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华
- 作品数:58 被引量:36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移动虚拟仿真技术在《现代食品分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针对食品分析实验中存在的大型仪器设备短缺、学时有限等问题,将移动虚拟仿真实验引入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了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虚拟仿真教学是传统实验教学的很好补充,虚实结合是传统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 韩俊华郝建雄胡高爽李巧玲高文惠崔桃
-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
- 牛乳中嗜冷菌及其耐热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0年
- 牛乳中嗜冷菌的种类繁多,其代谢产生的耐热的蛋白酶、脂肪酶等酶类能够分解牛乳中的蛋白和脂肪,是引起牛乳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且不同嗜冷菌的产酶能力及其酶的热稳定性存在差异。本文介绍了牛乳中嗜冷菌常见的种类,归纳了不同嗜冷菌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特性及其对牛乳的危害,乳源嗜冷菌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热稳定性,总结了嗜冷菌及其耐热酶的控制措施研究进展,并对此领域的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以期为嗜冷菌及其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张树飞薛玉玲崔玥韩俊华朱宏王世杰
- 关键词:嗜冷菌牛乳蛋白酶脂肪酶
-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被引量:12
- 2018年
- 《食品化学》是我校食品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到食品中各种成分的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引进了案例教学、专题演讲、教研结合、翻转课堂等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实践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有效拓展。
- 韩俊华高文惠
- 关键词:《食品化学》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
- 灭菌型辅助降血脂桑葚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菌型辅助降血脂桑葚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桑葚发酵饮料是取桑葚、水等混合,分离得混合液后经第一次灭菌,冷却,接种酿酒酵母菌和保藏编号为CICC 23128的植物乳杆菌,再经发酵和第二次灭菌制得。本发明通...
- 韩俊华闫瑞宇高文惠高林森
- 文献传递
- 嗜酸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乳品中的应用
- 嗜酸乳杆茵是寄主(人和动物)胃肠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微生物种类,当存在一定数量时,它能有利地平衡胃肠道系统中有益和有害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从而对寄主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即益生特性(probioticeffects).该文对...
- 韩俊华
-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胆盐水解酶血清胆固醇发酵乳
- 文献传递
- 益生乳杆菌的筛选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分离保存的15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益生乳杆菌两株。通过检测乳杆菌的疏水性和自聚性,得到表面疏水性和自聚性均较高的菌株为Ind-3、CH10和M8。其中,乳杆菌CH10和M8在模拟胃肠环境下活菌数均达到106mL-1以上。通过灌胃乳杆菌CH10和M8,表明小鼠体重增加明显高与对照组,且实验组小鼠粪便中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灌胃两株乳杆菌后,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活菌数提高了,且肠杆菌、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繁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株乳杆菌可以促进小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或许能够改善寄主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 李姗姗张俊娟杨雪娟韩俊华Moneta Jadwiga张柏林裴家伟
- 关键词:乳杆菌肠道菌群
- “互联网+”背景下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4
- 2021年
- 食品化学是国内外食品学科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担负着架起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的重要作用。食品化学主要从化学与分子角度研究食品的组成、特性以及食品处理、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由于课程内容知识点多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导致学生参与感较低,学习效果不佳。
- 崔玥韩俊华郝建雄康明丽宁亚维赵丹丹王琳蒲晓璐
- 关键词:参与感食品化学互联网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
-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食品安全概论》为例被引量:8
- 2020年
-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BE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并在各自的教育体制内进行了试点改革。OBE教育理念强调,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要求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 赵丹丹韩雪胡高爽韩俊华郝建雄
- 关键词:食品安全课程设计思政教育
- 基于GC-IMS技术分析荞麦益生菌发酵乳的风味物质被引量:6
- 2022年
- 为探明益生菌发酵对荞麦乳产生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GC-IMS技术对3种发酵乳制品进行了挥发性成分分析,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阐明使用不同原料以及不同发酵剂的发酵乳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3种发酵乳中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酮类、酯类、醛类、有机酸类等。益生菌发酵荞麦乳制品中,特征性风味物质为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2-戊基呋喃、6-甲基-5-庚烯-2-酮等;市售发酵乳中主要为2-戊酮、丁醛、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等;实验室自制发酵乳中风味物质种类较少;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清晰地显示了3种发酵乳风味物质的差异。GC-IMS联用技术实现了发酵乳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快速检测,可以为谷物发酵制品开发、发酵工艺优化及产品风味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 闫瑞宇张锦锦陈孟涵屈思佳王世杰马晓斐张爱霞韩俊华
- 关键词:荞麦发酵乳风味物质
-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理代谢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比较了拥有潜在益生特性的28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26株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的生理代谢差异,这些菌株多数来源于波兰。筛选过程当中,首要的指标是检测菌株对低pH值和对胆盐的抗性以及在发酵或非发酵乳制品当中的存活能力。考察了这些候选菌株是否产生某种拮抗物质,同时评价这些物质对来自于食物或肠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生产当中不渴望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研究了混合发酵剂中各菌株之间的共生能力,并对它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对诸如冷冻、冻干或储藏等处理的耐受能力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对菌株利用各种碳源所生成的代谢产物的类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存在很大的生理代谢差异,因而,应选择那些具有科学测定基础的菌株作为益生菌菌株。
- ZDZISLAWA.LIBUDZISZ张柏林高莉莉韩俊华
- 关键词: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