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培昊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鸟类
  • 3篇自然保护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国家级自然保...
  • 3篇保护区
  • 2篇夜栖地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孵卵
  • 2篇巢址
  • 2篇巢址选择
  • 1篇多样性
  • 1篇育雏
  • 1篇育雏行为
  • 1篇生境
  • 1篇鸟类群落
  • 1篇鸟类群落结构
  • 1篇鸟类资源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井冈山学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丛培昊
  • 3篇郑光美
  • 2篇黄族豪
  • 1篇邓文洪
  • 1篇刘发
  • 1篇龙进
  • 1篇刘发迺
  • 1篇史洪全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种群密度和繁殖行为研究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其物种栖息地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我国。2005年4月~2006年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观察等方法,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对红腹角雉的种群...
丛培昊
关键词:种群密度无线电遥测夜栖地繁殖生态巢址选择孵卵
文献传递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被引量:2
2006年
1999年夏季对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67种鸟,其中湿地鸟类群落的种数最多,38种;固沙林鸟类群落次之,34种;荒漠鸟类群落和村庄农田鸟类的相近,分别是16种和15种。湿地鸟类群落的数量也最高,达126.11只k/m,其中家燕(Hirundo rustica)、大麻开鸟(Botaurus stellari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和苍鹭(Ardea cinerea)4种鸟的数量占56.51%。固沙林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最高,2.860;优势度最低,仅0.084。荒漠鸟类群落与固沙林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最高,0.52。群落多样性随种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优势种百分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刚好相反,与种数呈负相关,与优势种百分比呈显著性正相关。物种数和优势种所占百分比是决定沙坡头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食物是湿地鸟类群落的种数和数量较高的主要原因。病虫害和荒漠化使固沙林鸟类群落与荒漠鸟类群落的相似性较高。
黄族豪刘发龙进丛培昊刘荣国
关键词:鸟类夏季群落结构
山地常绿阔叶林生境中红腹角雉巢址选择的研究
<正>2005年~2006年,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徒步调查结合遥测的办法,发现了7 个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巢,采用栖息地取样双圆法(r=10m,R=15m)对巢址进行了系统
丛培昊郑光美邓文洪
文献传递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
该文以2004年4月,2003年6-7月,2002年8-9月和2002年12月依次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代表时段,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民居旱田群落、湿地群落、人工林群落和荒漠半荒漠群落4大...
丛培昊
关键词: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保护区
文献传递
四川老君山地区红腹角雉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被引量:24
2008年
2005年4-8月和2006年3-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野外追踪及观察等方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夜栖行为和夜栖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树栖19例和地栖2例,未见2只以上同栖1树。栖枝平均直径4.6cm,平均高度6.8m。夜栖个体天黑前0.5-1h上树,黎明后0.5h左右下树。夜栖时间受季节和天气影响:晴好天气下,夏季的平均夜栖时间(615.7±15.7min)较春季和秋季(658.3±5.9min)短;夏季中,晴好天气夜栖平均时间比不良天气(阴霾、大雾、雨天)(661.5±6.8min)短。夜栖树隶属于2科(壳斗科、木兰科)6种。研究区内红腹角雉最主要的夜栖地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灌混交林。在夜栖树周围选取样方并测量了反映夜栖地特征的22个变量,同时分析19个对照样方以进行比较。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红腹角雉偏好竹灌丛、乔木层盖度较高的陡峭上坡位山地夜栖。主成分分析显示,植被因子和栖枝方向因子贡献率最大。
丛培昊郑光美
关键词:夜栖地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消长变化被引量:10
2006年
1988—1989年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首次全面的综合考察,为了解1988年以来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变化及其原因,2002—2004年又4次调查了该地区鸟类的种类及数量。15年来安西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变化明显。鸟类种类新增加31种(其中甘肃新记录3种),但同时减少了3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由原来的18种下降到16种。与1988—1989年相比,2002—2004年春季和夏季鸟类数量下降,秋季数量增加;各个季节的优势种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明显变化。影响安西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鸟类迁徙和人类活动。
黄族豪刘发迺丛培昊史洪全
关键词:鸟类资源自然保护区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于2005年4—7月、2006年3—7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对3个孵化期内的树上巢分别观察16、5和9d,记录到典型行为8种。观察的时段包括孵卵中期、孵卵后期和巢内育雏期。孵卵中、后期以出雏前7d为界,中、后期之间的行为频次和累计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翻卵日频次和日翻卵时间与观察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离巢时间和平均气温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孵卵期间日离巢0~2次,通常在上午和傍晚离巢,离巢平均时间(27.6±4.4)min(n=29)。离巢率孵化中期为4.86%,孵化后期为5.37%。雏鸟在巢期间为(3754.5±42.5)min(n=2),此期雌鸟不离巢,行为复杂。
丛培昊郑光美
关键词:孵卵行为孵卵节律育雏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