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明确了山西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山西省能源转型蕴藏着许多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山西省能源转型也面临着严峻的约束和挑战。
- 马彦奇侯晓斌
- 关键词:能源转型
- 就业质量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文章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探究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获得中的福利保障、职业发展中的晋升经历、职业评价的两个方面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因素;其中尤以职业评价中的工作价值评价、工作满意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社区认同度高,持有省内户口的新生代农民工比省外户口的社区认同度高;到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
- 侯晓斌
- 关键词:就业质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
- 山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研究山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山西文化,尤其是保护传承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山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实践情况着手进行研究,结合山西省情,针对山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山西保护、展示、活化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协调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着积极作用。
- 闫琪侯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