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霞 作品数:51 被引量:2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哲学宗教 文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制度化译者能动性探究 被引量:2 2023年 国家翻译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翻译,归根到底要依靠制度化译者来完成。作为伦理特殊的译者主体,制度化译者的受动性已得到关注,但其能动性仍有待探究。本研究提出关注制度化译者的能动性,认为制度化译者能动性分析应从主客关系、主体间关系、主体自身关系和翻译实践的时空关系等入手。基于以上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制度化译者的能动性与原文本的制度化程度和译者以外的制度化翻译主体赋权大体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与译者本体的个性以及翻译时空流变性呈现非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制度化译者能动性具有典型的动态复杂性,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不可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综合性分析。 高玉霞关键词:能动性 主体性 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话语,分别用“路”“伙伴”和“共同体”喻指海洋治理方式。这三个概念不仅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也是从话语修辞角度开展全球海洋治理的初步尝试。由于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修辞性把握不够,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国际关系、法学、国防、军事等领域,修辞和翻译视角所见不多。经略海洋应先从“软议题”做起,提高我国在世界海洋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国家修辞和国家翻译实践不可缺席。本文提出对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和案例加以搜集整理,围绕“语料库翻译学”和“案例库修辞学”两个关键词,构建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关键术语库和修辞翻译案例库,并展开研究,以助力中国规范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国际化。 高玉霞 任东升关键词:翻译 语料库 国家翻译制度:内涵和类型 被引量:6 2022年 国家翻译制度是维护国家翻译实践合法性、保障国家翻译实践顺利实施的基础。长期以来,国家翻译制度的系统研究被忽略,导致国家翻译制度实践缺乏理论支撑和引导。国家翻译制度理论研究需从国家翻译制度发展史及翻译制度实践加以总结和升华,以便对国家翻译制度的内涵、要素、类型等展开全面研究。本文界定“国家翻译制度”概念,尝试建构国家翻译制度的类型体系。 高玉霞 任东升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看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 被引量:7 2017年 国家翻译实践是一种集国家战略规划、国家形象树立和国家利益维护于一体的自发、自主、自利的国家翻译行为,是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开放性、复杂性、涌现性、层次性和巨量性客观要求国家翻译实践采取综合集成的翻译模式,而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专家体系。译者群体作为国家翻译实践专家体系的主导,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建设规划和角色划分,对译者群的不良思维模式加以预防及纠正,实现译者群体之间的有效交互与合作。这单靠本土译家是无法实现的,即本土译家具有自身无法避免的劣势。与之相反,外来译家天然的母语优势和综合文化身份可以很好的弥补本土译家的不足,完善国家翻译实践的专家体系建设。这说明外来译家在国家翻译实践中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 高玉霞 任东升关键词:复杂巨系统 翻译制度化与制度化翻译 翻译走向制度化是翻译被赋予"使命色彩"的必然趋势,翻译生产被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译本的出版和流通被纳入国家文化生产的一部分。翻译制度化是多种因素合力运作的结果,它一方面利于翻译的集约化生产,保证译本的... 高玉霞 任东升试论国家翻译实践 中西翻译史上很多有重大影响的翻译事件体现出国家层面翻译实践的特征,作为国家行为的翻译实践可称作"国家翻译实践",其本质是一种制度化翻译,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自利性三重属性,呈现出民族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任东升 高玉霞汉语圣经“新旧约”话语传统的形成 被引量:1 2015年 "圣经"之英文书名通常为The Holy Bible Containing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本文关注近代圣经汉译史中"新旧约"话语习惯的形成,即以"新旧约"来指代汉语"圣经"书名并在汉译基督教话语中形成固定表达方式的过程。"旧新约"和"新旧约"两种编译具有文本、翻译和文化三个层面的差别,两者看似文字游戏,实则是汉语话语习惯以及圣经汉译主体的意愿所致。"新旧约"的表达违背圣经翻译的"忠实"原则和"再现"伦理,甚至挑战汉语的阅读习惯,造成误识效应。"新旧约"传统话语的形成,是圣经汉译处境化的明证,表征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策略中的符号暴力。 高玉霞关键词:圣经汉译 符号暴力 生成式AI时代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的政治意识培养? 2024年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兴起的当下,ChatGPT、DeepL等机器翻译工具正在重塑语言服务行业的格局。这些工具不仅带来效率的飞跃,也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技术应用和伦理问题的广泛关注。机器翻译结果可能含有不易察觉的政治偏向,这为使用者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政治风险。翻译从业者以及翻译教育领域的学生对于机器翻译的政治倾向存在认知偏差。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中培养政治意识,以识别和规避这些风险。文章建议通过增强翻译技术教育、提升风险意识、构建具有政治敏锐性的师资队伍等方式,来强化翻译人员的政治意识。 高玉霞关键词:机器翻译 政治意识 国内商务英语词典翻译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4年 与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相比,国内对商务英语词典翻译的研究依然薄弱,已有研究局限于实践性研究,缺乏理论视角,亦无译者群研究。本文通过述评国内对商务英语词典翻译的研究状况发现:探索科学的翻译批评方法和多维的词典翻译批评标准,开拓崭新的批评视角,建立系统的商务英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和基于语料库技术的商务英语词典翻译研究体系,是商务英语词典翻译研究的重点。 任东升 高玉霞关键词:词典翻译 翻译市场化与市场化翻译 被引量:11 2016年 语言的经济价值和翻译活动的劳务性质是翻译学与经济学交接、交叉的根本原因。依照语言本身的意义价值和被使用而形成的经济价值,翻译经济效益可划分为译内经济效益和译外经济效益。翻译活动被纳入市场促使翻译市场形成,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促使翻译呈现市场化,进而产生市场化翻译,形成翻译产业,实现翻译的经济管理。本文提出"翻译市场化"和"市场化翻译"两个概念,并比照制度化翻译窥探翻译背后的经济因素和市场机制。从经济学角度对翻译活动进行考察和研究,在学理上应是语言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东升 高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