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损伤致体像障碍1例报告被引量:2
- 2005年
- 崔贵祥李义召宋成忠朱士文高华李保伟谢遵伟
- 关键词:体像障碍脊髓损伤双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刮宫产术腰椎麻醉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6个月随访被引量:3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院2003-06/2008-06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干细胞动员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单纯干细胞动员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腹部皮下注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经静脉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6.2~51.3)×108;联合组综合上述3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4周、12周、6个月单纯干细胞动员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好转(P<0.05或P<0.01);且联合组治疗效果最佳,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干细胞动员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P<0.05)。②治疗后14d内,单纯干细胞动员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发热4例,体温均在38℃以下,且24h后体温恢复正常,轻微头痛3例,未行治疗24h后缓解;联合组发热5例,体温均在38℃以下,且24h后体温恢复正常,轻微头痛3例,未行治疗24h后缓解。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 孟宪国朱士文高华李义召时庆侯怀水李栋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梗死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脑外伤(TBI)、Parkinson’s病(PD)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脊髓伤病6例,TBI3例,MS1例,PD1例,经骨髓穿刺采集白体骨髓222~350ml,分离提取MSCs后经静脉途径和/或蛛网膜下腔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干细胞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自体MSCs治疗脊髓伤病6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治疗TBI3例,2例运动功能明显改善,1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VS评分由5分提高到8分。治疗PD和MS各1例,PD患者震颤减轻,肌张力明显降低;MS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改善最早出现在治疗后2d,多数患者在治疗后2周有明显改善。MSCs移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7/11例)、头痛(2/11例)、腹胀(1/11例);1例于蛛网膜下腔内注射时出现双下肢麻木、脑膜刺激征。结论 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TBI、PD和MS等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 崔贵祥李义召高华朱士文宋成忠谢遵伟张效霞时庆侯怀水沈伯钧
- 关键词:脑外伤多发性硬化
- 下肢功率自行车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功率自行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70例病程为3~6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步行能力(采用10m步行时间和6min内步行距离测定、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肌张力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率自行车运动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提高其步行能力。
- 李长顺崔贵祥冯金平徐丽利高华江平胤李义召
- 关键词:脑卒中功率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