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敏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急诊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急诊科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规律,为脓毒症的中医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和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脓毒症患者135例,其中脓毒症组110例,脓毒性休克组25例。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收集患者入院确诊当天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采集患者中医临床四诊信息(中医证候、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于确诊24h内完成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计算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结果135例脓毒症患者以肺部感染为主(占51.9%),其次为腹腔感染(占25.9%)。中医证型分布:脓毒症组以毒热证为主(占61.8%);脓毒性休克组以急性虚证为主(占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间以及脓毒症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感染相关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急性虚证患者乳酸(Lac)较毒热证、腑气不通证、血瘀证明显升高〔mmol/L:2.8(1.5,4.2)比1.3(1.0,1.8)、1.6(1.3,3.8)、1.6(1.2,2.9),P<0.001〕,脓毒性休克组较脓毒症组显著升高〔mmol/L:4.0(2.7,5.7)比1.4(1.1,1.9),P=0.000〕。qSOFA≥2分患者在脓毒症组为25.5%(28/110),在脓毒性休克组为8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急性虚证qSOFA≥2分患者为69.4%(25/36),气不通证为42.1%(8/19),毒热证为19.1%(13/68),血瘀证为16.7%(2/12),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脓毒性休克组〔7.0(5.0,10.0)分〕和急性虚证患者〔6.0(4.0,9.0)分〕SOFA评分显著升高,与脓毒症组〔3.0(2.0,4.0)分〕和其他证型患者〔毒热证为3.0(2.0,4.0)分,腑气不通证为4.0(2.0,6.0)分,血瘀证为4.5(3.0,5.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 丁黎敏张颖郑兰芝周晶晶张卓一黄小民
- 关键词:脓毒症中医证型
-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被引量:3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舒利迭50/250(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舒利迭50/250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疗效,可迅速降低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 郑兰芝蒋旭宏丁黎敏陆如凤
- 关键词: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
- 原花青素对H202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通路caspase-3的影响
-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in)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氧化损伤组(H202)、氧化损伤加入V...
- 丁黎敏陆如凤黄小民
- 关键词:原花青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抗氧化作用
- 清开灵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之风热证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清开灵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之风热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之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9例与对照组24例,试验组服用清开灵片;对照组给予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20ml,每日3次。两组均以3d为1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3.33%,其差异显著;中医证候疗效及退热时间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清开灵片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之风热证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 丁黎敏黄小民何煜舟汪云开
-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清热解毒口服液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D-二聚体、乳酸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D-二聚体、乳酸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120例SIRS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的项目数,分为A1组、A2组、A3组;根据是否由感染诱发分为B1组(sepsis组)、B2组(非sepsis组);根据疾病结局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各组的血D-二聚体、乳酸水平。结果 SIRS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均高于非SIRS组(P<0.01),各亚组间A3组、A2组间D-二聚体、乳酸水平均高于A1组(P<0.01和P<0.05);B1组(sepsis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高于B2组(非sepsis组)(P<0.01);MODS组、死亡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5和P<0.01)。结论 SIRS时血浆D-二聚体、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测定D-二聚体、乳酸对判断SIRS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张卓一黄小民何煜舟丁黎敏陆如凤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乳酸
- 红景天苷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TLR4-NF-κB信号转导的影响
- 陆如凤黄小民何煜舟张卓一蒋旭宏丁黎敏苏建明阮善明吴丽娟
- 该项目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的方法建立了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选用红景天苷(藏药红景天主要成分)进行干预,从动物整体情况、病理变化、炎症因子TNF-α和IL-6含量水平变化以及TLR4-NF-κB通路活化的影响...
- 关键词: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保护红景天苷
- 基于升降散加减的清透解毒方对脓毒症毒热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观察基于升降散加减的清透解毒方治疗脓毒症毒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84例中医辨证分型属于毒热证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42例.西医常规治疗组给予脓毒症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透解毒方(组成:僵蚕9 g、蝉衣6 g、片姜黄6 g、制大黄5 g、水牛角30 g、黄芩12 g、连翘10 g、苦杏仁10 g、瓜蒌皮10 g、青蒿10 g、茯苓15 g、滑石12 g),每日2次,连用7 d.收集患者确诊当日及治疗3 d和7 d后的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危重症相关评分,并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3 d后中药治疗组体温即开始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36.9(36.1,39.5)比37.5(36.3,39.0),P<0.05〕.治疗7 d后中药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西医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分:4.4(0.0,18.0)比7.1(2.0,24.0),P<0.05〕,中医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2.9%(39/42)比73.8%(31/42),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SOFA(q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治疗组WBC在治疗3 d和7 d后、Lac在治疗3 d后均较西医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WBC(×10^(9)/L):治疗3 d后为7.80(0.90,30.80)比10.70(0.80,40.80),治疗7 d后为6.55(2.10,18.80)比10.60(1.00,35.90);Lac(mmol/L):1.00(0.30,6.00)比1.67(0.70,9.20),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CRP、PCT、qSOFA、SOFA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透解毒方联合西医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WBC、Lac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早期即改善患者体温,具有切实的临床疗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具有一�
- 郑兰芝丁黎敏徐文婷徐俪颖吴丽陈意夏永良
- 关键词:升降散脓毒症
- 两种黄酮类药物对氧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
- 黄小民何煜舟汪云开丁黎敏张卓一吴丽娟蔡婷婷蒋旭宏何若虚陆如凤
- 该课题通过过氧化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制备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了解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凋亡途径,并采用山萘酚、原花青素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进行干预。通过该实验讨论了:LDH、NO、MDA与内皮细胞凋亡的关系;SOD、GSH...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酮类药物细胞氧化损伤
- 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D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每组12只。PQ模型组和SDS干预组大鼠腹腔内注射PQ,对照组注射等容积NS,SDS干预组同时给予SDS治疗。24 h后测定肺湿/干重比,进行肺组织HE染色,病理学观察,对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病理学观察表明,PQ模型组肺组织水肿、出血和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SDS干预组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肺泡腔及支气管腔炎细胞及渗出物与PQ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Q模型组肺湿/干重比与NS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在SDS干预组中,肺湿/干重比、肺组织匀浆中TNF-α含量与PQ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SDS对PQ中毒所致ALI具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而发挥作用。
- 陆如凤黄小民吴海波张卓一何煜舟丁黎敏
- 关键词:红景天苷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
- 原花青素对过氧化氢损伤内皮细胞SOD、GSH-PX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H2O2损伤组、H2O2+Vit C组、H2O2+原花青素5、25、50μmol/L组。将750μmol/L H2O2作用于加入Vit C及不同浓度原花青素预培养24 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1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原花青素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定量检测各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内皮细胞H2O2损伤后吸光度(OD)低于空白对照组,原花青素预处理后OD值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H2O2损伤可引起细胞SOD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原花青素能维持SOD、GSH-PX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原花青素能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其作用可能与维持SOD、GSH-PX活性有关。
- 丁黎敏黄小民张卓一张微
- 关键词:原花青素内皮细胞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