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峰
- 作品数:156 被引量:6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多功能纳米改性沥青制备仪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纳米改性沥青制备仪,一种多功能纳米改性沥青制备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材料合成系统、烘干系统、传输系统和剪切系统,其中,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材料合成系统、烘干系统、传输...
- 马峰李晨赵谟涵傅珍王蒙蒙董文豪刘健代佳胜常晓绒武孟
- 文献传递
- ATBC增塑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为研究ATBC增塑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选用4种不同掺量对SK70#、SK90#、中海90#3种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三大指标试验和脆点试验探究其对沥青高低温性能和感温性能的作用,之后制成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BC增塑剂能同时显著提高沥青低温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3.5%掺量使中海90#的5℃延度和当量脆点分别提高1371.69%和下降132%,使沥青混合料最大弯拉应变提高13.74%,同时还能改善沥青感温性能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3.5%掺量增加SK70#PI值86.4%,提升中海90#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8.58%)。但ATBC增塑剂的添加对沥青高温性能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呈不利影响,且这种不利变化会随ATBC增塑剂掺量的增加呈正相关。
- 马峰侯英杰傅珍刘松然杨希旺
- 关键词:道路工程增塑剂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 一种探地雷达室内检测用便携推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室内检测用便携推车,包括推车和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之上的雷达天线固定板,所述底板下方的四角上分别安装有一滚轮,滚轮与滑轨形状相匹配;雷达天线固定板上通过支撑臂安装有雷达...
- 刘状壮卢永伟沙爱民胡力群马峰
- 文献传递
- 不同级配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被引量:13
- 2019年
- 为研究不同级配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在AC-13型连续级配、SMA-13型间断级配和半间断级配三种级配中以干拌法分别加入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剂,并对不同级配和改性剂掺量下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和新型橡胶粉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在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方面,半间断级配下掺入复合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提升最高、AC-13连续级配次之、SMA-13间断级配相对最差;在低温性能方面,SMA-13间断级配相对最好,但是半间断级配和AC-13连续级配与其相比相差很小。最后推荐半间断级配为最优级配,其最优改性剂掺量为0. 4%抗车辙剂/1. 5%新型橡胶粉。
- 马峰冯乔傅珍张耀
- 关键词:复合改性抗车辙剂路用性能
- 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为了准确评价天然沥青改性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采用座滴法测定了3种液体在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基于表面物理化学理论,确定了室温条件下沥青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和色散分量的测定方法,计算了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结合水煮法试验结果,分析了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与沥青-集料粘附性等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70#A级基质沥青的表面自由能为10.60mJ·m-2,而8%掺量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表面自由能增加到18.60mJ·m-2,天然沥青的掺加明显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采用接触角方法得到的沥青结合料表面自由能和沥青-集料的粘附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天然沥青含有氧、硫、氮等多种极性较强的官能团,较高的沥青质含量及网状结构能够吸附基质沥青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等轻质成分,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表面自由能。
- 马峰郝景贤傅珍汪立龙汪林兵
- 关键词:道路工程表面自由能接触角
- SEBS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选择经在SBS基础上对聚丁二烯加氢得到的SEBS作为新型沥青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出不同掺量(0%、4%、5%、6%、7%、8%)SEBS改性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旋转黏度、短期老化模拟(RTFOT)等试验对其温度敏感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粘滞性以及抗老化性等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EBS作为改性剂不仅能显著降低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还能有效提高其高温稳定性、稠度和黏度,并随着改性剂掺量的增加改善效果愈发显著;对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相较于基质沥青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当掺量高于5.0%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综合考虑性能和经济效益,推荐SEBS作为沥青改性剂的最优掺量为5.0%。
- 马峰代佳胜傅珍李晨王蒙蒙董文豪
- 关键词:SE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 基于流变的复合增强剂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充分发挥各材料特性,按比例复掺两种改性剂(热塑性高聚物、木质纤维素),得到一种复合增强剂用于沥青的双掺改性,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对复合增强剂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进行评价,基于时温等效原理构建复数模量主曲线观察沥青黏弹转化规律;并采用弯曲流变梁试验(BBR)评价复合增强剂的低温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增强剂改性沥青的感温性优于SBS改性沥青(SBS含量为5%)和基质沥青;且可以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随着复合增强剂掺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温度上升而减弱;掺加复合增强剂后,疲劳因子G*·sinδ相较于基质沥青降低,表现出较差的抗疲劳性;观察沥青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的变化情况,发现复合增强剂低温改性效果欠佳。
- 马峰李晨傅珍代佳胜王蒙蒙张昭区
- 关键词:改性沥青黏弹性流变特性
- 基于流变特性的复合相变调温沥青性能评估被引量:5
- 2022年
- 为了研究相变调温沥青的性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十四烷-正辛酸复合相变微胶囊(T-OAPCMs),将其分别掺入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制备不同掺量的相变沥青及相变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旋转黏度测试相变沥青基本物理性能,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温度扫描试验研究相变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掺入T-OAPCMs后相变沥青的延度显著增加,低温性能得到改善。当T-OAPCMs掺量增加,相变沥青的布氏黏度μ和复数剪切模量G*减小,车辙因子G*/sinδ降低82%~97%左右,临界温度T_(HS)降低6~19℃,高温抗车辙性能明显下降。相变沥青的疲劳因子G*·sinδ减小,抗疲劳性能得到改善。T-OAPCMs掺量超过10%后,温度变化对沥青抗疲劳性能影响不明显。
- 马峰祝崇鑫傅珍纪续温雅噜刘健
- 关键词:道路工程相变微胶囊流变性能
-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与废橡胶粉复合改性高黏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为了评价高黏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和两种SBS/橡胶粉复合改性高黏沥青。通过三大指标试验、黏度试验、高温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研究了高黏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感温性能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4种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随各自改性剂掺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掺加10%北美岩沥青或2.5%多聚磷酸(PPA)的高黏沥青感温性能更稳定,较大幅度提升了黏度值,高温性能改善明显;掺加2.5%PPA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能够更好地抵抗高温条件下的性能衰减,保证了使用效果,更适用于温度较高地区;掺加10%北美岩沥青的高黏沥青及其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性能良好,推荐在低温地区使用。
- 马峰李思琪傅珍张耀王钰洁
- 关键词:北美岩沥青多聚磷酸
- 生命周期评价(LCA)在美国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已成为一种评估路面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理论体系,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公路工程中的研究范围拓展为主线,综述了该方法在美国公路工程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并借助美国公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模型,评估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能源消耗情况,明确了减少路面生命周期原材料生产阶段等早期能源消耗数量有利于促进公路工程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个对路面工程产品或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有效工具,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中国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马峰秦钜泽傅珍彭丹丹孙国强
- 关键词:公路工程生命周期评价能耗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