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林
- 作品数:50 被引量:1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吻合血管的游离肌肉瓣加网状皮片移植修复胫骨骨折合并骨外露及感染创面
- 目的介绍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肌肉瓣加网状皮片移植修复胫骨远端感染及骨外露创面的新方法。方法依伤情选择手术时机,本组5例急诊患者采用I期吻合血管的游离肌肉瓣加网状皮片移植覆盖骨外露创面。6例急诊患者清创术后2周行II期修复。...
- 杨大平付海亮郭铁芳邵林韩剑峰刘建宇郝晨光
- 关键词:骨外露吻合血管网状皮片胫骨骨折感染创面
- 自体半月板移植固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索半月板移植的固定方法。方法:30只成年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将所有动物双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切除,再以3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回植入膝关节内。A组做前后角固定,B组做前后角+周边固定,C组做周边部固定。术后12周取材,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半月板退变程度。结果:3组半月板周边均与关节囊愈合,A组中有2只半月板后角未愈合,B组有1只半月板前角未愈合,C组中仅有3只半月板的前角愈合。测量半月板退变结果显示: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兔半月板移植实验中,半月板周边部是否固定对移植效果无明显影响,关键是前后角牢固固定。
- 王新亮赵太平邵林侯之启
- 关键词:半月板
- 微型外固定器制作大鼠股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微型外制定器建讧股骨萎缩型骨不连动物模型。方法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外固定器为固定装置,选取24只健康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2组:骨不连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大鼠右侧股骨俄骨,在2个断端之间留1mm间隙,于股骨前外侧面近端放置一对自攻螺纹钉,同样方法,在远端放置另一对自攻螺纹钉。其中骨不连组去除骨髓和破坏骨膜,对照组不进行此操作.术后2、4、8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外固定器的位置及截骨区的愈合情况。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8周时X线片示:对照组骨断端已愈合,髓腔再通;骨不连组骨断端处无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断端清晰可见。组织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有大量新骨形成,骨断端与正常骨无差异;骨不连组截骨区无骨性连接,截骨端未愈合。8周时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对照组的扭转刚度平均为(2.64±0.40)N·mm/deg,骨不连组为(0.21±0.20)N·mm/d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68,P=0.000)、结论 本实验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治疗萎缩型骨不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 赵震宇邵林刘建宇杨大平郝晨光韩剑锋赵洪梅刘国锋
- 关键词:外固定器动物
-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1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1994年
- 在CT广泛应用于脊柱疾患诊断以前,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症(LDHLRS)易被误诊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不令人满意。对1985~1991年收治的LDHLRS152例,充分利用CT检查,根据不同狭窄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术后随访1年3个月~6年8个月,优良率为90.2%。作者提出:(1)应对LDHLRS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2)根据引起神经管根管狭窄的不同因素,将狭窄分为硬性狭窄、软性狭窄及混合性狭窄,并依此决定手术方式。
- 邵林潘海涛王耶孙钟万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CT
- 脱细胞基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中移植半月板的处理方法 ,提高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效果。方法 :大耳白兔分为半月板供体组和受体组。供体组右内侧半月板低温冻存 ( -80℃ ) ,左内侧半月板进行脱细胞处理 (不用曲拉通X -10 0 )。将供体半月板移植到异体关节内 ,分批做大体、组织学、影像学观察。结果 :左侧半月板较右侧萎缩轻 ,关节面破坏程度轻 ,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脱细胞处理 (不用曲拉通X -10 0 )
- 邵林魏劲松王新亮刘建宇
- 关键词:脱细胞基质半月板同种异体移植
- 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为蒂大转子骨—骨膜瓣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通过30侧下肢解剖标本观测了旋股外侧动脉横支的起始,走行及其对股骨大转子的血供关系。结果证实,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对大转子下部,股骨上端前外侧10cm×5cm面积骨膜均有血管分布,以横支为蒂,可设计成骨瓣、骨一骨膜瓣或单纯骨膜瓣,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林欣唐英汉陶树清邵林
-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骨瓣
- 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附21例报告)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治疗 2 1例下肢骨折不愈合病人 ,其中股骨干骨折 13例 ,胫骨干骨折 8例 ,随访时间 8~ 2 4个月。结果 2 1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 ,针道感染 1例 ,经拔针换药治愈。平均愈合时间 6 3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结论 髓内外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是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有利于骨折愈合 ,无须二次手术 ,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 ,无僵直粘连发生。
- 邵林王国文麻松宋欣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 小腿缺血再灌注损伤(附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邵林谷守滨刘建宇郝晨光
- 关键词:小腿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血管损伤断肢再植
- 新型可注射微球型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目前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或者载体支架多为凝胶状,其表面积、强度、硬度等方面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骨、软骨缺损修复的要求。文中主要评价新型可注射微球型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30%、50%、70%的可注射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微球,分别利用液氮的冷冻效应(液氮组)和非液氮途径(非液氮组)处理后烧结获得羟基磷灰石陶瓷球,拟做为新型组织工程骨的载体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细结构,测定孔隙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测定力学性能。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种植于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通过电镜扫观察HUVECs在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内部的生长情况验证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的生物融合性。结果液氮组和非液氮组不同质量分数的陶瓷支架肉眼无差异。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图及内部图可见:2组微球陶瓷支架均呈球形、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液氮处理过的微球陶瓷支架表面见大量不规则孔隙;而非液氮处理微球陶瓷支架表面比较光滑,无明显的孔隙;2组微球陶瓷支架随着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的质量百分比的增大,内部的孔隙随之减少,使支架内部结构变的致密。液氮组50%质量分数支架平均直径、平均压缩强度均高于30%质量分数支架[(0.48±0.11)mm vs(0.40±0.08)mm,(1.75±0.14)MPa vs(1.21±0.12)MPa,P<0.05)],孔隙率低于30%质量分数支架[(79±2)%vs(87±1)%,P<0.05],平均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扫描见HUVECs在多孔三磷酸钙支架内部呈多突触样附着,生长良好。结论液氮组50%质量分数多孔壳聚糖/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和较好的生物融合性,能够做为新型组织工程骨的载体支架。
- 彭志斌邵林牟鳄贤杜大江刘真王强陈琳
- 关键词:骨再生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肱骨下2/3骨折20例被引量:2
- 2002年
- 郝晨光唐英翰邵林沈玉梅林欣
- 关键词:肱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