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宇
- 作品数:49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转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在兔腰椎横突间融合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 探讨以携带有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基因片段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BMP-2)转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以脱细胞脱钙骨基质材料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只日本大耳白兔,在L5,6行单节段双侧横突间融合术,依植入融合材料分为3组:A组为转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组;B组为自体髂骨组;C组为单纯支架组。每组12侧。术后12周取出融合节段脊柱,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等方法检测脊柱融合情况。结果三组横突间融合成功率分别为84%(10/12)、75%(9/12)和8%(1/12);组织学、影像学及生物力学检测证实,A、B组成骨活跃,脊柱融合的硬度和强度显著高于C组。结论 转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用于脊柱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吉光荣姚猛孙崇毅刘建宇王立春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转基因组织工程骨
- 手指恶性黑色素瘤13例诊疗体会
- 2013年
- 【目的】提高临床对手指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4~2011年收治的13例手指恶性黑色素瘤的I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拇指为肿瘤原发部位的5例,食指2例,中指3例,无名指2例,小指1例。根据AJCC2000黑色素瘤分期标准,I期患者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1例。采用截指或关节离断术及转移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院后失访,有3例患者死于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和肿瘤慢性消耗,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2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行二次根治性截指术,4例患者肿瘤多发转移,见于肝脏、肺、骨。无瘤存活患者1例。【结论】因临床上对手指黑色素瘤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常导致早期诊治的延误。只有充分重视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病理检查;做到尽早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同时术后定期复查,严密随访,积极治疗转移病灶,才能预后好。
- 李兆鹏刘建宇孔祥龙
- 关键词:黑色素瘤黑色素瘤
- 新型外固定器制作大鼠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为组织工程骨及细胞生物技术修复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方法选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4 mm缺损组和6 mm缺损组,每组12只.分别于大鼠右侧股骨干截骨制备4 mm和6 mm骨缺损,然后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固定.术后0、2、4、8、12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外固定器的位置及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新生骨的生成情况. 结果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见4 mm缺损组骨缺损区已形成坚实的骨痂,显示牢固的骨愈合 6 mm缺损组骨缺损区为软组织包裹,两截骨端略显粗大,无骨性连接.术后2、4、8、12周X线评分显示:随着时间延长,4 mm缺损组X线评分递增,12周时已有连续性骨痂桥接骨缺损区,骨缺损愈合 6 mm缺损组两骨端硬化、髓腔封闭,骨缺损不能愈合,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2周时组织学观察4 mm缺损组骨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骨生成,连接骨缺损区 6 mm缺损组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由肉芽瘢痕充填. 结论本研究为骨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负重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可以为大鼠的股骨缺损模型提供足够的稳定.
- 赵震宇邵林刘建宇杨大平郝晨光赵洪梅刘国锋
- 关键词:外固定器骨缺损
- 脱细胞基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中移植半月板的处理方法 ,提高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效果。方法 :大耳白兔分为半月板供体组和受体组。供体组右内侧半月板低温冻存 ( -80℃ ) ,左内侧半月板进行脱细胞处理 (不用曲拉通X -10 0 )。将供体半月板移植到异体关节内 ,分批做大体、组织学、影像学观察。结果 :左侧半月板较右侧萎缩轻 ,关节面破坏程度轻 ,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脱细胞处理 (不用曲拉通X -10 0 )
- 邵林魏劲松王新亮刘建宇
- 关键词:脱细胞基质半月板同种异体移植
-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被引量:4
- 2007年
- 乳腺癌是仅次于肺癌易发生脑转移的恶性肿瘤,常规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孤立病灶可以外科手术切除,化学疗法有利于杀灭脑内亚临床病灶,放化疗结合能提高疗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安全、精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冰刘建宇刘灿虎(审校)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
- 小腿缺血再灌注损伤(附2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邵林谷守滨刘建宇郝晨光
- 关键词:小腿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血管损伤断肢再植
- Ad-BMP-2促进兔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转化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探讨用携带有人BMP 2基因片段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 (Ad BMP 2 )转染对体外培养MSCs成骨转化的影响。取日本大耳白兔 2 0只自双侧股骨大转子取材培养MSCs,左侧来源细胞为实验组 ,右侧为对照组。以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介导人BMP 2基因转染MSCs后用RT PCR法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转基因MSCs的BMP 2蛋白表达情况 ,通过改良Gomori钙钴法及AL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ALP活性 ;通过RT 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两组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 ;通过BGP放免分析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的OCN含量 ;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转基因前后MSCs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证实用Ad BMP 2转染的MSCs具有成骨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定量分析显示转基因组MSCs培养上清中ALP活性为 ( 7 0 1± 0 5 9)U L ,对照组为 ( 5 2 3± 0 5 5 )U L。Ⅰ型胶原表达的半定量分析显示转基因组为 1 3 5± 0 12 ,对照组为 3 65± 0 3 7。OCN含量在转基因组为 ( 2 4 5 0± 0 93 ) μg L ,对照组为 ( 15 45± 1 81) μg L。认为Ad BMP
- 吉光荣王岩松韩剑峰林欣王立春石义刚刘枫晨刘建宇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转化基因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
- 人骨形成蛋白-2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构建人骨形成蛋白 - 2 (BMP- 2 )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 ,为应用 BMP- 2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首先构建携带 BMP- 2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p Ad CMV- BMP- 2 ,在脂质体介导下 ,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 p 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经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 Ad- BMP- 2。结果 经限制性酶切和 PCR扩增鉴定 ,证实为复制缺陷型 BMP- 2重组腺病毒。结论 成功构建了 BMP- 2腺病毒表达载体。
- 刘建宇林欣裴建华王立春丁红梅王会信
- 关键词:腺病毒骨形成蛋白-2基因重组BMP-2
- 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肌源细胞体内外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经重组腺病毒(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muscle-derived cells)可否表达骨形成发生蛋白 02(BMP-2)及其体内外的成骨作用。 方法 Ad- BMP- 2在体外转染肌源细胞后回植体内,观察其转归及成骨活性。 结果 经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中有BMP- 2的表达,该细胞中有碱性磷酸酶、培养基中有骨钙素的存在,细胞植入体内后可诱导成骨。 结论 经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在生物体内外均具有骨诱导活性。
- 韩剑锋林欣王立春刘建宇
- 关键词:BMP-2生物体内体外转染成骨作用
- 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结果以及功能情况。方法分析12例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病例,缺损长度6~10cm,均采用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根据ASAMI评定标准进行骨修复情况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例患者骨缺损均得到治愈,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骨愈合的时间是9~14个月。结论使用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方法简便、创伤小、不需植骨、疗效可靠。
- 邵林赵震宇刘建宇郝晨光
- 关键词:节段性骨缺损外固定器