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枫
- 作品数:10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房颤患者233例抗凝治疗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现状,了解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233例住院房颤患者治疗的回顾性调查,观察并分析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差异性。结果心脏瓣膜病性房颤与心脏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亚组分析显示在心脏瓣膜病性房颤与心脏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人群中,其抗凝达标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而在心脏瓣膜病性房颤抗凝治疗人群中,曾经行瓣膜置换手术与未行手术的患者之间,其抗凝达标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结论抗凝治疗与医生的抗凝意识有关,也与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关。
- 陆学林张建郑枫张洪涛
- 关键词:房颤抗凝治疗达标率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对20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2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存储心尖四腔心观、二腔心观、左室长轴观及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足够帧频二维图像。采用Qlab 9.0软件分析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及圆周应变。采用RT-3DE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用Qlab 9.0软件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3d),并分析左心室16节段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并对标准差及时间差进行心率校正。结果:两种方法测得的LVEF值心肌梗死组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LVEDD、LVESD、LVESV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SV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组下壁、后壁对应节段及相邻的部分节段纵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患者Tmsv16-SD校正值和Tmsv16-Dif校正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2DSTI和RT-3DE能更加准确无创地判断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不同步性。
- 徐莉汪健飞郑枫张国辉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
- 三种常用临床指标在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监测中的比较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CCUS)在ICU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ICU的99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指导液体管理的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中心静脉压(CVP)组(32例)、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组(31例)和CCUS组(36例)。CVP组根据CVP及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导液体管理;PICCO组应用PICCO指导液体管理;CCUS组应用CCUS动态监测患者心、肺及下腔静脉指标指导液体管理。通过比较3组肺功能(氧合指数、相关呼吸力学参数、机械通气时间)的指标差异,以及液体正平衡量和相关预后参数的差异,评估CCUS在指导重症肺炎患者液体管理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优势。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第1、3、5、7天液体正平衡量、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C_(lst))、气道平台压(P_(plat))、呼气末正压(PE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035、22.514、41.080、67.002、6.677,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PICCO组和CCUS组治疗后第5、7天氧合指数、Clst均高于CVP组;治疗后第5、7天Pplat及治疗后第7天液体正平衡量和PEEP均低于CVP组同时间点(P均<0.05)。3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及肺外器官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3.281,χ^(2)=8.949、8.655;P=0.001、0.007、0.013)。且CCUS组机械通气时间(P<0.05)、肺外器官损伤率(P<0.017)以及PICCO组和CCUS组肺水肿发生率(P均<0.017)均显著低于CVP组。结论CCUS能够很好地评估重症肺炎患者容量状态及其反应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液体管理办法,及时改善肺部氧合,利于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高娟郑枫张晴朱琳娜王娴
- 关键词:重症肺炎液体管理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及同步性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与同步性。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描记左房心尖四腔心面积(LAA4)及左房心尖两腔心面积(LAA2)。RT-3DE获取心尖四腔心全容积图像,用Qlab 9. 0软件获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射血分数(LAEF);结合心电图,在左房时间-容积曲线上找到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出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Qlab 9. 0软件同时得到左室及左房16节段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心率校正值,即Tmsv16-SD/R-R(%)、Tmsv16-Dif/R-R(%)。结果:心肌梗死组LAA4及LAA2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5); RT-3DE测得心肌梗死组左室LVEF值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 <0. 05),LVEDV、Tmsv16-SD/R-R(%)及Tmsv16-Dif/R-R(%)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0. 05);心肌梗死组左房LAVmax、LAVpre、LAEF及LAAEF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 <0. 05),LAVmin、LAPEF、Tmsv16-SD/R-R(%)及Tmsv16-Dif/R-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RT-3DE能及时反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改变及同步性。
- 汪健飞徐莉郑枫盛佳张国辉
-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左心房功能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ST2水平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IL-1受体家族成员ST2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36例(DC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2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选择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ST2浓度,分析其与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年龄及心衰病史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ST2浓度的差异。结果:DCM心衰患者血清中ST2浓度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BNP(r=0.356,P<0.05)和血尿素氮溶度(r=0.312,P<0.05)正相关,与LVEF值负相关(r=-0.249,P<0.05),与年龄(r=-0.037,P=0.613)和心衰病史(r=-0.116,P=0.381)无关,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血清ST2浓度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ST2是DCM心衰新的生化标志物,并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郑枫张赢予周艳芳王好张洪涛张国辉
-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ST2
-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Ⅱ期心脏康复前后心功能及同步性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Ⅱ期心脏康复前后心功能及同步性改变。方法: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Ⅱ期心脏康复前后使用脉冲多普勒结合心电图计算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即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于心尖四腔心切面,使用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出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心尖四腔心全容积图像,在Qlab 9.0软件下获得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和左房射血分数(LAEF)。软件自动计算出左室16节段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心率校正值,即LVTmsv16-Dif/R-R(%),以及左房16节段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心率校正值,即LATmsv16-Dif/R-R(%)。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Ⅱ期心脏康复后心率、LATmsv16-Dif/R-R(%)明显低于康复前(P<0.001和P<0.05),LVEF、LAEF明显高于康复前(P<0.001和P<0.05),康复前后IVMD、TAPSE、LVEDV、LAVmax、LVTmsv16-Dif/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Ⅱ期心脏康复后左心收缩功能及左房同步性较康复前改善。
- 徐莉汪健飞郑枫黄艳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心脏康复心功能
- miR-133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大鼠心肌H9C2细胞
- 2011年
- 目的:构建miR-133a真核表达载体后,体外转染大鼠H9C2心肌细胞。方法:设计并合成DNA模板引物,用T4DNA连接酶将pre-miR-133a连接到线性化的PgenesIL-1.1质粒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以Li-pofectamineTM2000 Reagent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9C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及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结果:miR-133a真核表达载体符合设计要求,瞬时转染H9C2细胞的转染率达7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miR-133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至大鼠心肌H9C2细胞。
- 张洪涛张赢予周艳芳王好郑枫张国辉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凋亡转染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尿毒症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其同步性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myocardiopathy,U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对33例UM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M型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M-EF);留取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Qlab软件分析左室短轴16节段(心尖除外)收缩期峰值轴向应变及应变率;采集左心室实时三维全容积图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3d),分析左心室16节段(心尖除外)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并对标准差及时间差进行心率校正。结果:UM组LVESV、LVEDd、IVSd及LVPW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EF3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左室短轴3个切面的应变及应变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UM患者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Tmsv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2DSTI和RT-3DE能更加准确无创地判断UM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 郑枫汪健飞徐莉张国辉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尿毒症性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各20例;另选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组对照。比较各组常规超声所测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及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以及RT-3DE所测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差异;同时分析RVEF与常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TAPSE、S’及RVFAC测值降低,RIMP测值增加,且中度组与对照组和轻度组,以及重度组与正常组和轻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R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越重,RVESV越大,RVSV及RVEF值越低;其中,除轻度组与正常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TAPSE、RVFAC及S’均呈正相关(r=0.658、0.832、0.886,均P=0.000),与RIMP呈负相关(r=-0.759,P=0.000)。结论 RT-3DE能准确判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对临床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 郑枫徐莉张国辉汪健飞
- 关键词:肺动脉高血压
- 2DSTI联合RT-3DE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尿毒症性心肌病(uremic myocardiopathy,U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对33例尿毒症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M型取样线获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留取左室短轴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二维灰阶动态图像,采用Qlab软件分析左室短轴16节段(心尖除外)收缩期峰值轴向应变(C.Strain)及应变率(C.Strain.Rate);再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采集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并采用Qlab软件分析左心室16节段(心尖除外)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并对标准差及时间差进行心率校正。结果:UM组LVESV、LVEDd、IVSd及LVPWd均大于正常组(P<0.05),LVEF小于正常组(P<0.05);UM组左室短轴3个切面的应变及应变率均比正常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M患者16节段、12节段(中间段和基底段)和6节段(基底段)Tmsv的标准差和最大时间差值均大于正常组(P<0.01)。结论:2DSTI联合RT-3DE能更加准确且无创地判断UM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 祖丽比娅.艾萨郑枫
- 关键词:尿毒症性心肌病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收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