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引产妇女第一产程时长与分娩方式、围产期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引产妇女第一产程时长与分娩方式、围产期结局的关系。方法:以足月妊娠引产并于第二产程顺利分娩的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结局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第一产程<12h者相比,≥12h者的剖宫产率较高,≥24h者的剖宫产率OR为7.44(95%CI3.43~16.1)、产后出血的OR为2.15(95%CI1.23~4.79)、绒毛膜羊膜炎的OR为2.83(95%CI1.19~6.69)。结论:引产妇女第一产程≥24h者的剖宫产率及孕妇发病率增高,但是本研究中剖宫产率<50%,孕妇及新生儿发病率<20%,建议不应仅仅根据时间的长短而贸然做出给予剖宫产处理的决定。
- 易清华陈克明张亚易村犍
- 关键词:引产剖宫产术
- 经阴道修补手术与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阴道顶端脱垂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荟萃分析经阴道修补手术与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阴道顶端脱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EMbase、SCI、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经阴道修补手术与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阴道顶端脱垂的随机对照研究,限截至2016年11月。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50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阴道修补手术术后2年内有脱垂症状者多[RR=2.11,95%CI=1.06~4.21,P=0.03],经阴道修补手术后2~4年因脱垂复发再次手术率比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高[RR=2.28,95%CI=1.20~4.32,P=0.01],经阴道修补手术术后2~4年因尿失禁复发再次手术率与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无显著差异[RR=1.87,95%CI=0.72~4.86,P=0.20],经阴道手术术后1~2年脱垂复发更为常见[RR=2.16,95%CI=1.45~3.23,P<0.010],两种手术术中膀胱损伤及直肠损伤无显著差异,经阴道手术术后客观失败率高[RR=4.98,95%CI=2.79~8.88,Z=5.43,P<0.01],经阴道手术较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出现性交困难更多[RR=2.53,95%CI=1.17~5.50,P=0.02],经阴道修补手术较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手术时间要少[MD=-21.49,95%CI=-28.00~-14.98,P<0.01],但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输血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阴道修补手术相比,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更加有效和安全。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的局限性,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曾庆松易村犍陈克明凌晟荣王晓雯茅敏姜涛曹晓明黄庆
- 关键词:骶骨阴道固定术META分析
- 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预后的影响因素进展
- 2023年
- 瘢痕子宫(Scar uterus)是指既往子宫手术后经过组织修复后形成的有疤痕的子宫,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经过了剖宫产术,再者就是接受过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干扰,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导致妊娠期的风险增加,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本文首先概述了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发生现状,总结了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的预后情况,最终探讨了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预后的影响因素。
- 王教香陈克明
- 关键词:高龄孕产妇瘢痕子宫再妊娠前置胎盘影响因素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失败的原因,以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阴道微创手术治疗3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4例失败原因。结果 32例经阴道手术患者,顺利完成CSP病灶切除28例(87.5%)。有4例患者阴道手术失败而中转开腹手术,均距前次剖宫产术5年以上,宫颈过长致病灶位置过高、病灶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解剖层次不清、病灶周围血供丰富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过程中,超声联合核磁共振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 魏华王晓雯凌晟荣陈克明易村犍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经阴道手术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 C-Kit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肿瘤细胞及肿瘤间质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C-Kit与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it、PDGFRα在9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C-Kit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0.0%,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7%,明显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GFRα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25.0%,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3.4%,明显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C-Kit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7%,在间质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2%,C-Kit在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4%,在间质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7.3%,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卵巢上皮性癌中C-Kit与PDGFR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提示C-Kit与PDGFRα蛋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2)C-Kit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C-Kit在卵巢癌间质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是格列卫治疗卵巢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提示格列卫可能是通过抑制间质肿瘤或肿瘤间质中的C-Kit激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的。
- 易村犍李莉陈克明凌晟荣马丁
- 关键词:C-KITPDGFRΑ卵巢癌
-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4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盆腔包裹性积液、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6年12月,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者共1193例,随访至术后48个月,失访334例,完成随访859例.其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共348例(观察组),保留双侧输卵管共511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1)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观察组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为1.7% (6/348),对照组为4.3% (22/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2)血清性激素水平:术后6~48个月,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呈升高趋势,雌二醇水平则呈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LH水平为(13.9±2.2) U/L,对照组为(12.6±2.5)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FSH水平为(17.6±2.2) U/L,对照组为(16.2±2.8)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FSH水平为(26.7±5.0) U/L,对照组为(24.3±3.1)U/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31),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LH水平为(24.1±3.0)U/L,对照组为(22.5±1.8)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术后24个月时,观察组雌二醇水平为(97±22) pmol/L,对照组为(109±17)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8);术后48个月时,观察组FSH水平为(34.9±6.7) U/L,对照组为(38.0±4.8) U/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43).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各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围绝经期症状:术后1、12、48个月时,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围绝经期症�
- 易清华凌晟荣陈克明何文容李莉易村犍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输卵管妇科外科手术
- 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20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行高位骶骨固定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子宫骶骨固定术,手术时间平均为50min,平均失血量为100ml,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手术效果满意。结论:高位子宫骶骨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
- 凌晟荣易村犍王晓雯茅敏陈克明
- 关键词:子宫脱垂
- 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直接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直接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400例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按照是否终止妊娠将400例孕妇分为终止妊娠组(200例)和未终止妊娠组(200例)。并对200例终止妊娠孕妇进行2年随访,按照2年内再妊娠情况分为再妊娠成功组(150例)和再次终止妊娠组(50例)。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0例终止妊娠孕妇中瘢痕妊娠60(30.00%)例,死胎13(6.50%)例,胎儿畸形25(12.50%)例,子痫前期81(40.50%)例,胎膜早破11(5.50%)例,妊娠意外事件10(5.00%)例。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后再妊娠与教育水平、是否有固定职业、家庭月收入无关(P>0.05);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有关(P<0.05);200例终止妊娠孕妇预后再妊娠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病因为瘢痕妊娠,死胎,胎儿畸形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妊娠意外事件。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影响高龄瘢痕子宫孕妇预后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教香曾勇张林姜涛陈克明
- 关键词: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病因预后
- 上皮膜蛋白1在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 1,EMP1)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56例EOC复发再次手术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OC组织中EMP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积分光密度(IOD)描述其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MP1 mRNA及蛋白在SKOV3及SKOV3/DDP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其对预后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顺铂敏感组中EMP1蛋白的IOD值为9.45±3.42,顺铂耐药组为17.7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qRT-PCR结果显示,EMP1 mRNA在SKOV3/DDP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KOV3细胞(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KOV3/DDP细胞中EMP1蛋白的表达高于SKOV3细胞(P=0.002)。ROC曲线显示,EMP1表达高、低水平的截断值,IOD的截断值为11.37,ROC曲线下面积为8.821,灵敏度为80.65%,特异度为80.00%。所有患者均已随访到生命终点,EMP1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中位数为14.0个月,而低表达组为23.0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EMP1表达水平与OS显著相关(HR=5.936,P<0.001)。结论EMP1可作为顺铂耐药的标志物,是EO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曾庆松彭笑何文容何文容王晓雯陈克明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顺铂耐药标志物
- 部分阴道封闭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部脱垂(附12例报告)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部分阴道封闭术(Le Fort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老年性阴道顶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部脱垂患者,年龄68-82岁,均行部分阴道封闭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30-75)min,平均出血量67(45-100)ml,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0.5-5年无复发,但有2例出现轻微尿失禁。结论部分阴道封闭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老年性阴道顶部脱垂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 王晓雯易村犍凌晟荣陈克明
- 关键词: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