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存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安塞油田长10油藏渗流规律研究
- 安塞油田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针对特低渗油藏的地质特征,结合油田的开采特点和开发动态,经过不断探索和认识,在延长组长6等油藏的注水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成熟技术。2007年安塞油田发现了与长6油藏物性相差较大...
- 余存
- 关键词:安塞油田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非均质性酸敏
- 文献传递
- 安塞油田王窑特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研究
- 靳文奇李忠兴唐华苏志峰王亚平陈雷毕义君刘锦玉余存刘渊郭兵
- 项目属于石油、天然气科学技术,涉及油田开发地质、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多个专业。主要针对特低渗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剩余油富集区,研究特低渗油田剩余油的微观形成机理、剩余油富集程度的判定标准、精确量化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渗油藏剩余油分布安塞油田
- 伴生气凝液回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伴生气凝液回流装置,包括集液管,所述集液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集液管进口、集液管出口,所述集液管进口高于集液管出口,且集液管通过支架支撑固定于地面上,集液管的上部设有倒U型管,倒U型管的开口向下并与集液管连通,...
- 陈玉龙侯宁熊山胡荣张玉忠拓伟肖红伟朱明新余存刘杰张天杰刘安兵张庆善闫志勇史波涛
- 文献传递
- 移动电加热热洗的试验与推广
- 热洗目前是油井清蜡的主要手段,清蜡是油井井筒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电解热热洗工艺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并对其现场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热洗效果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电加热热洗是一种经济性良好的热洗...
- 余存
- 关键词:油井清蜡
- 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的特低渗储层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研究
- 2024年
- 为厘清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明确后续开展三次采油技术方向,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监测真实岩心水驱过程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驱替扫描技术及计算机重建技术能够获取不同水驱阶段岩心孔隙内部不同流体的赋存状态信息与实际三维形貌,依据微观剩余油分布形态、位置、赋存量及可动用程度等特征信息,将其分为粒间吸附状、团簇状、喉道状、角隅状、颗粒吸附状及孔表薄膜状剩余油。建立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类型定量判别方法与标准。此外,系统地梳理了不同水驱阶段微观剩余油类型及其变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动用方法与建议,为后续开展化学驱提高油田采收率奠定基础。
- 杜建国董怀民余存许爽代波庄建刘平崔利凯
- 关键词: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特低渗储层安塞油田
- 侯市区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技术分析
- 2014年
- 安塞油田受储层低压、低渗透特性的制约,单井产液量低,油井系统效率普遍较低,影响油田开发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影响安塞油田老区块侯市区系统效率的各项因素,结合区块特点对提高系统效率新技术、新设备的现场试验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适合安塞油田的提高系统效率技术。
- 甘琦李秉路余存刘安兵田永达
- 关键词:安塞油田抽油机
-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被引量:7
- 2008年
- 安塞油田王侯杏地区长6储集岩主要由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岩心、测井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研究表明,该地区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胶结物溶孔;储层孔喉特征为小孔隙微喉道;物性特征为低孔隙、低渗透的基本特点,微裂缝对改善储层孔隙渗透性贡献不大;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较高,孔喉半径小且分选性较差,歪度细,溶蚀作用对改善喉道连通性的效果不佳,孔隙结构参数总体较差。储层质量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由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微相,河口砂坝次之,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第三。
- 李相明洛跃雄黎成余存
- 关键词:安塞油田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特征
- 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润湿性改变对其相渗透率的影响分析
- 2012年
- 本文通过一种能够改变低渗透亲水砂岩表面性质的润湿反转剂LW-1对改变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的润湿性的实验研究,深入分析了改变低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的润湿性对其相渗透率的影响,即渗透砂岩亲水性油气层润湿性的改变有效提高了气体的有效渗透率和水相渗透率。
- 朱明新陈玉龙余存张鹏
- 关键词:低渗透砂岩湿润性相对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