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贤芳

作品数:57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篇小麦
  • 12篇籽粒
  • 9篇小麦籽粒
  • 9篇赤霉
  • 8篇小麦品种
  • 8篇霉病
  • 8篇赤霉病
  • 5篇稻茬
  • 5篇稻茬小麦
  • 5篇容重
  • 5篇小麦生产
  • 5篇发芽
  • 4篇多酚
  • 4篇多酚氧化
  • 4篇多酚氧化酶
  • 4篇生育
  • 4篇田间
  • 4篇侵染
  • 4篇作物
  • 4篇均匀度

机构

  • 50篇安徽省农业科...
  • 19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荃银高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56篇何贤芳
  • 41篇赵莉
  • 37篇汪建来
  • 24篇刘泽
  • 7篇朱玉磊
  • 4篇赵斌
  • 4篇司红起
  • 4篇万映秀
  • 4篇马传喜
  • 4篇朱昭进
  • 4篇张平治
  • 3篇王晓波
  • 3篇乔玉强
  • 3篇钱益亮
  • 3篇王青
  • 3篇左晓龙
  • 3篇曹文昕
  • 3篇夏云祥
  • 2篇李敏
  • 2篇郑文寅

传媒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北方农业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种子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园艺与种苗
  • 2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农药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Agricu...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品种对根腐平脐蠕孢菌苗期侵染的抗性鉴定
刘泽赵莉何贤芳汪建来
一种小麦田间产量和均匀度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属于统计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田间产量和均匀度的测量方法,等距离固定5个点,两端和中间拴上竹竿;小麦成熟前,对所测田块随机取一点,沿对角线放线,将竹竿插入地,绳拉紧得五点;将圈内麦穗全部用镰刀割下,记录穗数,所...
何贤芳赵莉汪建来刘泽
文献传递
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2024年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氮肥运筹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含量及产量等影响。【方法】以小麦白湖麦1号为试验材料,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3个施氮量:180、210、240 kg/hm^(2);3个基追比:5∶1∶4、7∶1∶2、5∶4∶1)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氮肥利用、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植株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开花期与成熟期干物质分配量呈上升趋势,而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则呈现先高再低的趋势,以21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高;相同施氮水平,基追比7∶1∶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条件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为最高。在相同基追比处理下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小麦灌浆持续时间与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而小麦籽粒干重、理论千粒重以及平均灌浆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基追比5∶1∶4有利于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且将籽粒灌浆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及较高的籽粒干重。施氮提高了叶片的同化物生产能力,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对成熟期茎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进一步分析,增施氮肥降低了茎秆蔗糖浓度,提高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结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湖麦1号小麦高产的氮肥施用量应以210 kg/hm^(2)为最佳,而基追比应参考7∶1∶2。
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关键词:小麦氮肥运筹籽粒灌浆特性
小麦PPO基因的分类及其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影响面团褐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 NCBI 上注册的小麦 PPO 基因序列的搜索与比对后发现,现有的小麦 PPO 基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Ⅰ、Ⅱ),其中第Ⅱ大类的 PPO 基因与...
王晓波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何贤芳夏云祥蔡华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分子标记染色体定位
文献传递
小麦根腐类病害"五位一体"综合治理方案
小麦土传的根腐类真菌性病害(如普通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近年来在安徽淮北小麦主产区时有发生,发生区域、病害类型、侵染时期、为害程度等在年度间有差异.由于小麦根腐类病害一般会导致"枯白穗"症状,与赤霉病等病害...
刘泽赵莉何贤芳汪建来
关键词:小麦疾病防治
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研究小麦株型性状与产量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的关系,探讨淮北地区高产小麦品种适宜的株型结构。[方法]以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系)的株型性状(株高、穗长、穗颈长、倒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基部节间长与冠层上三叶长、宽、面积、单茎上三叶面积、高效LAI)与产量相关性状(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经济系数)及生物学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产量与旗叶宽、旗叶面积、倒二叶宽、穗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株型性状中仅有高效LAI与生物学产量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安徽淮北地区高产小麦适宜的株型及群体:在较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穗数675万/hm2以上,株高80 cm左右,穗长10 cm以上,穗颈长30 cm左右,基部节间长不超过50 cm;叶片短、宽、挺,旗叶长17~21 cm,旗叶宽1.4~1.6 cm;倒二叶长19~25 cm,倒二叶宽1.3~1.5cm;倒三叶长19~26 cm,倒三叶宽1.3~1.6 cm,高效LAI 4.5~5.0;"控株-增穗-增叶"可能是安徽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何贤芳赵莉朱昭进王青汪建来
关键词:小麦株型性状生物学产量
普通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023年
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种子活力的相关指标,建立可靠的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模型,有助于选育高活力小麦品种。将104份小麦材料自然老化6个月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8 d,测定发芽势(X1)、发芽率(X2)、发芽指数(X3)、苗高(X4)、苗鲜重(X5)、根鲜重(X6)、根表面积(X7)、根平均直径(X8)、总根长(X9)和根系总体积(X10);采用多样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小麦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多数指标间呈显著相关性,存在信息重叠。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计算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值(D值),将104份材料分为高活力、较高活力、中活力和低活力4个等级,其中高活力材料4份。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评价模型:VP=﹣0.171﹣0.025 X1﹣0.074 X2+0.012 X4+1.923 X5+1.650 X6+0.004 X7+0.236 X8+0.048 X10(R2=0.999)。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预测供试材料的活力,预测值(VP)与D值达到0.001水平的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在筛选高活力品种时可以忽视发芽指数和总根长,重视发芽势、发芽率、苗高、苗鲜重、根鲜重、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系总体积,并且这种综合评价方式更加精准有效。
朱玉磊吴雪静汪学涵赖晨骏杨雨晴卢茂昂李敏何贤芳
关键词:普通小麦种子活力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一种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小麦赤霉病发生风险的方法,根据不同产区小麦品种类型和生态气候划分小麦种植区;依据生产实际与赤霉病病原菌侵染规律,小麦赤霉病侵染扩展期大约为开花前10天至开花后30天,因此划分赤霉病:侵染期为4月上旬和...
何贤芳赵莉汪建来刘泽
文献传递
一种小麦粒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小麦粒图像采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小麦粒图像采集装置拍摄时光源强弱不好控制和种子间空隙不好消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板、安装底板顶部的灯架和放置机构,所述灯架包括...
朱玉磊高珊周晗宋有洪李金才何贤芳
文献传递
稻茬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2015年
结合安徽省2015年春季稻茬小麦的苗情、长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秸秆还田下小麦的生产形式,提出因苗追施拔节肥、加强赤霉病防治、防渍、防早衰、采用加装粉碎抛散装置适时机收等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何贤芳刘泽赵莉
关键词:稻茬麦秸秆还田生育进程田间管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